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前受贿型渎职犯罪高发频发,对其并罚还是单罚,理论界分歧较大,司法实务部门也颇感困惑,严重制约了该类犯罪的查处。如何处理受贿型渎职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司法难点问题,如罪数判断的原则与标准;“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犯罪构成的定位;“收受他人财物”在渎职罪犯罪构成中的定位等。依据罪则刑相适应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受贿型渎职犯罪应当认定为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2.
高校内部治理模式"去行政化"的构想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内部治理模式“行政化”现象的本质在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配置错位,“去行政化”不是摒弃行政权力,而是重新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管理结构中的位置和运行关系,使二者协调运行并共同服务于大学的基本职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授委员会制相结合的大学治理模式是一种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运行的有效机制,包括校级治理模式和院级治理模式两个层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权力关系定位:党委、校长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定位;教授委员会与学术权力的定位;大学校长的行政与学术角色定位:行政管理队伍与行政权力定位。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都存在着失职和渎职犯罪案件,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并且极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反渎职侵权工作,将查办群体性事件背后渎职犯罪案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立法机关要降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追诉标准,提高处罚标准,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深刻认识渎职侵权行为的危害性和造成严重后果处罚的严厉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和调节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行政手段的转变成为必然。实现我国政府行政手段转变的路径主要有六个方面: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相结合;有限广度与合理深度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行政成本与行政绩效相结合;刚性行政与柔性行政相结合;依法行政与行为救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论渎职犯罪侦查局的构筑——探索法纪检察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支点周平高检院“十检”会议对法纪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法纪检察工作纳入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格局,同部署,同安排,同样加强领导;反贪污贿赂局怎么配,法纪检察部门就怎么配”。这为开创法纪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6.
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犯罪同属于职务犯罪,但渎职犯罪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目前渎职犯罪缓刑适用过多,可能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赖。只有正确认定渎职犯罪的规范构造才能正确量刑。基于刑法教义学,否定将主观方面的差异作为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标准,重新认定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态和主观徇私的地位,并进一步对渎职行为和重大损失结果进行规范认定,进而推出行为类型的差异,才能得出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定依据。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与相关犯罪出现竞合时应当以数罪并罚为处理原则,以从一重论处为例外。规范认定渎职犯罪并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符合刑事政策上的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7.
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组织之间信息传递的阻滞和扭曲的及行政信息的隐匿。其产生原因包括个人理智的有限性、高昂的信息成本和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信息失衡在行政过程中会造成决策者获取信息滞后或缺失以及失真,会妨碍社会公共资源被公平、公正、公开的使用,引发行政失信的风险。对此,应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首先,要降低高昂信息成本;其次,要改变行政组织的塔式层级结构,以提高行政沟通效率;第三,要拓展第三方信息来源,确保渠道来源的真实可靠;第四,要加强内外部监督,抑制行政过程的机会主义倾向,抵御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外渎职犯罪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渎取犯罪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并提出了自己的立法设想,以更好地适应与渎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摸清目前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政府运行还存在深层次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事项过多,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基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二是政府结构不合理:横向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职能梳理不清、设置不当、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纵向结构的层级过多、成本较高。三是政府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包括长期持续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问题,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突出,政府诚信受到很大挑战。目前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体制建设都还是一大弱项,有待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度。通过对“行政首长”、“负责”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可见,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提升行政效率的必然之举;通过与法院委员会制比较,厘清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固有属性。行政首长负责制所能够适应的领域以及相关理念制度构成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得以运行的生态环境,通过内外两个层面的剖析,在深层次上探索权力运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但在行使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必须科学设定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边界;积极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与操守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内部警务监督;努力构建警察执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特定渎职犯罪都存在一个“案中案”的前案问题,厘清前案的概念、性质、范围、标准,有助于明确我国刑法中五种特定渎职犯罪前案的范围,廓清前案犯罪主体与渎职犯罪主体的关系,解决前案与特定渎职犯罪的管辖,有效预防和打击渎职犯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行政行为异化的成因,一是行政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二是行政行为的总成本大于其总收益;三是行政行为的边际成本大于其边际收益;四是行政行为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上述问题,依靠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未必见效,必须通过行政激励机制、行政约束机制及行政监督机制的综合作用方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4.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设立,回应了国民对于预防和打击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强烈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更体现出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事故治理思维的转变,开始转向了重点治吏和从严治吏两个层面,但是食品监管渎职罪由于自身用语的模糊性以及设置的不合理性导致预期法律效果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增设财产刑、资格刑以及单位犯罪,引入风险刑法理念,以此来严密刑事法网。打击食品监管渎职犯罪。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民警渎职犯罪行为是渎职犯罪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与普通百姓密切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在人民群众的注视下进行,所以他们的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是深刻并持续的。情景预防是指在获取造成渎职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之后,据此建立有效的情景预防机制,从情景因素入手避免渎职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辽阳市检察机关在2007年至2009年中查办的涉林渎职犯罪具有一定的特点,在总结案件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涉林渎职犯罪发生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了预防涉林渎职犯罪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对进一步搞好涉林渎职犯罪的查办和预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渎职犯罪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渎职犯罪主体立法状况的回顾和与部分国家、地区渎职罪立法比较 ,当前我国渎职犯罪主体法律规定的缺陷表现在 :一是刑法对渎职犯罪主体的规定与我国现实国情不符 ,存在较大漏洞 ;二是渎职犯罪法条过于细化 ,条款比较繁琐 ;三是部分法条的犯罪主体与实践中行为主体不符。我国立法应将渎职犯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同时对现行渎职罪的罪名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8.
边防检查正确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其使用不足、过当甚至被滥用,除了坚决执行《中华人们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必须把握和遵循那些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必须坚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的法定原则;坚持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处罚的设定要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行政决定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常理的合理原则;坚持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法律关系为各种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因犯罪引发的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刑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前者以制裁为目的,后者以恢复、管理等为目的。据此,探讨渎职犯罪的被害人存在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过了近十年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经验,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总结这些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改革作出前瞻性思考,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长期性,需要科学规划,认真设计并制定出当前和长远的改革路线图;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改革方向;要重视对改革经验的研究总结,使其上升到行政改革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认真解决各地改革创新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未来的改革关键于抓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