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一贯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党的人才思想和人才工作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党的人才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尊重人才到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对人才价值认知持续深化;从"又红又专"到"德才兼备",丰富发展了人才评价标准内涵;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从就近育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了人才开发利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管人才法治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优质环境,把握人才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综合国力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爱才惜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天下英才,很多在党外、体制外,尤其是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统一战线中推动中国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知识分子工作主要思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提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鉴于知识分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把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展为"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根据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构成的新情况,提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动员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政策,为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根本方略。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来宾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一、来宾市概况来宾市下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合山市、金秀瑶族自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这极大地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是党的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难以估量。着眼执政兴国,在各级领导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上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他指出:"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构成、利益诉求、政治诉求、意识形态诉求更加复杂多样。根据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找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发力点,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相似文献   

7.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7日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中也强调:"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我国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集聚,择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中国要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内涵,首先是要通过对人才发展体制的优化或改革,形成有利于集聚人才的良性机制(这个机制是"普适性"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国安 《人事天地》2017,(11):31-3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著作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0 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这些重要著作,既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又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这部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权威教材,扎实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聚焦新时代、新矛盾、新理论的逻辑理路,"新时代"内涵深刻,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鲜明,具有重大意义;"新矛盾"是我国在发展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逻辑演进结果,其转化是关系我国全局的重大历史性变化,正确理解把握主要矛盾与初级阶段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新理论"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内在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实施全球一流、全球引进、全球配置、全球接轨的"人才全球战略"框架性思路,并且按照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原则,梳理了当前现实与战略愿景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大力集聚海外英才,在工作平台、永久居留、激励保障、综合配套等四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创新我国海外人才吸引政策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意识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实现机制,需要我们把握"优秀人才"内涵及"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重大意义,分析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各种因素,进而在中央政策指导下探索"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长效机制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形态的最新把握。时空转换、技术革新和语境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逻辑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精神支撑。基于马克思文化批判的视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文化自信的根由在于它展现了中国必将实现国家复兴的民族信心、体现了承继中国红色基因的革命自信、彰显了中国能够"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时代信心,更在于它使中国领航核心——中国共产党的从容治理全面展现出来。深入和系统把握文化自信何以能够坚定支撑中国实现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助于我们在新征程中不断有新作为。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以后,全党和全国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全领域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政治意义、重要内容坐标和深远历史贡献;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凝聚意识,同时还要注重方法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还是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们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引领发展大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要准确理解、正确认识“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深刻领悟做到“六个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征程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必定具有其严密的逻辑构建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八个坚持"和"十四个基本方略"则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顺利衔接的逻辑中介,是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缩于"八个明确","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练于"十四个坚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终点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不直接等同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这一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六个必须坚持”的逻辑主语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而其彰显的是新时代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六个必须”内部之间蕴含了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其中,“人民至上”是理论创新的价值逻辑起点,“自信自立”与“胸怀天下”分别凸显了理论创新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守正创新”反映了理论创新的谱系定位问题,“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深刻折射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正辉煌繁荣之地,必是英才集聚之所。迅速崛起于北部湾畔的防城港,是各路英才创业的一方乐土。正如防城港市委书记刘正东所说:"我们做到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让防城港市成为天下人才集聚、才华闪耀、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人才新政集聚人才要完成北部湾开放开发和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