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监督活动不同的力量来源,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本文分析了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的种类、特性及原则,提出要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再以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廉政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在宪法和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如何保障各项检察职权尤其是诉讼监督权的行使方面却有许多缺失甚至空白。反映到实践中,有的监督职权无法行使,有的职权虽然可以行使,但由于缺乏法律手段保障,其实现程序取决于受监督者对监督权及监督机关的尊重程度.使法律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田伟  黄莹 《法制与社会》2013,(35):159-159,161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其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文章从分析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出发,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就应当尊重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二者协调运用,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案监督是人大对司法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之一,是事后监督,程序监督和集体监督,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具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属于人大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监督手段,个案监督体现了建构有效监督体制,制止司法腐败,保障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合理性,个案监督不但不会损害司法的终局性,而且是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行政与法》2002,(10):78-81
行政执法监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行政执法监督虽然很大程度地保障了依法行政,但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这就是: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让人大应有的监督职权归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让司法机关真正担负起监督职责;进一步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威慑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降低群众监督的成本和风险;建立一种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法律监督的政治价值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法律监督的法治价值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的实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严格遵守“诉讼等腰三角型”规则,正是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的基本要求。法律监督的实践价值是对国家权力的法律控制。加大法律监督是体现权力机关意志,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海军 《中外法学》2023,(1):125-142
一般监督为苏联检察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为目的,以垂直领导制为保障,面向多元监督对象和程序性的监督方式。我国在引入一般监督制度之后,对其进行了符合中国法制要求的制度设计,在立法中以具体职权予以表述,并为1954年《宪法》所确认,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运行机制。在中国实践中,一般监督制度效果有限,存在诸多不符合中国法制发展的困境,在1979年被立法所取消,1982年《宪法》对此也进行了宪法确认。此后,中国基于制度价值和功能将一般监督职权配置到多个机关分别行使,对一般监督制度进行了中国重塑,形成了以人大监督为统摄、法律监督为核心、监察监督为重要内容、行政复议机关法制监督为重要补充的现代制度形态,并将其置于整个权力监督体系之下,使其持续发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法院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我国三大诉讼法设置的审判监督以及法院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外部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党的监督、陪审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为纠正法院错误的生效裁判提供了救济渠道,对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实现最终的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行使职权是人大监督应有之义,本文从监督司法权行使角度对人大监督权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大的监督有其积极与有效的一面,但应建立保障司法的独立的基础之上,不提倡实施个案监督,指出人大的监督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0.
刘倩 《法制与社会》2011,(4):158-161
人大的预算监督作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其代表全体国民制约政府财权、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实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在诸多环节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存在被架空、被虚化等问题,这与人大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符。本文旨在从深层次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逐步实现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实权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程巍 《法制与社会》2010,(2):156-156
健全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监督作为外部监督,与内部检务督察在对象、目的上具有共通性,本文从加强检察权的监督制约、确保捡露权正确行使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检务督察内部制约与接受人大外部监督的关系,提出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力争实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促进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保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2.
聂泽灿 《江淮法治》2008,(21):28-28
萧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自去年初选举产生以来,五招并举,不断加强对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尤其注重增强监督实效,对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职权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仅是检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人民司法、维护公平公正的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实践中,依职权开展民事执行监督面临受案范围和效力边界模糊、程序设置个性化不突出、案件线索发现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树立科学系统的监督理念,结合依职权监督特点完善细化相关制度机制,进而规范和加强依职权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玮 《天津检察》2010,(3):38-40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理应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检察机关的主动监督还是公安派出所接受监督均不甚理想。究其根源,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监督机制是监督行为的保障和依据,构建对公安派出所的监督机制需要将监督工作有效、有力的目标与公安派出所工作职责和管理的特殊性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干涉。但是,有人提出“检察机关监督别人,谁来监督检察机关”的质疑。因此,如何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惩恶清腐,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是保障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基础,是实现法律监督的根本。本文将从检察机关目前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民事检察跟进监督工作机制是实现精准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检察监督刚性、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的具体抓手。跟进监督的性质决定其只能由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且监督标准理应更为严格,须坚持法定性与必要性相结合。在完善民事检察跟进监督机制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优化监督办案一体化机制,从立法层面保障监督刚性,并坚持共赢式监督,将积极沟通、督促落实作为前置程序,同时争取外部的支持配合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罗海岩 《政府法制》2011,(29):41-41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软弱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质量,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18.
张兆本 《中国监察》2013,(19):54-54
近几年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通过综合运用调研检查、巡察、实时监督、效能监察等手段,寓监督检查于企业经营发展等中心工作,积极构建监督检查机制,不断整合监督检查资源,逐渐形成监督检查合力,为企业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林国雄 《法制与社会》2010,(34):159-160
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制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加强法律监督,不能削弱。但目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有弱化的趋势,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应完善法律监督的有关立法,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保障监督机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法律监督活力,进一步创新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建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缺陷表现在宪法监督缺乏专门性、连续性、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以及宪法本身缺乏亲和力等诸多因素。为此,应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制定相关宪法监督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宪法监督保障体制与违宪制裁措施,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制定与现有国情相适应的违宪审查制度,以完善中国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