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铺纸提笔,年近耄耋、儒雅冲和的邵华泽先生立现大将之风,渊泞岳峙,气定神闲。笔走龙蛇,“承先启后”四个大字霎时跃然纸上,笔力道劲,酣畅淋漓。4月23日上午,邵华泽书法展在台北世新大学开幕,除了四壁翰墨,邵华泽还应邀即席挥毫,这一刻,台湾的朋友们真正领略邵华泽先生“真草随心笔自如”的书法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陈政 《江苏政协》2013,(10):50-51
<正>从事新闻摄影20年,在各级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图片1500余幅,多次在全国、省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十多次被评为金坛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嘉奖……他就是连续三届金坛市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坛市新闻中心副主任王玉华。因为手中的镜头,他的人生绚丽而多彩。业精于勤行成于思1994年经招考,王玉华成为金坛日报社的专业摄影记者后,他就把做一位名记者当作人生的追求。为了拍出好照片,他认准了勤学苦练,一有机会就端着相机在外跑。一年下来,他黑了不少,但摄影  相似文献   

3.
警营报道员     
在英雄城南昌;有一位穿着警服,背着相机的警察常常出现在警方行动第一线,一幅幅颇具冲击力的照片,让洪城警方的英姿更加真实地展现在市民面前。 如果不穿警服,你很难相信年仅31岁,一脸书卷气的这位南昌市巡警支队宣传科精干的小伙子,竟有着多幅作品获得全国及省以上大赛奖。 他的《“不孝”民警》荣获全国金盾文化工程特别奖;《抗洪勇士》《誓死战洪魔》等22幅作品在全省摄影大赛中获奖;《众志成城》等3幅作品还被收录进《全国大抗洪》画册、《江西公安辉煌50年》、《南昌史志》等大型历史性文献。他因此被省文联授予“全省抗洪抢险优秀文艺家”称号,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特巡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的称号。但无论如何,他最感骄傲的依然是:我是警营报道员! 这就是余江华,一位背着相机、用光和影勾勒警察英姿的警营报道员。  相似文献   

4.
邵华将军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儿媳妇,是共和国仅有的15位女将军之一。给社会创造精神财富,让更多的人生活得幸福而又充实,这是邵华将军的人生最大追求。  相似文献   

5.
提起李文风,在山西省摄影界可以说无人不晓,就是在全国摄影界也小有名气。迄今,他已在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一千余幅,省以上影展影赛中获奖数百幅;1993年李文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同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摄影师;1993年和1994年忡国摄影报响次辟专版,介绍文风的作品和摄影经验;钟国摄影》杂志两次整版发表过文风的作品。1997年更是好事连桩:首先是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为文风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研讨会,接着在第四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中,他的作品《光阴》力拔头筹,从参赛的两万余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艺术类一等奖,随…  相似文献   

6.
正周绪爱鸟,这是他朋友圈儿的共识,现在他每天做的事情都离不开鸟。究其缘由,还要从他学摄影时谈起。55岁爱上摄影2009年的深秋,55岁的周绪受几个热爱摄影的朋友的怂恿,第一次带着相机尝试摄影。他跟着朋友们穿过金黄的玉米地,来到了北京郊区密云水库的北岸。在岸边,周绪脚踩湿润松软的泥土,望着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的密云水库,远眺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满坡的苍松翠柏,中间夹杂着深秋才特有的红叶,仿佛眼前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  相似文献   

8.
这期,我们还将为大家介绍一位《中国女性》特别忠实的读者——安永庆,一个曾经漂泊四方的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情感,完美的事物。他用真诚的心去拥抱世界,曾经碰得头破血流, 即使这样,他仍没有后悔,仍然相信世间的真情和洁美。当海南的热风吹动了淘金人的热情,他在那养过虾;西部大开发的热浪是朋友远在新疆的呼唤,他在那生产过建材。经历了无数风雨,最终放不下的是他的老本行——摄影。深爱北京的博大精深,他终于停下了脚步,用他的摄影工作室凝固生活在这座古城里的人和景,相机是他生命述说的话语,是他对美的世界、美的人生再现的载体。摄影是快乐的源泉,优雅的人,精致的生活,使城市变得梦幻多姿;自然的一滴晨露,一抹夕阳,使生命更清纯,宇空中的一切是今生看不够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著名摄影师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最好的相机,就是当你想要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你手上的那一台。手机摄影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法则,就是当你希望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一定要像使用相机拍摄一样去思考。相信很多人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那就是自己的摄影水平遇到瓶颈。这个时候,"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手机摄影的关键部分,在于画面的简洁性,要学会不断给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183;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183;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的邀请,带着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山西平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阿兰对于平遥的热爱,连我这土生土长的平遥人都自叹不如。曾有一位记者问到:“无论这次摄影节成功与否,您下次的国际摄影节会在哪里举行?”阿兰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在平遥。”确实,平遥这座精美无比的古城给阿兰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民居,这里的街道,这里的人民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也正是这座古城,架起了中外摄影的桥梁,开启了全世界摄影工作者的盛会。做为一名翻译,我在与阿兰一起工作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作...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日本相机为了在还不太热衷摄影的美国打开市场,决定培训用户,引导消费。他们纷纷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美国城市、乡村,免费举办各种摄影知识讲座,一时间,各种摄影速成班、摄影爱好者沙龙风靡全美,许多中青年人成为摄影迷。日商适时推出相机租用和有选择的馈赠,让美国人民领略到日产相机的优点,不久,日产相机大量涌进美国,使传统的德国货节节败退。  相似文献   

12.
摄影,为我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人们面对一些景物会冲动地按下快门,细细想来,还是把感情的东西放在了第一位。相机的诞生,首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产物,其次才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正是人们有了把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愿望,才想到开发更好的相机,否则科学技术再进步,也不会产生相机,更不会产生摄影人。拍摄时过多地注意画面完美,总想到角度如何  相似文献   

13.
彭京玉  王雪娇 《台声》2001,(9):44-45
“一位农夫赤着脚扛着犁锄,与他的黄牛伙伴下田,拉着牛的绳索,长度占了画面的二分之一,成为视觉重心;一个年纪约两岁的小男孩,手提青蛙,像将军领兵似地带着一群鸭子漫步,你几乎可以听见鸭子的呱呱叫声。” 这不是小说,更不是电影,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2001年6月26日至7月1日,“台湾乡土风情猎影”——谢震隆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台湾摄影家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影展,117幅参展照片均为上世纪60年代台湾乡村和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通过影展,人们不仅了解了台湾,更了解了他——谢震隆,一个…  相似文献   

14.
自然,是李长兴风光摄影的主题。在这一永恒题材的把握上,他更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他镜头中的雄山秀水与郎日流云,绚丽彩霞与茫茫落日,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一位独具个性的摄影家的心灵写照。 李长兴的风光摄影既有人们平时罕见的莽莽雪山,郁郁丛林,大河长川,沧海红日,也有人们眼中常见的湖光水影,闲花细草,老树青藤。在一幅幅定格的画面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和流动的遐想。中国文化中寄情山水  相似文献   

15.
千万次我追寻着你记叶学龄与他的摄影作品韩树艺1997年9月,北京展览馆,“辉煌五年成就展”江西厅。江泽民总书记站在一幅巨大的摄影图片《百鸟朝阳》前,赞赏地说:这不是鄱阳湖的候鸟么?保护得真好!这是一幅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百鸟翱翔图:初升的太阳透过簿云照射...  相似文献   

16.
《福建乡土》2010,(4):F0004-F0004
艺术简介:陈扬坤,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专家联谊会会员;有二:酉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全省、全豳及国际影展,有33幅作品在全国、国际获奖;与人合编著《暗房特技》、《摄影辞典》,其中《摄影辞典》获1991年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铜牌奖等。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几个特点邵华泽读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字:实事求是。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全方位,是一个科学体系,是真正的理论宝库。“宝”即真理,真理的产生、检验、发展,都离不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当事人     
《创造》2011,(4):14-14
逝者 周海婴:巨大光环里的淡泊人生 作为一代文豪鲁迅之子,周海婴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走出父亲巨大的光环。4月7日凌晨,周海婴在北京走完了82岁的人生旅程。作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身份世人皆晓,而他作为一位摄影师的身份却一直鲜有人知。从10岁起拿起相机摄影至今70年来,周海婴拍摄了数万张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更不乏重要历史瞬间。他以平常心关注生活,以休闲心从事摄影。他的照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阿牛酷爱摄影,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摄影家.参加保安工作两年,他利用业余时间拍的照片装了满满五大本影集,这还不包括寄往报社和摄影协会的.虽然他的照片一张也没发表,他却痴心不改,队友们奚落他,说他比"傻瓜"相机还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为庆祝该学会成立10周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侨之光摄影艺术展览》。这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是从会员送选的几百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展览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华侨摄影学会部分海外顾问、会友作品参展。《侨之光摄影艺术展览》是1996年“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之一。学会会长、中国侨联前任主席庄炎林先生在展览开幕致词时介绍学会的情况,他说,中国华侨摄影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6日,现有会员579人。10年来,学会积极组织会员进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了10多次综合性展览和个人影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