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冬梅 《政府法制》2008,(22):53-5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周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培育有文化、懂技术、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我们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基础是否巩固,农村经济是否繁荣,农民生活是否富裕,农村社会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的十五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检察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就是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运用检察职能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一、运用检察职能,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思想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工作的重点,思想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重点强调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任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国家,农村文化建设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思想教育已成为不容小觑的必然趋势。只有各部门高度重视,严格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推行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才能为农村、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08,(16):51-51
我国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全国和谐稳定的基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从维护全国社会稳定来看,没有农村的治安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治安稳定。近年来.中国农村按照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部署.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工作,目的就是以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笔者认为没有农村的法制建设就没有农村的稳定。因此,搞好农村法制建设对于巩固农村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奔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法制讲座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党中央根据我国目前政治、经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塬 《法制与社会》2011,(35):228-228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基层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基层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是乡镇司法调处和维稳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把握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制定相应的基本对策和措施对维护农村稳定和及时做好农村矛盾纠纷调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加强新时期农村稳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因此,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机关,在服务经济建设中,首先要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服务的重点。有鉴于此,笔者试就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问题作些探讨。一、抓住当前农村治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突出重点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律师作用□律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律师积极履行法律服务职能,运用法律服务手段,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商品经济秩序,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若干问题略论张洪池,于伯华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多农村人口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的治安形势好坏,对整个社会治安形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一届王中全会以来,率先改革的农村发生了历史...  相似文献   

12.
让群众满意,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应有之义。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他们生活在群众身边,从事的工作大多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先进性,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众满意,党员的先进性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到让群众满意,就必须真心为群众服务,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基层的稳定,特别是农村的稳定。基层干部应关注基层的稳定,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高营镇党委书记王玉芳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大国,农村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全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关注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村民自治后,由于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原因,农村基层的廉政建设问题就成为经常引发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所以,农村基层“村官腐败”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村官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是“村官”权力失控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继续深化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没有稳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都实现不了。因此,必须全党动手,全力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十几年来,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发展 积极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吉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更多地关注农村问题。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慎 《中国公证》2002,(6):8-10
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公证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可以而且应该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吉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镇人大每年应多举行几次全体会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一点思考浦兴祖(一)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中国就难以稳定;没有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没有乡镇政治的有序发展,整个国家的稳定也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中央愈加重视包括乡镇政...  相似文献   

19.
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按照我国宪法、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随着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天津市征地的面积、批次、涉及人口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农业和土地等部门相继设立了支农项目资金,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项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统一,县区级没有统一规划、整合使用,导致资金使用和项目区布点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