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政府利益、地方(部门)政府利益、政府官员个人利益等不同层次利益的存在及其差别,必然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使由政策制定者制定的政策能够反映公共利益,要使反映公共利益的政策得以全面、正确地执行,就必须合理调整各层级政府和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利益,规范中央与地方权能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规范民主选举,建立民众参与制度,对政府官员施行有效的约束与监督。  相似文献   

2.
李文军 《唯实》2010,(2):67-71
客民是清代地方诉讼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樊山政书》所载案件来看,客民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们上控的案件基本上是以失败告终,仅在对方当事人的道德被官员否定时才会出现例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清代社会价值观对客民进行否定,官僚制度设计使得地方官员偏袒本地民众,客民的出现使得地方政府难以实现有效治理等。研究这种历史现象对今日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2~2011年12年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中央与地方报告的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速、GDP计划增幅与实际增幅这些宏观经济数据,探析数据指标差异的成因,进而反思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官员晋升制度、行政问责等制度中潜在阻碍中央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论文认为,各级政府官员是在既定的正式制度约束下追求自己政治升迁的经济人,而现行的政绩考核依然突出的是经济指标。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上负责"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痼疾依旧,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而有所收敛,或者也可以解释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真正彻底地实行。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的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主要通过各种指标来激励与约束下级政府官员。人们似乎普遍乐观地认为,通过设计更为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就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适应党的科学发展观政策的要求。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无论对其指标设计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官员考核方式都会有着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缺陷,甚至出现政绩造假等消极后果。为走出这一困境,官员的激励与考核必须引入"民主"等非指标化的制度加以配合。即增进地方民众对于地方官员的约束力,促使地方官员以"民意"为施政方向,从而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均衡的激励与约束体系,真正实现官员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周明 《理论学刊》2012,(8):81-85,128
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这种合作主要呈现为一种低层次和不稳定状态。除了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化、官员的政绩考核、地方财政的困难以及落后地区的抵制等因素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分权化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使得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收益与合作成本发生了变化。基于这一认识,相应的政策调整应着眼于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存在两种模式:利益整合和价值整合。价值整合以民众的价值合意为基础,而价值合意的前提之一是民众拥有共同信仰。共同信仰能够促成价值合意,形成地方秩序。笔者根据浙江衢州周雄信仰的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描述江南地区周雄信仰的历史流变,论证帝国时期的周雄信仰不仅促进了地方社会价值合意和秩序的生成,而且也从文化层面将地方社会整合到中央王权的秩序之中,这种文化建设的模式对当前的文化建设具有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一个月来,已有数百名中央和地方官员因为防治非典型肺炎不力而受到惩处,范围涉及全国一多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央某部门一位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处分失职官员,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而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8.
宪法虽然一般支持扩权强县的改革,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实践固化了"市管县"模式,并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央部门规章、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中,把这种管理模式制度化,合法化.因此,为支持扩权强县,我们必须在层级上对全国性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规章作适当调整;在法律的事务上,对经济管理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规定作符合扩权强县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22):33-3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对于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学界对我国控制官僚的研究相对不足。官僚一般泛指官吏,即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命,在行政机构担任公职的政府官员。在我国现今的制度空间下,官僚可以分为核心官僚与泛官僚。控制官僚是现实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控制官僚的策略主要有党权控制、组织控制、人事控制、财政控制、绩效控制与伦理控制等。这种控制策略虽然全面,效果却不甚理想。其体现了党—政主导的积极控制逻辑,法制化、制度化水平比较低,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宪法虽然一般支持扩权强县的改革,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实践固化了"市管县"模式,并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央部门规章、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中,把这种管理模式制度化、合法化。因此,为支持扩权强县,我们必须在层级上对全国性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作适当调整;在法律的事务上,对经济管理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规定作符合扩权强县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所谓“行政依赖倾向”,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行政依赖倾向”是当前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人的独立思考和工作创新的能力,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3.
水风 《廉政瞭望》2006,(12):4-5
所谓“行政依赖倾向”。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殛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行政依赖倾向”是当前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人的独立思考和工作创新的能力。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及其运行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一种创新,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试行仍存在诸多问题。构建我国问责体系首先要强化官员对民众的责任感,严格划分职权与责任,做到相关信息公开化,并发挥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监督优势。  相似文献   

15.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路、州(府、军、监)地方监察制度。以《宋会要辑稿》为资料基础,可见赵宋形成路级地方监察制度的“监司”、州级地方监察制度的“通判”为主体的地方监察体系,呈现出地方监察制度设计严密性、官员权力分散性和制约性、中央皇权集中性、官僚机构冗杂重叠性及官员选任、监督、考课制度完备性等特征。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在控制地方财政、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这制度也为后世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滥权现象常常被归咎为地方和基层官吏的道德缺陷,但问题根源主要在体制结构上,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地方政治中形成的"压力型体制"."压力型体制"尽管为经济的快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弊端也很明显,导致国家与社会陷入紧张的冲突关系,同时使中央无法有效监督地方的不良行政.解决压力型体制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依靠自上而上的监督来解决,从制度上改革压力型体制已成为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应当通过在地方政治中进一步推广民主选举,在中央、地方与民众三方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京召开,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当场"怒批"一些书协"官气"太重,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按照中央要求,官员不得担任社会团体领导。专家表示,王岐山讲话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对于官员任职社会团体现象未来可能将查处得更严格。近年来,各级学会、协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繁荣经济与协调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弥补了一些地方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对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思考——以扬州卖地事件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提高政府诚信度的重要保证。然而。扬州市政府却因扬州卖地事件损害了自己的公信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缺乏以民为本的理念。依法行政的观念淡薄,科学发展的意识欠缺。因此,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行政理念,大力推进政府法治化进程,建立政府诚信监督机制及民众与政府良性互动机制,完善政府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邱枫 《廉政瞭望》2006,(12):6-7
所谓"行政依赖倾向",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行政依赖倾向"是当前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人的独立思考和工作创新的能力,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0.
所谓"行政依赖倾向",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行政依赖倾向"是当前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人的独立思考和工作创新的能力,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