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协同治理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它强调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等多元社会组织和行为者相互协调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实现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合作,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应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作用,深入探寻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两种最重要的治理主体。社会组织的发展除了增强自身实力外,也离不开政府培育和引导,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还需要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实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在此前提和基础下,顺应形势解决社会问题和需求,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社会的治理呈现多元化,在多元主体治理格局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既竞争又合作,二者只有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实现由政府的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结构的转变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治理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铁中 《理论前沿》2007,502(13):18-20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结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确立"多中心治理"理念,实现治理结构的均衡;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实现政府权力的限制与收缩;理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优化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深刻理解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的关系,全面把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助力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诸多难题,明晰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购买服务制度,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助力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也需要社会组织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后者取决于合理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资源相互依赖性—组织自主性"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划分为寄生、共栖、非对称性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类型,其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社会系统中组织间关系的高级形态,是共生关系演化的最终发展趋势。政府与社会组织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表征为社会组织的高自主性和其与政府资源相互依赖性的增强。在构建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平衡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政府加快转变职能,鼓励非政府组织服务社会,参与治理。为了确保多元社会中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必须准确界定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的关系模式。综合分析得出,二者存在主导、参与和介入三种关系形态及非政府组织可能选择创新、调适和反应三种行为方式。据此,预测并引导非政府组织的行为选择,实现社会治理成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治理必须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必须彼此交换资源、合作互动、持续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目标。目前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的滞缓和主导性强势行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要改变现状,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摆脱自身社会管理的重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使之有能力以主体姿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是公民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能有效弥补政府治理的不足,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群体性事件的善治。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中还存在社会空间、法律空间和自养空间缺乏的问题,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自身具有的作用,应该相应地加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外部治理,营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法制环境,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利益的追寻过程中,政府应该转变治理思维,从管制社会到服务社会;转变治理方向,从发展经济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新治理方式,改变政府独控的治理模式,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一道形成治理合力,提高实现和促进公共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政府危机治理中公民有序参与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危机治理中,应运用治理观念改造政府、制定专门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提高政府官员引入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等途径,实现公民有序参与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高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由过去的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国家社会治理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传统的政府占主体地位的一元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的不同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详细论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弥补政府管理不足,是连接政府和公民之间的纽带和社会组织让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共建和谐民间外交四个方面来论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带来市场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治理难题的增加。为应对流动社会的治理挑战,基层政府通过"差序赋权""组织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积极推动社会的"再组织化",培育成规模的、非政府治理主体的发展。研究发现,这些非政府治理主体实际扮演着"基层代理人"的角色,体现了基层政府的"规模治理"逻辑。通过与代理人的分利协议,基层政府可以通过这些代理人实现社会的"规模治理",以减小和分配社会治理的组织成本及治理风险,并实现与流动个体的有效衔接。看似有效的"规模治理"过程与名实分离的社会组织化,既有其现实合理性,同样也存在着可能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基层社会治理中政社互动的既有研究发现:政社互动是在国家行政权力上收与基层自治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国家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其经验推进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嵌入以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而形成的两种合作治理形式。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政社关系下,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社会组织逐渐依附于行政体系,加上承接服务的主体缺失与回应不足,使政社互动陷入“内卷化”的困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应从集权管控走向吸纳治理,从单向嵌入走向双向互嵌,从政府排斥走向社会自觉,进而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转型是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善治导向、治理方式的制度化成为有利于慈善组织发展的积极因素。本研究基于残疾人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检验了社会治理转型对慈善组织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治理转型对我国慈善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治理能力与慈善组织发展质量具有协同性,政府资源供给和制度支持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制度支持的中介效应强于政府资源供给。因此,政府要着力构筑慈善组织治理的新格局,强化对慈善组织的资源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7.
西方政府治理实践和国内外治理理论研究的兴起、我国政府行政理念的变化、治安服务市场组织及社会组织的壮大、公民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治安管理向治安治理变革提供了可能。治安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会治安领域的具体适用,具有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合作性、互动性、平等性和治理职责的分担性等五个特征,应从与各治安主体加强合作与协商、发展治安服务市场组织和培育治安管理社会组织等三个方面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政府单独治理模式具有政府规模膨胀、政企不分、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非政府组织发展滞后和抑制公民精神成长等弊端。为此,共治模式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要想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增强社会治理过程中公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善治理论强调在社会管理中应该是政府与社会通过合作、协商以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已证明农村社会管理中大政府的模式不可取,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改革提供群众基础,根据治理理论我国应建立"强政府、大社会"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以通过强政府和大社会的合作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服务项目制不仅成为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亦成为连结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有效机制。随着公共服务项目制的大范围推广,政府在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迥异于分类控制体系的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嵌入式治理"。文章试图通过对公共服务项目运作过程的分析,探究政府如何通过对公共服务项目打包、发包、执行、监管的全程式主导和控制,将自身的价值目标和管控意志渗入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中,实现对社会组织政治嵌入、功能嵌入和结构嵌入,并通过与分类控制体系的比较,指出"嵌入式治理"内在治理逻辑及其对当下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诠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