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冲突决策是指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和发动智囊人员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在各种意见冲突中权衡利弊,做出最后决断。通常情况下,一些领导者往往十分喜欢和看重意见一致,认为这是决策最好的时机,会产生最佳的决策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决策的一个误区。在现代决策活动中,成熟高明的决策者都十分珍惜各种不同意见。他们往往自觉地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没有冲突意见不决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有个工作习惯,在决策讨论会上,凡是大家意见一致、没有不同意见时,不论是什么情况,他会立即宣布休会,决不做出任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的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决策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成败。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领导者的核心职责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作决策这一职责很明显会发展为作好决策,因此如何作好决策就成为领导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领导干部作决策、抓工作,经常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是虚心听取,还是武断专行,不仅直接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而且对工作落实的效果也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情     
温家宝: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 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证书并座谈,席间说:“讲真话、听真话是民主科学决策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因为批评性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被忽l的问题,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5.
决策中的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是对决策的帮助还是对决策的阻挠?这一判断,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商鞅变法的故事众人皆知,然而,变法前的那段争论,更值得引起领导者在决策时注意。为了保证变法进行,坚定变法信念,商鞅向秦孝公反复强  相似文献   

6.
陈国华 《唯实》2012,(1):29-31
决策与用人,是领导者的两大基本职能。领导者往往由于缺知少识、好大喜功、独裁武断、急躁冒进、因循守旧而造成决策失误;因为深入实际太少、依靠群众不够,以致闭目塞听,从而被假象所迷惑,被表面所蒙蔽,造成用人失察,贻误事业。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领导者应当掌握准确的信息、发挥参谋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对比、重视不同的意见;为了成就事业,领导者必须坚持在长期的全面的实践中判断和评价人才,坚持在实践中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3,(1):52
在决策工作中,陈云十分看重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认为有"唱对台戏"的不同意见、反对意见,有这种"反对派"站在面前,对于"慎重决策"、"科学决策"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集体决策有一定规则,不遵守集体决策规则,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从众效应协商出来的决策有时候错得很离谱,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会左右少数其他协商者的看法。虽然群体会比单独个体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智慧,但协商往往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意见。  相似文献   

9.
继杭州开放式决策提出之后,各地区纷纷兴起了"开放式决策"模式的创新探讨。公民意见抉择作为开放式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关键,在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具有自身的正当性。但囿于公民意见的合理性存疑、繁杂性及行政决策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公民意见存在抉择的困惑性,决策科学化难以实现。基于此,我们应该遵循以决策法治化保障决策科学化的思路,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公民意见抉择的制度进行建设,从而促进决策科学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见识”,指见闻和知识。一个人的见识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事业上的成就大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见识?我认为要有“四见”和“四识”。 主见。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拿主意,作决策。这就决定了领导者遇事要善于思考,形成独特的科学的主见。无疑,领导者在作决策时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但这决不意味领导者可以没有主见,而是恰恰相反,越是发扬决策民主,领导者越要有自己的见解,越要多谋善断。因为人们各自生活的经历、所处的位置,以及年龄、性格、自身利益、看问题的角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尽一致的认识和看法,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一定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善于对各种意见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善于从“多谋”中下定决心,作出决断,选出最佳方案,做到“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弊相较取其小”。如果领导者毫无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么在对立的意见面前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这样不仅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往往因为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而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导致事业受挫或失败。  相似文献   

11.
“听话”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决策前领导者要听上级有什么指示,听下级有什么意见,听群众有什么反映,听参谋部门的分析比较;使用干部之前,要听考察人的意见,听监督部门的看法,听其他领导以及群众的评价,等等。离开了听话,领导者就失去了重要的信息来源,领导工作就失去了科学依据和前提条件。会“听话”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计划是否周到可行,决策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得当,都同是否会“听话”有关。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要听得出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要听得出公正与偏私、自谦与自吹、褒扬与谄媚、批评与攻讦…  相似文献   

12.
继杭州开放式决策提出之后,各地区纷纷兴起了“开放式决策”模式的创新探讨。公民意见抉择作为开放式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关键,在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具有自身的正当性。但囿于公民意见的合理性存疑、繁杂性及行政决策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公民意见存在抉择的困惑性,决策科学化难以实现。基于此,我们应该遵循以决策法治化保障决策科学化的思路,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公民意见抉择的制度进行建设,从而促进决策科学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蒋寒迪 《理论导报》2012,(11):38-38
领导力是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具有领导力的领导者能够吸引和激励下属跟随他去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要实现组织目标,就需要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管理学大师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多么重要。领导者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个决策是真正领导力的体现。或者说,决策力反映领导力。决策是一个领导者每天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或影响领导者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新浪总裁所指出的,能否成为领导的关键,是他能不能做决策、敢不敢做决策。在必要时做出决策,是对一个人真正的领导力的考验。领导者领导力的提升,关键之一就是要提高决策力水平,做好科学决策,在那些具有战略、全局和方向性的问题上,事先就要有所洞悉,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宛诗平 《新长征》2011,(2):64-64
彭真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干部要做到多谋善断,决定问题要"八面树敌"。彭真所说的"八面树敌",自然不是要我们在为人处世上与人为恶、以邻为壑,把人际关系搞得十分紧张,而是告诫我们,看问题做决策要尽量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听得越多越好,最大可能地吸收各种意见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建设,关键是怎样对待党内各种不同意见的问题.怎样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通过稳定的党内民主机制保证正确的意见集中,保证各种意见正常发表的环境,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只要是站在党的立场上,党内就应该允许一切争论、辩论、批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寻求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决策,保证党的团结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危机管理既考验领导者的智慧和艺术,更考验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有些领导者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存在着一些思维误区,如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处理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会引发恐慌,危机管理预案可有可无等。领导者存在思维误区,不仅会降低危机决策的科学性、增加危机管理的成本,而且会影响危机管理的实效。为此,领导者要通过树立过程思维、链条思维和系统思维等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意识和风险决策能力,以消除危机管理的思维误区,进而真正推动危机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关于领导决策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心智模式、情绪等心理因素对领导者的决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心智模式的改善是工作创造性的重要前提,领导者要不断完善心智模式。同时,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领导者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决策目标千差万别。由于决策者的素质、才能和水平不同,因此决策方式方法和艺术水平也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同一问题,因空间、时间的变化,尽管是同一位决策者,也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总之,领导者决策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追求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决策的原则是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而这些原则都贯穿着模糊思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更需要以模糊思维提高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复杂问题,能够根据自己的才识和经验作出正确判断并提出决策意见,以利问题的妥善解决,是一位优秀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能力。陈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责,在一些紧要关头,他所思考并提出的决策建议,往往能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慎重决策”、“多谋善断”、“处理麻烦问题的能手”,这些都是人们对陈云的赞赏和评价,毛泽东也曾称赞其“能”。  相似文献   

20.
决策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能否有效决策 ,决定着领导工作的优劣。而领导者个人决策水平的高低 ,又是影响领导决策有效性强弱的关键因素。要增强领导决策有效性 ,必须提高领导者个人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