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一国两制”从构想变成现实张国明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上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一段民族耻辱;标志着“一国两制”从构想变成现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的科学性,已被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为解...  相似文献   

2.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凝聚力付广平李俊霞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被撒切尔夫人称为“富有想象力”的伟大创造,不仅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确立了根本方针,而且也是确保...  相似文献   

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论述过的新事物。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产物,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大胆探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首先,“一国两制”构想全面地反映了国家的属性,对传统的国家观有新的突破。列宁通过对国家产生的历史和阶级根源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顺应时势人心石清礼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酝酿和发生,深刻地验证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显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成熟。这一构想,为人类在和平、发展条件下解决国...  相似文献   

6.
张胜祖 《湖湘论坛》2001,14(1):21-2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中富于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继承发挥和亲自实践“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祖国,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客观地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个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一国两制”构想进一步深化和发挥,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国两制”还仅仅是我党和政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种科学构想和政治理论的话,那么随着香港、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到九十年代末,“一国两制”就成了我国政治生活中活生生的现实。它的实施无疑会从理论上给我们提出一系列的新课题。本文试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实施“一国两制”历史时期的我国国家结合形式及其特点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集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为结束国家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它合乎民心,顺乎民意,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齐声赞扬和热忱拥护。但实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其间还有许多障碍。在大陆,在台湾和港澳,不少人还心存种种疑虑。因此,实现“一国两制”有一个对双方都要讲清道理,分清得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的出发点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它的理论根据是“和平共处”;它的政治基础是爱国,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显然,“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为和平统一祖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加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举国上下欢庆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们重温一下“一国两制”的政治构想,探讨它的哲学基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国两制”是我党洞察国际形势、正确反映炎黄子孙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旨在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一个重大国策。这一重大国策在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已向世人宣布了它的无比正确性。“‘一国两制”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完全符合我党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一根…  相似文献   

11.
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这样几种小结方法。第一,归纳式小结。如讲“‘一国两制’构想”课时,我作了这样的归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与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极其伟大的科学构想,也是国家治理中极富智慧的制度设计。评价其理论价值、现实贡献、历史意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解决了求同与存异的问题。这也正是贯穿“一国两制”从酝酿出台、到探索实施、再到深入推进全过程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大胆构想,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哲学思想.受到厂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邓小平说“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一国两制”──实事求是的哲学蕴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列主义的理论精髓,是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精神的继承和提升。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正是建立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基础之上所作出的科学结论。首先,“一国两制”着眼于“一球两制”的客观历史事实。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问题,而且影响了全球。世界上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二十世纪中最高超的战略构想之一,是中国对人类的又一杰出贡献。在探讨“一国两制”问题时,搞清楚这个构想的国际背景,将有助于我们从全球角度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构想的战略意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它的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立。或某个新原理、新结论的提出,无不都同当时历史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同时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代的特点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当然不是一种随意的设想,或者是出于一时的某种偶然性,而是社会历史进入到八十年  相似文献   

15.
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1997年的7月1日,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亿万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夙愿将成为现实。这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历史功绩。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允许两种制度并存,具体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形成和成功实践,表明了我们党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决心、智慧和力量。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背景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构想。弄清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思想最早探索源于何时,“一国两制”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何关系等问题,这对于全面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此略述己见。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植根于历史的土壤。学习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思想,不能不了解“一国两制”思想的历史发展。1950年,全国大部分国土都获得了解放,只剩下西藏、台湾等少数地区尚未获得解放。解决西  相似文献   

18.
从﹃一国两制﹄看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赵友三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由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第一个伟大成果。此刻,当举国上下喜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回顾这一构想提出和实施的过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就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以其对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真知灼见 ,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深邃理解 ,对中国当代社会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文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历史、理论、实践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家统一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为港澳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新世纪里,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构想下,尽快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