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年来,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十分迅速,并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新兴对外投资力量。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于发展中世界,但二者实现开放发展的基础和方式不尽相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企业能力来源也不同。本文在分析中国和拉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趋势、行业分布、区位选择和企业性质多方面特征异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二者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各阶段历程,解释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表现特征上的各方面差异,并探究导致其差异形成的内在原因。由于改革开放模式的不同,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而拉美国家则呈现波动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拉美国家对外投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对外投资能力上,中国明显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投资领域包括能源、矿产以及广泛的制造业;拉美国家则主要是由实力雄厚的非国有企业所代表,投资领域集中在资源行业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贸合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和拉美双方农业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产品结构等方面各有优势,互补性较强。随着中拉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拉农业合作也进入崭新的阶段。贸易方面,虽然中拉农产品贸易总额在增长,但是贸易结构却呈现出不平衡关系:中国"低出口、高进口"以及贸易国别和贸易产品集中度较高。中国贸易多元化战略仍需继续深化。投资方面,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对拉投资集中在油气和矿产领域,投资到农业领域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易受拉美国家土地政策、劳工问题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鉴于拉美国家国情各不相同、资源禀赋和投资风险程度相异,以及中国企业经营能力千差万别,因此,未来中国应该分阶段、抓重点、循序渐进推进对拉美的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十分迅速,并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新兴对外投资力量。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于发展中世界,但二者实现开放发展的基础和方式不尽相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企业能力来源也不同。本文在分析中国和拉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趋势、行业分布、区位选择和企业性质多方面特征异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二者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各阶段历程,解释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表现特征上的各方面差异,并探究导致其差异形成的内在原因。由于改革开放模式的不同,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而拉美国家则呈现波动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拉美国家对外投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对外投资能力上,中国明显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投资领域包括能源、矿产以及广泛的制造业;拉美国家则主要是由实力雄厚的非国有企业所代表,投资领域集中在资源行业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拉美地区有着深厚的资源民族主义思想传统和丰富的政策实践,往往对外国在该地区的资源投资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拉美资源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资源实施管控、单方面改变投资协议或法律框架、对外国投资企业设置更多限制以及土著民族对资源权利的诉求等。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拉美地区资源投资不断增多,投资安全问题受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思潮和政策的影响也日益加重,中国国家主导性投资遭受质疑,中国企业在一些拉美国家的投资项目遭受挫折或损失。对此,中国应通过积极的公共外交改变拉美国家对中国投资的负面认知,提高环境和劳工标准,通过合作方式减少文化障碍和规避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5.
东道国政治风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中国投资东盟的政治环境进行测度,并以政治风险指数为中心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拓展引力模型评估政治风险冲击及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倾向出口导向和战略资产寻求型,政治风险冲击、要素禀赋、出口、汇率及GDP等是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在制度质量良好的国家,政治风险不是影响对其投资的长期主要因素,但政治突发事件对对外投资的影响显著,并在短期内降低了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中国对东盟部分国家的直接投资存在所谓的"政治风险偏好"现象,但整体并不显著,政治事件冲击使"政治风险偏好"消失。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作为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动力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急剧下降。新兴经济体印度的外向直接投资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危机对印度外向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的褐地投资在投资量、投资行业和投资区位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导致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而投资的恢复则依赖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市场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UNCTAD-Eora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测算了拉美国家2006—2021年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其地位指数,从地区总体、国家以及产业部门三个角度入手,全面讨论了拉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拉美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地区进一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条件与可能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重构“泛安全化”趋势上升的背景下,拉美具有地缘、制度和规则三重短期优势,并具备禀赋、产业和绿色三大中长期优势,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得到了总体提升。但产业和国别异质性也开始显现,加勒比和中美洲多数国家及墨西哥受益较多,更多加入全球产业链下游;南美国家继续以原材料供应者身份保持在产业上游,但部分国家被边缘化的现象明显。中国应对拉美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受益的形势形成充分预判,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积极主动调整对拉经贸合作战略与战术。  相似文献   

8.
从2 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建交以来,中国对拉美市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战略,要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走出去”战略为进一步开发拉美市场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拉美投资环境研究是贯彻“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拉美市场开发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一 “走出去”战略为拉美市场开发提供了战略指导 1 997年,中共中央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创建多元合作方式,签署国家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保障投资利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和领域迅速扩张。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33.3亿美元,对外投资已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和简单加工扩大到营销网络、航运物流、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与此同时,投资地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就投资区域而言:从欧美、中国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拓展到亚太、非洲、拉美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海外能源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东道国的社会组织风险对投资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社会组织风险缘于东道国内政、社会组织的环保和维权诉求、外部势力的影响以及中国企业自身不足等因素,不仅会造成投资损失,还会对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实施及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企业需通过强化项目前期准备、重视与当地社会组织的沟通等方式,保障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对外经济战略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尤为严重.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是对目前各国(地区)银行体系效率的一次检验.在此背景下,本文关注的是拉美银行体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效率问题.研究证明,拉美银行业改革通过推进银行私有化和大量引进外资银行,不仅增强了本国银行体系的资本实力,同时提升了本国银行的盈利水平,无形中也增强了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事实证明,这些改革措施都十分有助于拉美国家建立富有效率的银行体系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银行业改革也确保拉美国家的银行体系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仍保持强劲的投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9月 9日 ,拉美所经济室和国别室在拉美所联合举办了“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形势”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拉美所、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有关学者。与会者首先对国际金融理论、特别是金融危机理论进行了探讨。学者们对泰国和韩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比较。泰国在危机前 ,经常项目存在逆差 ,这就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泰铢承受着贬值的压力。泰国是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 ,为了保护其固定汇率体制 ,泰国政府采取了吸引外资的方法。泰国主要采取提高利率和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措施来吸引外资。资本流…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欧盟正式撤销“除武器外全部免税”优惠的影响,柬埔寨国内经济和社会受到较大冲击,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凸显。随着柬埔寨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不断加深,其主权外债风险也亟须得到重视及有效防范。当前,柬埔寨政府双边外债的前四大债权国依次是中国、日本、韩国和法国,多边外债的五大来源依次是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和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柬埔寨财政外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存在内债偿债风险;对中国的主权债务较大,容易造成舆情风险;柬埔寨债务率较高,经济抗压能力较弱;国别信用评级较低,需注意防范信用风险。中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当加强对柬埔寨宏观经济的动态监测,及时发布国别风险预警;审慎追加新增涉柬埔寨信贷项目,重视管控中国涉柬埔寨债务风险;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应对”体系,防范涉华舆情风险;健全中柬经济联合防控机制,积极与柬埔寨共建风险防控制度,增强偿债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往来显著加强,主要体现在投资和贸易两个方面。中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的特点体现为增速快、存量小、覆盖面在提高、内部方差在增加以及实业投资相对不足;中国与拉美地区双边贸易的特点体现为发展速度较快、贸易伙伴集中以及商品种类明确。本文分析了中拉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提出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双边贸易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并结合2003—2014年中国与拉美8国的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对中拉在直接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短期内对中拉贸易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直接投资会促进中国从拉美的进口,但会抑制中国对拉美的出口。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与现阶段发展形势,本文从实体产业和虚拟服务业、微观监管和宏观法律制定等角度提出旨在促进中拉之间投资和贸易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全球经济保持上升趋势 ,为拉美经济全面复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内部看 ,拉美各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常账户连续两年出现盈余 ;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回升 ,对外投资大幅增加 ;融资环境改善 ,财政收支好转 ;汇率相对稳定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从社会和经济结构来看 ,拉美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 ,贫困、失业和通货膨胀将长期困扰拉美各国。拉美经济主要受美国经济、原油价格及中、日、欧盟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预计 2 0 0 5年可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7.
1998年9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别室和经济室组织,中国银行、新华社、社科院有关研究所等单位5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的“金融危机、金融改革与拉丁美洲”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会议首先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谭雅玲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作为加勒比地区投资的后来者,投资增长迅猛,投资集中于一些国家和特定行业。本文运用跨国投资折中理论框架对加勒比国家的资源、市场和非市场资产进行分析,发现加勒比地区作为发展中地区,其技术、管理等领域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资源和市场是外来投资者的主要目标。投资加勒比地区主要有四方面风险,一是整体经济环境欠佳,二是经商便利度较低,三是外商投资面临较多障碍,四是中国企业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为了更加理性地开展对加勒比投资,要用整体观念指导投资决策,以其周边资源和周边市场为投资主要目的,国家要为企业"走出去"建立根据地,企业要做好公共外交,从而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20.
拉美投资、贸易的法律环境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地区投资、贸易的法律环境尚不乐观,法律风险客观存在。从全球视野看,拉美整体法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西欧、北美相差甚远;从地区视角看,拉美各国的法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机构层面,投资、贸易相关立法日益完善,但缺乏稳定性;执法监管机构比较健全,透明度加强,但有法不依情况普遍存在,执法效率不高;司法系统相对独立,但存在司法腐败、行政干预和久拖不决等问题。为防范在拉美投资、贸易的法律风险,中资企业在"走出去"前应认真评估当地的法律环境,组建国际化的法律专家团队,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优先选择国际仲裁等手段解决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