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世勋 《探索》2004,(6):60-6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进以来,在经济体制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都存在一些早就规划了要改的,也一直在努力改的,却又始终改不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是某些深层次的矛盾没能解决。本文力图从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赖以形成和健康运行的外部力量来分析制约改革深化的障碍,寻求改革思路上的新突破,从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伦理将发展看作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伦理与经济的统一,对功利主义的单一经济发展见解进行了批评,主张综合发展,突破GNP(GDP)指标,强调人类发展指数(HDI),最终追求价值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与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经济模式的支配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适应其发展的经济模式,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情况的不断变化,改进其经济模式。在当今世界,一般而言,每个国家都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而采取相应的经济模式,这些模式,总的说来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经济模式,一类是计划经济模式。从人类自身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人们的活动遵循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和价…  相似文献   

4.
功利主义可以划分为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功利主义两种理论形态,而依据功利主义的理论逻辑,只有政治功利主义才应当是功利主义的合理形式。功利主义自西季威克开始逐渐演变为一种系统化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发展的伦理学化倾向标志着功利主义政治学的衰落,而伦理功利主义无法摆脱其内在的理论困境,功利主义也只有回归政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所有的社会理论都基于人类行为心理学的一些假定和人类在伦理及合理的范围内可行的一些假定。关于功利主义经济学是无价值取向的说法,经常被西尼尔、巴斯夏、门格尔、弗里德曼等思想家所论述。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读过他们著作的读者很容易察觉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功利务实倾向十分突出,这种功利伦理现在逻辑起点、奉行原则以及行为的道德评价标准上与功利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伦理观。这种伦理观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它使全国上下掀起务实、求实的热朝;它荡涤着我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那些陈腐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道德问题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课题,慎重而科学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培育具有高度伦理素质的经济主体以及创造一个祥和的社会,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现将有关问题的一些观点综述如下: 一、发展市场经济是否必然地要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 有的论者认为,市场经济的繁荣恰恰不是坑蒙拐骗所能促成的。换言之,坑蒙拐骗根本产生不了市场经济,而只能使它走向衰亡。因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健康发展正是要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已经从身份社会进入契约社会,而传统的伦理信用也必须上升到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信用。我们正在WTO规则下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而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用经济,因此,构筑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WTO规则的应有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的缺失显露无遗,功利主义逻辑和市场至上法则已经侵入,污染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精英则以政绩前途为中心进行公共决策,公民社会的软弱涣散加剧了严峻态势.有鉴于此,环境绩效治理中价值整合的路径选择,相应地从政府行政伦理、公民参与机制、企业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入手,对绩效治理中价值整合研究的境外变迁和国内发展进行梳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发,有助于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市场化,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卷入竞争的旋涡。任何企业都涌入这个旋涡之中,经受着市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走向后工业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分别拥有了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建构起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历史演变中的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嬗变也会表现为伦理精神的迷失与回归。本来,人类社会中是包含着伦理精神的,但是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却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仅仅在表现形式上反映出伦理的特征,而在实质上是与伦理精神相背离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突出了法的精神的时候,则把伦理精神彻底抛弃了,而我们正在进行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建构,则呼唤着伦理精神的回归。这意味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倡导公益至上的伦理精神,充分实现善的价值,使人类社会恒久存在的公平、正义等追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观念 ,伦理道德也必须介入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 ,在经济秩序的调控中发挥作用。当前要解决的是伦理道德建设目标的可信性与可行性问题 ,使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建设目标同协共振 ,构成一个较完整的道德目标的运作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西方环境伦理研究发展到现在形成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思潮。这一思潮可以被具体地划分为“系统功利主义”与动物解放主义;“敬畏生命”与生物中心主义;“大地伦理”与生态中心主义这三大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在这些思潮和理论观点当中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系统功利主义是动物解放主义的理论基础。18世纪,欧美法理哲学体系理论家、系统功利主义奠基人边沁,把“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最基本的原理,用来构成整个立法理论和私人伦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所谓功利即行动倾向于给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德性的根据、德性认知的方法,实现德性的途径几个方面,简要阐释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典型地体现了在解决道德问题上的知识论思路。从当代呼吁世界伦理的背景来看,人类若想建立最基本的为所有人都能认同的普遍的伦理行为规范,最有效的是通过理性考量的途径来实现。这一思想为认识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当代社会的伦理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韦伯通过分析儒教的伦理教义,在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比较中,发现儒教"适应"传统秩序的羁绊、君子理想的约束、传统人伦观念的抑制、不拒斥巫术、缺少理性的计算法则等特征,因而认为儒教与理性资本主义缺少"契合性",儒教是妨碍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作者对韦伯儒教经济伦理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并指出走上人类社会资本主义道路是多种原因促成的,而韦伯仅从单一的宗教伦理即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没能走向资本主义的原因,并不能真正指出中国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古代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都认为经济行为需要道德的规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的深入。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使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问题更加突出,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形成。我国经济伦理的研究,应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着眼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积极开展对那些涉及全局和重大经济现实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能否结合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的价值观倾向仍然是功利主义,然而其自觉的道德发展能够达到集体主义只有既清醒地看到发展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对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又清醒地看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影响,才能更主动地代表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积极发展而不是消极限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争取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社会延绵向前的根本.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和伟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各种危机的祸根,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内在伦理性,以伦理的向度审视社会发展,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社会发展设定合理的道德界限,确立社会发展的适度伦理张力,发挥人类社会发展的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校正、自我免疫的伦理机制,避免社会发展的伦理危机导致社会发展的灾难.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发展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型伦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它是批判传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的缺陷以及重视人类生存需要基础上生成的。发展伦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解决发展实践困惑的新兴伦理,就在于它有深刻的哲学依据、政治依据、经济依据和生存依据。研究发展的伦理问题,对于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多年改革,中国经济及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体系远未得到最终的确立,观念的转变、道德伦理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从市场经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却又冲击和扰乱了人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有的认为,时下是人心不古、金钱至上,是非混乱,善恶颠倒,道德严重沦丧,并把这种恶现象归结于市场经济观念意识,由此得出经济上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应无情地毫无保留地批判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有的认为,应以市场经济观念、意识横扫一切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来一个彻底的“思想改造”.人们的议论颇多,产生了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能否兼容的局促和困惑.基于此,本文试从市场经济的伦理性、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建设的多层次性作一简要论述,以寻求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同构,进而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