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燕青 《法制与社会》2010,(34):208-210
本文通过城管的起源展开,时城管执法中几个暴力事件的回放,从政府层面和城管层面解析城管暴力执法的原因,开提出城管暴力执法的治理对策,既不是单靠“城管警察”,也不是城管从“鹰派”向“鸽派”的简单转变,长远之计在于制度问题,制度才是城管暴力执法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管执法争议,矛盾不断,轻者言语冲突,重者伤人性命,更有甚者群体性事件也屡见报端.城管执法本是为了减少政府的重复执法行为,将处罚权归由一个单位行使,提高政府效率与公信力,保障公民城市良好生活环境,本质是行政便民.然而由于城管执法的对象主要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流动摊贩居多),加上城管本身存在的执法理念错位,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行为简单粗暴、对流动摊贩一味地驱赶、罚没等问题,造成了执法权与摊贩的生存权的激烈冲突.为了调和二者的矛盾,有必要针对城管的执法现状与摊贩的生存现状及二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规范与保障社会底层的生存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09,(16):M0001-M0001,3
在中国的不少城市中,城管和流动摊贩的“猫鼠游戏”,一直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而伴随这个话题的,是每天都在上演的街头暴力对抗,成了中国城市一道独特而苦涩的风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一部法规的修改,以及由其引发的争议,再次将城管和流动摊贩这对冤家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4.
摊贩管理的暴力困境是行政处罚权体制改革的副产品,其主要症结在于监督城管的机制缺陷、制度与民俗相冲突两个方面。对比化解困境的三类核心思路:立法调整,需要协调多方利益、时间成本高、无力解决执行难;执法改革,缺乏监督机制与公信力、成效欠佳;公众参与,着眼于强化制约城管权力、引导社会舆论转向,是突破摊贩管理暴力困境的理性选择。然而,公众参与存在被虚置的风险,因此,需要确立契约关系、全程监督等四项保障原则。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城管执法部门成立至今,积极探索出各种执法方式,例如:标准化执法,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数字执法等。在维护市容环境、保障市民生活秩序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屡有发生这一直困扰着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本文从城管执法理念、城管执法机制、城管执法职能三方面寻求破解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北方法学》2018,(5):80-93
城管执法场域中事端丛生、纷争不断的根源,乃在于城管主体、摊贩和周边居民三方之间及各自内部的利益分歧。由于这种复杂的利益纠葛难以或无法通过单纯的执法手段予以消除,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开放而合理的协商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以居民为支点的协商机制既包括居民参与城管执法,又包括自治形式的居民内部协商;以摊贩为支点的协商机制既包括自治形式的摊贩内部管理和外部维权,又包括其与城管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以城管为支点的协商机制则既包括对摊贩合法性、疏导点及相关问题的人性化管理,又包括共治形式下的开放居民参与。而在此之前,以城管为"连结点"或"中间人"并使三方主体同时在场的"三方共同协商",则应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7.
唐翠蓉 《法制与社会》2010,(10):163-164
城管执法即城管综合性执法,包括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工商摊贩管理等多部门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小摊贩是城管执法的主要对象,而小摊贩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城管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也最为突出。本文意在探讨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如何调和城管和小摊贩的矛盾,在既不影响市容市貌又不威胁小摊贩生存权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生存,即意在寻求合理的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引导小摊贩合理合法的摆摊经营。  相似文献   

8.
宋超 《法制与社会》2010,(34):202-204
由于我国城管法律体系不健全,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城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模式单一,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愈演愈烈,这不仅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成本,降低城市管理效率,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必须明确城管执法模式的改革方向,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素质,转变执法方式,完善现有的城管执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城管执法中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不断。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所体现的是人民生存权与城管执法合法性的碰撞,这一碰撞实质上反映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冲突——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整洁市容与小商小贩们追求的基本生存权利在整个矛盾冲突中为我们彰显了两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价值体系.此种价值冲突如何化解,本文认为应当诉诸立法,从而解决对于城管存在的合法性质疑及其执法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法律上切实保障人民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执法型城管”必须向“服务型城管”转变,坚决杜绝粗暴执法行为。 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城管与市民冲突事件,让“城管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据《成都晚报》载,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对在城管执法遭遇泼尿事件中忍辱负重的执法人员李鹏及其所在的新华西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执法中队进行了通报表彰。据该局局长郭晓鸣介绍,城市管理局还将设立“执法委屈奖”,以表彰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忍辱负重精神。应该说,对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抗法的执法人员给予嘉勉,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一方面能够抚慰遭遇暴力抗法的执法人员的心理,使其得到心理安慰;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组织对受委屈执法人员的关爱,在工作上、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杜萌 《政府法制》2012,(28):24-25
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协管员龚波与摊贩赵某强发生冲突被刺身亡,其所在的城管外包公司为其申报“革命烈士”称号。警方介入后发现,龚波竟是带有黑社会犯罪性质团伙的骨干,长期借城管之名向管辖区内的商贩收取“保护费”。此事牵出了深圳市备受争议的城管外包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陈尉 《法制与社会》2012,(7):200-201
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中,城管之所以陷入执法困境的原因是:(1)执法对象特殊性;(2)城管队伍建设问题;(3)城管执法法律依据问题;(4)执法方式单一的问题;(5)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城管实现突围,重塑权威的策略是:(1)定时定点规范经营,禁止经营改限制经营;(2)加大对协管员的管理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3)完善立法;(4)完善执法手段;(5)加强与媒体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赵羚男 《法制与社会》2013,(11):158-159
城管与小贩的街头冲突,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生活中极不和谐的典型场景之一,它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城管部门的"野蛮执法"。虽然这样的指责是否公平值得商榷,但导致冲突的原因之一——城管部门由于权力过于集中,执法上存在一定的主管随意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中,小贩的暴力抗法也是常见的现象之一。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如何才能妥善的解决城管和小贩的冲突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的角度对城管暴力执法和小贩暴力抗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两年来,有关武汉城管的争议新闻总是成为舆论焦点。从“眼神执法”到“鲜花执法”,从“举牌执法”到“体验执法”——在一场名为“城管革命”的改革中,  相似文献   

16.
张天潘 《检察风云》2014,(10):30-31
与城管执法相关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并常被放大,使得城管部门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城管暴力冲突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权益、人民政府形象和政府民众关系的重大社会问题。对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莫于川教授。作为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城管综合执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的莫教授,对城管问题有过多年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12,(20):23-23
继“眼神执法”、“举牌执法”和“酮观执法”后,武汉城管再现柔性管理——“鲜花执法”:城管队员在劝阻占道商户时,如果商家配合地将占道物品搬进店里,城管会给其献上一束玫瑰花。(10月7日《武汉晨报》)  相似文献   

18.
刘仪  李晴 《犯罪研究》2012,(4):71-76
我院关于“城管执法”主题的调研始于2009年9月,当时,闵行区接连发生了3起有关城管的故意伤害案件,使城管执法问题再次被推上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风口浪尖。作为贯彻落实中政委“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一个抓手,我院结合检察机关介入行政执法程序的研究,对城管执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中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之间的冲突屡屡发生,暴力执法频频出现,这与我国法治国家理念相悖.本文通过列举暴力执法案例,分析造成我国城管暴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城管综合执法机构自成立以来,其合法性备受质疑。执法手段粗暴,执法形象受损;执法成本高昂,执法效率低下;城管人员与被管理者情绪对立,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从博弈论、经济学、社会学、行政法学以及法理学等多个视角分析了当下城管综合执法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