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关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路径陷入困境之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均对其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路径进行了改革。印度食物权公益诉讼借助最高司法机构的释法功能,扩张食物权的外延,使之与国内宪法对接,同时唤醒印度普通公众对气候变化与食物危机之间关联性的认识。法院判决的强制执行力对怠于履行食物权义务的政府施加压力,敦促印度政府构建基于食物权的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路径。巴西则通过社会组织向政府传递普通民众对食物权的合理诉求,促使政府改变气候变化应对的消极态度。我国可以合理地借鉴印度、巴西的法律实践的有益经验,构建基于食物权的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  刘最跃 《时代法学》2006,4(2):68-74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的实施。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国际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战略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应当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法律要求,健全和完善气候变化立法以进一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决定了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必须集合各领域的通力合作的,法律应对机制是必不可少。以往,我们常常将关注点放在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领域的基本问题研究上,而未真正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进行认真剖析,找出其目前和未来发展阶段的不足之处;更没有在国际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做出完整的法律构架,实现国际法的国内法转化,使气候变化的应对能真正落到实处,毕竟《京都议定书》的实现需要各国知之践行;尽管有必要强调共同但区别原则,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必要提升“道义责任理念”,从自身内部法律实践做起,为温室气体的减排落实真正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对中国来说有策略意义和效仿意义。美国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在三个阶段表现很不相同。从美国法律与政策的主体来区分,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同。美国联邦政府在布什政府倡导下,相关政策具有几大特色,而且专门法律正在迅速变化和突破中;美国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法律创新工具丰富,区域合作活跃;企业自设减排目标,个人也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诉讼。  相似文献   

5.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日本在应对这一问题时起步较早,已经初步形成法律机制,而我国还停留在国际政治博弈层面,尚未列入立法议事日程。本文指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我国应该着手研究相应法律对策并考虑制定相关法律,研究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机制对我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杨兴 《河北法学》2004,22(5):28-32
价值理念贯穿于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 ,并对法律运行起着相应的指导作用。气候变化的国际立法活动 ,也必然受到相关价值理念的指导。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应当执著地追求秩序价值。而要真正实现秩序价值 ,就必须及早将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所向往和追求的秩序价值外化为具体的、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措施、手段和行动  相似文献   

7.
黄祥 《法制与社会》2013,(33):168-169
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其中重要的表现是欧盟及其成因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各成员国在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并且与欧盟层面的气候变化政策形成了补充、落实以及微调等多种关系。本文通过英法德三国的气候政策比较,对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迅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中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构建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首要任务是明确其内部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杜涛 《北方法学》2013,7(5):117-123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与此相应,气候变化诉讼案件在世界各国法院大量涌现。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气候变化诉讼都面临一个法律障碍:法院是否有权进行裁决。这取决于各个国家是否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为法律问题。在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从产生之日起就面临所谓的"政治理论问题"的困扰。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政治性的问题或者那些被宪法和法律授予行政部门负责的问题,决不能由本法院来处理。气候问题是不是政治问题,引起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法院的判决在双方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随着跨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增加,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应该及早在法律上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各国通过国内立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应当成为我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作为典型的全球环境问题,生态补偿能够而且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气候变化生态补偿在理论基础和制度机理等方面与一般生态补偿都完全相同,但在目的、时空尺度以及主体范围等方面也存在特殊性,并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补偿的范围、主体、内容、强制程度以及依据等多元路径构建全面的补偿体系并开展相关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及其立法跟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和统一,存在着诸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系立法效力等级不高、碳排放权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主体的合法性问题、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不公平、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制不畅等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促进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必需跟进的立法包括:对《宪法》中"资源"概念进行立法解释;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制定配套行政法规、规章,如《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与分配条例》、《碳排放配额拍卖规定》、《国家碳市场交易机构管理办法》等等。  相似文献   

13.
欧盟建立航空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为虽然引起广泛争议,但该行为的实施有其完善的区域法律及欧盟成员国的国内法基础。鉴于航空活动的特殊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应发挥其协调作用,推动航空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多边谈判,通过制定多边协议,既能统一管理航空活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又能同时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切实落实"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气候变化减缓国际法律合作的同时,气候变化适应问题逐步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各地区的政策与法律关注。在分析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其在欧盟政策与法律中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对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环境法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看到环境法原则为气候变化适应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并具有目标、机制和方法的指导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政策是欧盟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严厉激进的环境政策,尤其是在碳排放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提高了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欧中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碳排放问题)上的互动,将会给欧中双方以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健 《法制与社会》2014,(12):30-31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对林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保护措施和行动,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但我国林业发展道路曲折,法制建设滞后,森林法作为调整林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法,已远不能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本文在探讨了森林法应对气候变化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围绕气候减缓和适应而修改和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常纪文 《法学杂志》2015,36(2):11-18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立法起草工作。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因而不能离开公众的科学、全面的参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条文设计,首先需要给公众下一个定义,或者界定公众参与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可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环节、程序,规定公众参与的保障措施。其中,公众是否有权参与市场交易和提起公益诉讼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议稿立足于中国的立法实际和《环境保护法》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问题,并设计了相关的条文。  相似文献   

18.
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丁  潘方方 《法学杂志》2012,33(9):103-10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所创设的碳交易在形式上为碳排放量交易,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为碳排放权。科斯的环境产权理论要求我们应对环境容量资源进行产权界定。从法律视角考察的碳排放权一方面具有环境权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财产权的属性。碳排放权的这两种属性在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那力  杨楠 《法治研究》2010,42(6):46-51
气候变化引发的安全威胁是国际社会必须正视和应对的大问题。应对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国际法形式。本文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两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问题,阐述在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领域应如何全面、及时、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安全威胁,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各国的共识与博弈。  相似文献   

20.
曹明德 《中国法学》2023,(5):128-148
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需要从政策表达转译为法律规范。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特征、双碳法律体系的系统性特征、我国社会治理改革积累的经验,以及社会系统论自身的方法论优势,决定了社会系统论是考察、形塑双碳法律体系的最佳理论工具。在社会系统论的视角下,我国既有的气候变化法制体系存在一定缺陷: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法缺位、双碳法律体系碎片化和不均衡,专项立法低碳化程度不足,以及政治和法律两种系统之间的结构耦合存在异化;规制工具上未充分实现管制控制规制与多元主体自我组织规制的协同;气候公正转型与能源正义在立法中整体表现不足。为了完善双碳法律体系,不仅应当遵循社会系统论的双重转译逻辑,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及时制定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法,还应当以重点领域为抓手有序健全双碳目标相关单行法律,尤其是气候公正转型补偿法律制度。同时,还应当注重促进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的良性结构耦合,并充分尊重双碳法律体系的功能有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