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学理论》2015,(19)
工业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本质,这种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可以说,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资源危机这些人类生存危机无不是这种文明理念的结果。所以,对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超越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具有多重内涵,既可以指人际之间的和谐.也可以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身心和谐。在这三种和谐中,人际之间的利益和谐无疑最为关键。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人际之间的利益争夺与冲突是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在人际之间利益冲突激烈的情况下.要求个体保持身心的和谐也是不现实的。有鉴于此,本文从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特点出发,谈谈政府如何通过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处理社会利益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冲突或危机无处不在,“危机”和“危机.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1世纪,人类正处于经济和政渝一体化步向全球共同体的进程中,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文明间冲突使危机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世界格局调整中的必然产物。“9.11”、“非典”和“汶川地震”等事件给世界各国领导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从政府到企业乃至个人,都应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危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2)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涵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深化,对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明冲突"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舒 《理论探讨》2006,1(2):131-132
文明,是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标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明差异。文明的差异,其实质是文化的差异。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或由于其他经济及种族方面的原因,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差异会演变为“冲突”,甚至是对抗。“文明冲突”是文明和文化互动的结果。从社会发展及进步的意义上说,“文明冲突”能够促进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推进社会发展和繁荣。世界上许多国家就是借助文明“冲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吸取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壮大本国、本地区的文明。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6.
痛斥罪恶呼唤和谐——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艾红 《理论导刊》2007,(10):143-144
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试图以其独特的方式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机器文明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关系的破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的整体异化,强烈地呼唤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出了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高度。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一级的文明,它将人类的长久生存建立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摒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人类自身生态需求和自然界进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地实现,为此,要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首先,生态文明观要求人们树立新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和”取和偕、和睦、祥和、和平之意,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取融合、结合、联合、合作之意,指不同性质间各要素的融通。“和合”联用,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多种并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对立因素的冲突、融合、协调、结合、统一,以及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任重 《学理论》2012,(19):171-17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二者的衔接将由生态文化来完成,文化是通往文明的唯一桥梁。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贯穿世界历史发展全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绕不开的场域。当下,伴随现代化发展而来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治理困境,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该往何处去的问题,需要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上进一步拓展其世界历史视角。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关照,在自然、社会与政治方面体现出其世界历史属性。同时,也在系统整体性、平衡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之间的张力、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超越。无疑,这一理念拓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历史视角,是在中国式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希望、挑战与愿景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在张力与外在表现,深刻揭示人类文明的本质及其互动与发展特征,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紧迫性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中国道路实现史诗般崛起的现实成就与文明品质,习近平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以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展开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地阐发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本质论、“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关系论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论,从而为在21世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历史进步与和平发展,提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明自信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试析政治文明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探讨政治文明的属性,有利于正确地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加深对政治文明的认识,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传统治国之道的重要部分,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就其哲学基础而言,民本思想是传统社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人性论是传统社会官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义利之辨影响着古代官吏的行为模式,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世界观塑造着古代官员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哲学基础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传统的治国智慧,汲取历史经验,拓宽理论视野,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使社会变得更加清明和公正。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挑战我国传统学习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热潮.但是,这项工作会遇到我国传统学习文化的一系列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克服文化方面的障碍,学习型社会就可能会走样,甚至成为"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本文从传统学习文化的功利主义、被动学习、个体学习几方面分析了传统学习文化对学习型社会所造成的障碍,并指出只有克服这些障碍,学习型社会才可能在我国扎根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面向生态文明,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需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关爱自然的精神理念,树立权力生态道德观。当前,生态文明视域下推进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需要从权力价值观、权力道德机制和权力道德领域等方面促进领导干部权力道德模式变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向世人宣布,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建设小康及小康社会以来,人们比较关注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生活发展程度及其发展阶段,而对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的认识方面则存有一定的偏颇或忽略。在时间与空间的政治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直面的是国际平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直面的是国内平台,小康社会问题直面的则是可望又可及的近期平台。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有某种存疑。那么,小康及小康社会的特殊性质究竟是什么呢?文章试图从比较分析小康与大同社会原本意义上的异同,小康社会与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底线入手,阐释小康及小康社会客观上所具有某种"私"及"天下为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公"及作为未来情景的"天下为共"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性特质,拟提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以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环境需要纳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现实——一个政治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革命时代,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革命的逻辑是在无秩序中求新秩序,发展的逻辑是在现有秩序中求进步。多元复合转型的中国社会是一场自我革命,充满矛盾和冲突,机遇与挑战,必须在秩序中实现转型。和谐社会的理想是我们实现这个转型的最佳选择,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重构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以民主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建设科学合理的分享机制,建立化解冲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y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ver‐production of capit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rocess of crisis‐induced restructuring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into more transparently social, hence potentially socialist, forms. This exposition provide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n “ecological Marxist”; theory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apitalist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forces and the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under‐production of capit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process of crisis‐induced restructuring of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thereof also into more transparently social, hence potentially socialist, forms. In short, there may be not one but two paths to socialism in late capitalist society.

While the two processes of capital over‐production and underproduction are by no means mutually exclusive, they may offset or compensate for one another in ways which create the appearance of relatively stable proces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process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may throw light on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labor and socialist movements and the ris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as agenci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similar ways that traditional Marxism illuminates the practises of traditional labor movements, it may be that “ecological Marxism”; throws light on the practices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Although ecology and nature; the politics of the body, feminism, and the family; and urban movements and related topics are usually discussed in post‐Marxist terms, the rhetoric deployed in this article is self‐consciously Marxist and designed to appeal to Marxist theorists and fellow travelers whose work remains within a “scientific”; discourse hence those who are least likely to be convinced by post‐Marxist discussions of the problem of capital's use and abuse of nature (including human nature) in the modern world. However, the emphasis in this article on a political economic “scientific”; discourse is tactical, not strategic. In reality, more or less autonomous social relationships, often non‐capitalist or anti‐capitalist, constitute “civil society,”; which needs to be addressed on its own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terms. In other words, social and collective action is not meant to be construed merely as derivative of systemic forces, as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article hopefully will make clear.  相似文献   

20.
“社会法国”,即法国对社会价值的肯定、对社会理念和社会利益追求的一面,从文化上看,“社会法国”是法国基督教文明中的内在价值,是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法国“传统”因素,是启蒙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法国文化对中国社会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