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规章设定行政罚款处罚限额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在下列情况下制定规章设定行政罚款处罚,应当遵守本规定:(一)在尚未制定法律、法规情况下,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设定的行政罚款处罚;(二)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罚款处罚但无具体罚款数额,规章需要作出具体罚款处罚规定的。三、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设定行政罚款处罚,公民不得超过200元,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2.
“马上拍照固定证据,立即制作现场勘察笔录,从严从快惩处.”近日,浙江省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执法人员在工业企业废气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针对某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时间作出了责令整改并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梁某在向某经营的个体“美美”发廊内嫖娼,被派出所当场抓获,梁某、向某和卖淫女刘某均对卖淫嫖娼和容留卖淫嫖娼的事实供认不讳。事后,某公安分局以嫖娼为由对梁某作出 5000元的罚款处罚,对向某以容留妇女卖淫为由作出 8000元的罚款处罚。梁某不服处罚决定,遂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上级公安机关经复议,撤销了对梁某的罚款处罚,并责令该分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这是一起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行政处罚案件,为什么会被撤销呢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没有告知梁某有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些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细化规定,在作出罚款处罚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这种规定并不合理。基于平等原则、比例原则以及行政处罚之本质的考量,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并不能作为确定罚款数额的裁量因素。因此,关于作出罚款决定时必须考虑当事人经济承受能力的规定并不妥当,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5.
治安案件的当场罚款是否适用《行政处罚法》冯治明申谨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的性质,与行政处罚中的简易程序是一致的,都是对较轻的违法行为给予较轻的行政处罚所采取的简单处罚程序。但是,两者仍有一定差别。《行政处罚法》规定对个人当场罚款应在50元以下,并且除按...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法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赋予了政府规章一定的行政处罚设定权。该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政府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作出有关政府规章设定罚款处罚的限额规定。为保证行政处罚法的贯彻实施,制定罚款限额规定,是地方立法工作中亟待完成的一项任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制定罚款限额规定的重要意义法律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罚款限额规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关于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庙宇行政处罚罚款限额的规定》的决定,涉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行政罚款最高可达10万元。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2002年5月23日下午1时许,江苏某县交巡警大队执勤民警发现一驾驶员驾驶摩托车在机动车道内逆行后驶入非机动车道,执勤民警即上前将车拦下,指出其违章行为,要求其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接受处罚,并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决定给予罚款50元的处罚,并出具了《公安交通管理当场处罚决定书》。当事人成某在处罚决定书上签了字,并前往指定的银行缴纳了罚款。执勤民警在对成某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还根据《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以下简称《记分办法》)第十三条“交通违章记分与对…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8日,《道路交通安全法》由第十届奎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套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同《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务相冲突,应当修改,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道,货车司机金德强4月^5日途经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超限检查站时,因北斗定位掉线,被处以扣车、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金德强难以接受处罚,服农药自尽。事件发生后,经官方调查认定,双方无过激言行,也没有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金德强喝下农药后执法人员亦及时报警施救。  相似文献   

11.
王林方 《公安学刊》2009,(3):45-46,58
行政处罚中的告知程序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这对于各级执法机关来说是法定义务。在执法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对告知程序的法定性尚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决定就不会有错。应当明确,告知是行政处罚中的一个重要前置程序,必须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履行,而这种告知应当告知与行政案件有直接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本人。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法规应如何设置行政处罚的幅度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地方性法规设置行政处罚的幅度,其上限不得突破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是明确的,但是,我们在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罚款数额较大,从我省属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实际来看,处罚额度过高,实践中也难以执行。因此,在制定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矛盾 ,主要体现在 :简易程序与处罚执行程序的矛盾 ,治安处罚较大数额罚款执行听证程序的矛盾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矛盾。应对《行政处罚法》的有关条款进行修改 ,使执法机关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正官网广告提及"预期年化利率"被行政部门罚款18万元,涉事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处罚决定。近日,上海一中院审结了该起上海首例涉投资回报预期类广告行政处罚上诉案,二审认为处罚决定职权依据充分,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罚程序合法,判决驳回经营者撤销一审判决、撤销处罚决定的上诉请求。起因:官网广告提及"预期年化利率"被罚18万元朋克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向借贷双方提供金融服务信  相似文献   

15.
城事     
北京:将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同样一种违法行为,不同的执法人员可能会开出不同的罚单。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同案不同罚"的现象,北京市将推出一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施办法,对违法行为按照种类、幅度等制定更为具体的处罚标准。办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不予行政处罚。而对于  相似文献   

16.
"灰色地带"的"罚款"是一类既具备行政处罚中"罚款"的法律特征,又具备行政强制执行中"加处罚款"的法律特征的特殊类型的罚款。关于该类"罚款"的法律性质,没有法律进行明确规定,而且无论是将其归入行政处罚中还是归入行政强制执行中都存在阻碍。故此,只能对该类"罚款"的法律性质进行"策略性"定位。根据优势特征原则以及对该类"罚款"中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先前行为进行性质认定,将该类"罚款"纳入行政处罚中的"罚款"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我因无证经营个体旅社,被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查获。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我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后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对我进行了处罚。请问: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对我的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合法吗?江苏...  相似文献   

18.
[案例 ]1998年 3月 ,酒泉地区技术监督局依据《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对某公司实施了处罚。酒泉市人民法院一审以认定事实证据不足等撤销该处罚决定。酒泉地区技监局不服该判决并上诉至酒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8年 12月 ,酒泉地区中院作出的行政判决书称 ,上诉人对被上诉人实施的行政处罚所依据的《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不能作为实施处罚的依据”。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2 0 0 0年 10月撤销了该判决。[评析 ]行政审判审什么 ?这是首先应当清楚的前提 …  相似文献   

19.
服务热线     
未履行告知义务行政处罚无效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前不久去办驾驶证年检手续,交警部门开票时多收了我180元钱。我问为何要多收这笔钱,经办人员回答说,我未参加他们队里的驾驶员培训活动,故须交180元的罚款。请问:交警部门对我的处罚是正确的吗? 广西 桂安平  相似文献   

20.
9月26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规章设定行政罚款处罚限额的规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作出这个规定呢?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今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这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行政处罚法的制定,对于规范行政机关有效地依法行政,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各级政府为了有效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需要有行政处罚的手段。但是,由于对行政处罚的一些基本原则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主要表现在处罚的随意性,特别是有些地方和部门随意罚款,或一事几次罚、几个部门同时罚。诸如,"禁止门前停车,违者罚款";"随地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