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包括生产结果上,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上,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在人之间关系上.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并且其对现实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2.
沙光学 《传承》2009,(6):40-4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针对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从政治上解放工人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探讨社会主义劳动异化现象是否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针对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从政治上解放工人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探讨社会主义劳动异化现象是否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都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要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消除产生异化的土壤——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葛星 《传承》2011,(29):22-23,51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出现了劳动的异化,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其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产生了诸多消极后果,如劳动者身心健康堪忧,工作倦怠。当前超越异化劳动,提升劳动者幸福感的举措有: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占GDP比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工会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谢秀华 《前沿》2011,(23):78-81
劳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生产管理方式,使劳动过程和成果反过来支配劳动者,劳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创造性质成为异化的劳动。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变成了生产活动,人的类本质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拥有变成片面的占有。劳动者自我在对象中丧失,导致自身的异化(自我的否定)。消除异化劳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异化,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及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回归劳动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爱 《前沿》2008,23(4):3-5
卢卡奇认为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在: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失去整体性;作为劳动成果的物反过来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甚至法律与国家也物化了。马克思的异化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异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构建具有现象学方法的特征。现象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关注对象的被给予方式和以自由想象变换为本质特征的本质直观。借助现象学方法对异化劳动理论形成过程的再考察发现:马克思所论说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命题的抽象思辨性是由其被给予方式决定的;异化劳动四个规定之间存在着本质必然性和本质可能性两重关系;异化劳动的本质结构由五个方面的规定组成。  相似文献   

9.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具有四重反生态性质:异化劳动造成了劳动产品和有机自然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尺度和自然尺度的异化;致使劳动主体和无机自然的异化;引发了社会关系和自然现实的异化.要想消解劳动异化和自然异化,必须从根源上消灭私有财产,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本质复归.明晰劳动异化是自然异化的原因,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认清异化劳动与自然的根本对立关系,有利于破除资本逻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理念,践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异化劳动将劳动变成了压迫人、剥削人的异己力量,容易导致劳动者精神萎靡、自由意志丧失、生存异化等现象。工匠精神是求真尚美、独具匠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劳动精神,体现了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创造精神、思想情感以及价值理想。新时代,我们应以工匠精神促进劳动者的自由解放以及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统一,它是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符号系统(科学)及以此为原理的操作程序和物化形态的工具(技术)。“劳动主体”是指具有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劳动者,它既泛指一切劳动者,也特指能够自主其劳动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本体,也就是以认知和操作劳动的能力为本体。本文专门探讨科学技术在劳动主体的生成、劳动、本质、判据、价值、异化、自由等范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丽英 《传承》2008,(8):34-3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是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其对于劳动本质的阐述为当今时代劳动者的发展和主体性的体现提供了有益启发。为促进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应充分发挥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是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金荣标 《前沿》2011,(10):67-70
非典型劳动者是以弱化的从属性为其根本特征,它与典型劳动者一起共同构成广义上劳动者,依不同标准可将其分为不同种类。其判断标准是一个要素体系,由本质标准与要素标准构成:以人身、经济或组织从属性为本质标准;以劳动关系构成为其变量标准,包括劳动者、用人者、劳动关系内容(劳动基准)、客体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不仅要重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内容的规定,而且要对他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进行探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三方面——“肉体方面”、“理论方面”和“实践活动”界定人本质的具体内涵,此界定涵盖并且突破了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人本质的研究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现存社会状况的深层次反思,他抓住了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劳动,透过劳动的视角揭示了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并在对劳动的分析中,从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劳动对象方面阐发了人的解放理论。  相似文献   

17.
郭强 《长白学刊》2012,(4):10-14
尽管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对"市民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没有早期著作那样频繁,但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科学分析了市民社会的双重属性——现代性与资本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预测。在他看来,"自由、平等、所有权"的三位一体是市民社会的现代表征,但是在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主导下,自由平等的商品经济关系异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和工人的所有权关系演变为资本同雇用劳动的关系。为此,必须在"联合劳动"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从根本上剥夺资本所有者奴役劳动者的权力,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18.
禹国峰 《前沿》2007,3(9):8-11
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就是异化劳动的社会生产方式说。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就是实现异化劳动自觉扬弃的社会生产方式说,就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劳动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侧重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绩效角度界定的社会本质观。这一社会本质观兼顾了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是两者的动态绩效的统一,为社会主义自觉地走向异化的扬弃提供了运行的张力。因此,单纯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维度,不论是在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关系上,还是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上,均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9.
沈斌 《人民论坛》2011,(12):178-179
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但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到处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民生幸福"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涵着丰富的"民生幸福"思想,且自成体系。深入研究,不难发现至少在四个方面得到强有力的展现,那就是,劳动成为民生幸福的泉源;民生幸福的本质并非表现于单个个体,而是体现为"类";只有在类本质下从事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的前进,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劳动异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异化了,"异化"构成了民生痛苦的外在表现;因而要实现真正的民生幸福,就必然要寻求人类劳动的解放。这对我们今天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