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平 《党史纵览》2006,(10):16-20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 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父亲徐兴华是当年从皖西六安走出来的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曾经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6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负责"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父亲留下的多篇记录红军战斗故事的文章和多首曾经伴随他闯过枪林弹雨、度过峥嵘岁月的红军歌谣,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父亲徐兴华是当年从皖西六安走出来的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曾经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6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负责“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父亲留下的多篇记录红军  相似文献   

3.
安徽六安籍红二十五军老战士徐兴华,曾经担任宣传员、文书等工作,并参加了长征.解放后,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他在196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参加了北京"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工作.他从红军时期开始亲笔记录下来和创作的多首红军歌谣,可以把我们带回到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中.作为他的女儿,我把其中的十几首加以整理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队伍中,活跃着一支以"儿童军"著称的队伍——红二十五军,这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也是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有着两支红二十五军。原红二十五军主力在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后,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由"那些在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长征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系列)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  相似文献   

6.
正苦劝不退,一心跟着红军走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当时,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  相似文献   

7.
张国华  高嵩 《党史纵览》2006,(11):10-12
活着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七仙女"从容踏上长征路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了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纵横十几个省,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遭遇无数的艰难险阻,女红军面临着比男红军更加艰难的考验。红军三个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的有近2600名女红军,其中红一方面军有32名,红二方面军有20多名,红四方面军有2500多名,红二十五军有7名,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幸存者仅有350余人。  相似文献   

9.
红二十五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中的重要一支。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配合和迎接红军主力长征胜利到达西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甘地区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用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陕甘边区,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红二十五军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红二十五军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正回顾80年前的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尤其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故事脍炙人口,震魂摄魄。其实,参加长征的不仅有红军的三大主力,还有一支从鄂豫皖大别山里走出的"童子军"。他们的长征故事不仅传奇感人,而且意义非凡。更令后人啧啧称道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配合和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这支"童子军"就是著名的红二十五军!"童子军"长征的不朽功绩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得到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主动调整运动方向,西征北上,牵制了  相似文献   

11.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金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爆发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两大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12支师级建制主力红军队伍,涌现了59位开国将军,张贻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1909年1月,是该县南溪镇南湾村吴家湾人。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红二十五军班长,独立第四师排长、代理副连长,红三十一军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教导队政委,援西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立夏节起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长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长征,人们往往注重的只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长征队伍,那就是诞生于安徽金寨的红二十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原属红四方面军编制。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蒋介石闻讯后集中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的"清乡"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5.
<正>刘华清上将与宁夏人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建国前,红军长征、西征时,他曾两次来宁夏;建国后,应邀两次为宁夏的革命纪念活动赠墨题词。一、早期两次到宁夏(一)长征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时,刘华清曾先后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1935年8月15日,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率领下,红二十五军先  相似文献   

16.
邵予奋 《共产党人》2005,(17):50-52
今年8月是红二二上下一致军长征经过宁夏70周年。红二十五军是红军长征中经过宁夏的第一支红军部队。1935年8月15日至17日,该军在今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一带休整3天,开展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毛泽东曾经夸奖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这一史实在红二十五军战史和宁夏地方党史中均有翔实记载。它既是红二十五军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宁夏民族工作的宝贵历史遗产和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7.
庞国翔  庞滔滔 《湘潮》2010,(12):48-48
吴焕先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等职。他在甘肃四坡村的牺牲,是红二十五军的一个重大损失。为此,红二十五军干部王诚汉特作《鹊踏枝·哭吴焕先》一词:中原大山男儿烈,  相似文献   

18.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3月,由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武装起义建成的红军第十一军改编为红军第一军,开辟了广阔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红一军与鄂东南地区的红十五军组成红军第四军,随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又建立了红二十五军。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约3万人,在鄂豫皖地区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战斗的胜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西转移。19…  相似文献   

19.
一我的父亲是一位没有经过长征的"长征干部"。"文革"期间,我陪着父亲写了一年的各类检查。父亲被审查的历史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逃避长征?有一天,他气不打一处来:"什么逃避?他们是突破重围跑出去的,要我们坚守根据地,说他们很快会打回来。我怎么会知道,主力红军已经撤走了,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在主战场的主力红军呢。"  相似文献   

20.
台运行 《党史纵览》2006,(10):38-4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坚持鄂豫皖苏区斗争。1934年1月,奉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之命,开始长征。她是皖西人民子弟兵,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约3000人的红二十五军,穿越中原,摆脱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更为可贵的是: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