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的科学性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具有现实依据,又具有理论依据;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又符合理论逻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从唯物史观认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重要论述的机理是实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向哲学认识论、实践方法论转变的必然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重要论述确立的逻辑起点是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根本立足点是人民主体地位,价值遵循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抓手是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变革,破解的根本之道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实践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基本内涵与矛盾的主要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更加强调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更加强调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内涵、品质与价值。新的主要矛盾论断是基于新的实践要求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了有力注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属于"需要"与"生产"之间矛盾的基本范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最大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改变的大前提下,国家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与中心任务仍不会改变,这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属性无法根本改变。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演进,社会主要矛盾势必呈现出新的形态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中必然蕴含着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智慧,因而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对"卡夫丁峡谷"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而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卡夫丁峡谷"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得出一定的启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对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重要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公益类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物质保障,其改革成效与人民福祉水平的提高紧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是字面上的、概念上的转变,而是根本性的、实质性的转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有其现实依据和理论渊源,它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跃  余练 《理论探索》2020,(4):81-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势必带来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变化。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来审视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自治能力不足、依法治理理念不够深入、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化特征明显和多元共治机制不畅等问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发挥法治保障功能和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协同各方治理主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商治理模式,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从统筹城乡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也是对国家一系列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点,针对本地的实际,提出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绘就了"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具有里程碑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国情看,最大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认识国情、认清历史发展方位的关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扭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牛鼻子",探寻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从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表现形式、发展趋势出发,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4.
董小君 《理论探索》2020,(3):96-101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研判,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双重视角,可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体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处理好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处理好本国与他国的关系,构建全面开放体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重构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的转变,但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之相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有了新的影响,其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鞭策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将迎难而上、抓住机遇,解决这些发展难题,挖掘出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我国人民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判断,继而对我国社会发展进行理性的定位。因而,以需要的主客体矛盾来历史性地解读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当前中国共产党要将人民的需要进一步落实,运用科学发展理念的良方解决当下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主要依靠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的根源可追溯至早期马克思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中,是马克思为了化解资产阶级基本矛盾而提出的。此后,共享发展思想成为化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指南,并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给发展提出了新条件和新要求,因此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研究除了理论与实践的传统维度,还需要考虑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的新时代维度。理论来源于实践,纵观国内外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经验,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规律,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是中国成功实现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对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确立新目标、部署新任务。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极其重要。不断强化和优化我国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仅有利于推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矛盾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一矛盾又规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与本质特征,并发展形成为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1,(9)
马克思深入论证了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肯定分工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分工所带来的弊端。如造成人的异化、城乡对立、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来解读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同时,也为我们应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提供一定的路径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