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解决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于特殊贫困群体脱贫的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共同富裕思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思维、矛盾思维和能动思维。其中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强化社会保障、推进健康扶贫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精彩论述,为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工作指明了攻坚方向和有效路径,也提出了精准施策、扶志为先、合力攻坚等值得学习和贯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形成,既有摆脱贫困的思想渊源,又有多年扶贫实践探索的深刻思考和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实践,以"精准"为核心,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阶段和重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指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对于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到新的境界、新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提出了新观点,丰富了新内涵,体现了丰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真理,具体表现为:科学的唯物论观点、严谨的辩证法思维、鲜明的群众观立场、全新的共享发展理念、生动的脱贫攻坚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有着一系列的话语论述,构建着完善的中国梦话语体系。习近平中国梦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践主体、实现路径、现实基础、精神动力、根本保证、国际特征等七大方面。习近平的中国梦话语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对习近平中国梦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探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事业提供理论向导、思想指引和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创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系统总结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经验,提炼升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国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及国内外严峻的减贫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认识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以往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深入探究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蕴、主要内容和实践价值,对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事关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本文从时代背景、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实践成就、历史贡献等方面理清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内在逻辑,为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反贫困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前提、制度根源、技术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消除贫困的路径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造性地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之路,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全面小康;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志智双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就教育扶贫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我们深刻阐明了教育扶贫的价值功能、愿景目标、基本要求和策略重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扶贫观,全面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类院校教育扶贫作用,有效聚合社会各界教育扶贫力量,让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释放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创新的维度,揭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从以人为本的维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从实践创造的维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贫困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贫困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和保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对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推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社会经典贫困理论的根本差别在于理论范式的不同。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我国波澜壮阔的扶贫实践显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范式是“制度”范式,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超越了西方社会经典的贫困理论范式,表现在:第一,超越收入贫困理论范式,形成多维贫困观;抓住主要矛盾,实施精准脱贫策略。第二,超越能力贫困理论范式,形成脱贫能力观;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实施联动策略。第三,超越脆弱性贫困理论范式,形成区域贫困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策略。第四,超越社会排斥理论范式,形成共同富裕观;注重内在动力,实施群众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何在疫情影响下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和人民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深刻领会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初心意蕴,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初心"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遵循,从而保障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是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自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来源于习近平早期的知青经历和丰富的从政实践,也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新时代的发展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本研究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并指出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我国扶贫减贫事业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坚定理想信念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长期践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出现的"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批驳分别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时代需求。习近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使命论、根本论、科学论、方法论、价值论、动力论、标准论等。这些理论内涵构成了以导向性、主体性、辩证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征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协调布局思想、承袭中国共产党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借鉴国外关于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沿理念,提出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其理论内涵包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动力、价值旨归、方法论、战略部署及领导力量等六个方面,是一套内容丰富、科学完备、逻辑严谨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一系列论述,不仅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为世界各国解决区域发展失调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观、承传中国传统健康理念、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宝贵经验的有机统一,有效回应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包括:战略定位——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价值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维方法——坚持辩证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结合;可靠保障——坚持完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要;必须运用科学思维,守好人民健康工作的底线;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守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助力全球健康治理。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阶段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酝酿于他知青时期深植的扶贫情结,于地方主政时期的基层实践中逐步探索,在脱贫攻坚的全面实施中渐渐发展、形成体系,最终在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之时获得理论的全面总结和升华,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主体的多元性,主张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工作和扶贫力量的全面领导和统筹,集中体现出人民性、前瞻性、统筹性和现实性的鲜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主要渊源。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强调重中之重扶贫和精准扶贫思想、树立扶贫先扶志和滴水穿石扶贫攻坚思想、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和整合社会合力扶贫思想、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扶贫思想等,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理论武器。本文先就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深邃内涵和重大判断、政党协商论断新成果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协商民主的根本保证四方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然后从其实现途径、理论武器、行动指南和重要支撑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源泉,也是精准扶贫"宁德模式"的灵魂。习近平扶贫论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人民中心论、重点扶贫论和精准扶贫论、扶贫扶志论和扶贫攻坚论、体制机制论和社会合力论、内生动力论和核心作用论等"十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