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卫东 《前沿》2004,(1):131-133
面对黑社会犯罪日益猖獗的严峻态势 ,中国关于打击黑社会犯罪的立法仍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在程序法方面 ,打击黑社会 (性质 )组织方面的立法还仍是空白。程序立法对于“反黑”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及黑社会犯罪的庭审定罪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便意在探讨我国“反黑”程序立法应确立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反思我国当前的反黑斗争,实际上是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战略。而黑社会犯罪其实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特殊生产形态——暴力经济。黑社会的犯罪行为所具有的获利能力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其特有的暴力-暴利的膨胀机制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暴力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的反黑斗争必须实行由打击向治理的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3.
拯救泉州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今年开始,泉州又在打一场“扫黑战役”,但此“黑”非指黑社会黑势力,而是指污染所致的黑烟黑水。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称霸一方 ,欺压、残害群众 ,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有一定组织性的犯罪。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社会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 ,利益格局调整 ,社会控制机制弱化 ;一些干部腐败 ,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提高全社会对预防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反黑立法 ,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从重从快打击 ;加大反腐败力度 ;打黑工作必须与扫除社会丑恶现象、涉枪犯罪结合起来 ;加强对公民以及两劳人员的法制教育 ,为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创造良好氛围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全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5.
近期,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上存在一个利用发帖等方式制造网络热点谋利的产业链,俗称“网络黑社会”。为此,央视有关节目发出了“网络也要打黑”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犯罪滋生蔓延的社会基础是 :腐败问题严重 ,执法不严 ,打击不力 ,使黑社会性质犯罪趁隙而起 ;私有制的发展为滋生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了经济基础 ;刑事案件增多与团伙犯罪上升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前提 ;黑社会性质犯罪随着经济罪案的大幅上升而滋生 ;黄赌毒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温床和土壤 ;特殊的地理人文景观对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是滋生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因素。治理对策是 :贯彻刑法有关规定 ,严密有关法律条文 ;公安工作必须把反黑斗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坚持严打方针 ,强化治安管理 ;从宏观对策上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7.
重庆“打黑”是近年来规模最大、争议最多的严打运动,在打黑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反思重庆打黑的得与失,正面审视对重庆打黑的种种批评,对于坚持科学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犯罪论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社会是指以获取非法暴利为主要目的 ,公然蔑视任何法律秩序 ,拉帮结伙 ,称霸一方 ,以使用暴力强取豪夺或者以提供非法物品及不正当服务为惯用手段 ,有组织地实施多种犯罪的社会邪恶势力 ,但与具有政治目的的党派或其他行帮、社团等有明显的区别。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存在产生黑社会的肥沃土壤 ;港澳台黑社会势力的渗透是大陆黑社会形成的催化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和政治的不正常结合必然产生黑社会“怪胎” ;老板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是黑社会产生的组织基础 ;一些弱势群体寻求保护 ,也成为黑恶势力滋生、壮大的温床 ;对罪犯的改造效果减弱 ,也是滋生黑社会犯罪的重要原因 ;官场腐败进一步促使黑社会犯罪恶性膨胀。为此 ,应提高对治理黑社会犯罪紧迫性的认识 ,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大力开展调查研究 ,进一步摸清底数 ;改革公安体制 ,加强组织建设 ;改进“打黑”办法 ,注重长期经营 ;整顿、纯洁公安司法队伍 ;改善执法环境 ,增强改造效果 ;健全有关反黑立法 ;认真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早在19世纪40年代,香港就有了土生土长的帮会组织(通常统称“三合会”)的活动。随着百余年历史的演变,这些帮会组织逐渐从互助自保的秘密结社变成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独特亚文化的职业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近些年香港主要的黑社会组织及活动又呈现新的特点。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间的临近,香港黑社会组织的现状与走向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掌握的公开资料,对香港黑社会的现状及警方的反黑举措作了概要叙述,对黑社会活动屡禁不绝的原因作出分析,并对“九七”后黑社会的趋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松涛 《新东方》2000,(1):41-44
黑社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以及经济秩序都产生严重危害的犯罪组织,至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它是一个反社会系统的亚文化群。犯罪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犯罪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危害更大。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境外黑社会势力将不断渗透到我们国内,我国黑社会犯罪将日趋严重。因此,全社会必须提高对反‘黑”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当制度松弛、官员腐败、社会不公、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人们宁可选择“黑恶”而不选择政府来维护正义的倾向,那才是真正的悲剧。“黑恶”轮廓逐渐清晰20多年前,人们对所谓黑道或黑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影视屏幕上,20年后,一首《东北特产不是黑社会》传递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反语。在许多地方,“黑  相似文献   

12.
罗军 《公安研究》2000,(5):84-89
深圳黑社会性质犯罪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扩散和变化发展四个阶段,目前有组织犯罪特征明显,其发展有着深刻的原因,而深圳反黑工作的主要做法表现在六个方面:1、建立反黑专业队伍;2、制定打黑地方性法规;3、组织反黑专项斗争;4、开展专案侦查;5、加强警务合作;6、加强调研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从珠海反黑斗争实际看反黑情报信息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市反黑情报信息工作的建立与珠海、澳门两地黑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反黑斗争的日益深入和涉黑情况的日益复杂,公安机关反黑情报信息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不仅公安机关的治安、刑侦、边防、出入境管理等部门介入反黑情报信息工作,安保、派出所也必须介入。反黑情报信息工作体制应充分体现公安机关整体作战的优势,其特点应是统一规范、集中管理、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高效灵敏。反黑情报信息工作搜集的内容主要是涉黑的人、事、物、单位、资金等。搜集情报信息必须做到准、快、全,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涌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表现了反政府、反社会、蔑视法律和社会管理秩序的本性,其关系网盘根错节,经济基础雄厚,其形态"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这就要求公安机关打黑除恶必须顶住重重压力,冲破层层阻力,讲求斗争策略;同时,要坚定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信念,勇于经受考验。只要孳生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公安机关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建立长效打黑除恶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 12月至今年 10月,全国公安机关重点进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然而,各地在展开工作时,遇到了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打“黑”难,难在哪?   “红帽子”严重破坏 基层组织建设   从 80年代以后,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渐渐发展起来,像瘟疫一样,损坏社会肌体,危害社会稳定。近几年,个别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已经混入基层人大、政协甚至占据一些基层领导岗位,严重破坏基层组织建设。   吉林省延吉市的一个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头目顾德成是州的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法工委副主任,曾因涉嫌参与抢劫运钞车、流氓斗殴等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地区已成为境外黑社会势力渗透的热点,境内早已绝迹多年的黑社会势力又沉渣泛起,使社会治安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应采取怎样的有效对策?这是摆在我国政法界,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邵阳反黑战”的实践,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认识。一、我国现阶段是否存在黑社会问题目前,在政法界,特别是公安机关对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一是不承认主义。认为我国自建国以来,黑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李金 《公安教育》2002,(2):29-32
近年来,带有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以下简称“带黑犯罪”),在吉林省发展日趋严重,对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已构成威胁,因此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已成为目前刑事侦查工作的重点。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是指组织团伙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犯罪。在实施新刑法的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分析和研究这类犯罪成因和对策,为有效地打击犯罪做好工作。一、“带黑犯罪”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不良文化的传播、封建帮派意识的滋生是产生“带黑犯罪”的思想基础。文化、意识形态对于犯罪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预防和遏制犯罪作用一面,又有…  相似文献   

18.
二、当局的反黑举措及黑社会屡禁不绝的原因 港英当局为对付黑社会进行了各种努力,包括成立专责组织、加强立法、适时打扫、综合治理等。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反黑斗争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信息的博弈.黑社会在柠檬社会的生态基础上,依靠黑洞法则的魔力,构建了混同均衡,取得了特定条件下的信息优势,从而能在四面楚歌的法网中生存和发展.我们的战略必须是反其道而行之,从破解这种优势倒挂的信息结构入手,逐步构建自己的信息优势,才能全面掌握反黑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黑社会组织的初级形态。组织结构比较紧密 ,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对政府进行渗透 ,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是其组织特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防控 ,一要完善立法 ,依法加强打击 ;二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要严厉打击不法经济 ,提高社会就业率 ;四要建立国内、国际反黑协作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