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问:编辑同志,您好。近些年,"人肉搜索"事件越来越多,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请问,西方国家有没有类似事件?他们允许"人肉搜索"吗?安徽读者:李建李建同志:您好!正如您信中所说,"人肉搜索"由于海量网友的参与,在搜寻和提供信息、线索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威力,它的"智能性"也远非机器技术等手段可以比拟。"人肉搜索"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网络对社会生活进行有力的道德规范、舆论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肉搜索”风行于网络,已蔚然成一项运动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目前,学界与社会在人肉搜索问题上的争歧主要集中在法律与伦理道德方面。但由于针对人肉搜索的立法完全滞后,  相似文献   

3.
王磊 《实事求是》2014,(3):79-81
我国网络用户众多,随着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大量的个人信息记载于网络。这一方面对政府加强网络管理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大量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出现、以及"人肉搜索"盛行,正表明公民越来越被"透明",越来越难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与此同时,我国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公民维权意识薄弱,现实中又无相应的执法机关专职负责监管。个人信息对公民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其保护一方面需要国家法律的规范,另一方面也需要公民自己的积极监督和主动维权。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索"将逐步纳入到法治框架内,让其在妥善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又能发挥积极作用。曾几何时,"人肉搜索"风靡网络世界,大有傲视群雄、指哪儿灭哪儿的架势,由此也导致了社会各方对此褒贬不一的态度:支持者认为,"人肉搜索"能够很好地揭露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是制止不良行为的利器;而反对者认为,"人肉搜索"处于法律模糊边缘,严重侵犯个人隐私。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5.
杨佳华 《世纪桥》2011,(17):62-63
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对维护人类尊严和自由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隐私权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加,对隐私权进行法律保护势在必行。美国作为隐私权的发源地,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隐私权法律制度,为世界范围内的隐私权法律保护树立了典范。我国的隐私权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选择从历史的角度研究隐私权,通过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和判例分析的方法,试图梳理和分析美国隐私权的发展历史,总结出对我国确立和发展隐私权法律制度过程有益的并可借鉴的经验,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隐私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重重,备受社会关注.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据收集和算法,广泛而深入地掌握着海量数据,存在着泄露和不当利用的极大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管控、开发、应用、监管面临诸多法律困境.目前,应当重新定义隐私权范围、加强隐私权保护执法、加强技术监管、构建行业自律机制、提高公民隐私权保护意识,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隐私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彩霞  周罡 《学习月刊》2010,(14):85-86
从2006的“虐猫女”、“铜须门”事件,到后来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似乎已越来越多地同网络暴力划上了等号。因此,在刑法因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欲将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之时.有人指出“人肉搜索”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17日,一段视频在网上被疯转,一名坐着沃尔沃车的女士,指着"的哥"骂其是"下等人",这段视频引发了一轮强大的人肉搜索。可是被"深挖"的并非是骂人者,而是开车的白女士和车主白先生。白先生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视频被大量转发后不到一个小时便收到了陌生人的骚扰电话。"下等人"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状况和价值观的思考,随之而来的人肉搜索,则暴露出人们对信息保护、隐私保护等侵权法律概念的漠视。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成都女司机变道别车被打事件后,女司机成为被"人肉"的对象,违章、开房记录等大量个人信息曝光;庆安县副县长慰问击毙乘客民警后,副县长等多人被网友"人肉搜索";棒打流浪狗的乌鲁木齐王先生也遭到网友"人肉搜索",他的家庭地址、手机号、QQ号、车牌号等信息被公布在网上。别人的信息哪些能搜,哪些不能搜?法律对于"人肉搜索"进行了哪些规定?"人肉"他人是否违法一时又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人肉"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0.
隐私权是人格权发展到一定程序后才随之出现的,当人类对人的保护还谈不上的时候,隐私权是处在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只有当法制文明、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之后才出现了隐私权和保护隐私权的立法。因此,一个国家对公民隐私权的承认和保护的现状,不仅是这个国家法律制度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亦是该国文明程度发展的重要象征。 一、隐私和隐私权的基本涵义 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涵义,国际法律界(包括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有几十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我国法律界比较一致的理解是:隐私是指自然人私生活领域中不为他人所知并与公众利益无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反腐体现了言论自由并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官员隐私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已获得普遍认同并在国际上逐渐成为或已经成为一种宪法性权利。两者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权利,存在着天然的冲突和矛盾。需要从明确官员隐私权范围、加强立法保护和增强公民权利保护意识三个层面加强对官员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子文 《党建文汇》2001,(1):45-45
隐私权是我国法律规定要予以保护的一种公民权利。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法制裁。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对人格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品格,我国立法对其采取的间接保护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隐私权的保护应采取直接保护的方式。同时由于和知情权的冲突,隐私权的保护必须受到合理限制。在各种人格权中,隐私权出现较晚。一般认为,1890年美国法学家法沃伦和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论隐私权》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而隐私权在法律上的确立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发展,个人的隐私权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胡进 《世纪桥》2010,(19):48-49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而隐私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刚刚颁布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民事权益的一种,但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公民隐私权的最大隐患往往来自国家公权力对私权的干扰和介入。本文主要从公权与私权的对抗入手,通过分析隐私权的来龙去脉,从而从法治角度正视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提出为了秩序和正义的实现有必要对自由进行限制时,必须严格限定条件、范围和程度,将公共利益的实现限定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切不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为权力的滥用提供借口。这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以及律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将公权力行使程序架构在惩罚犯罪、人权保障的和谐天平上。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3月 14日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四修正案 ,把人权概念引入宪法 ,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对人权高度重视的现代社会里 ,隐私权作为公民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愈发凸现其独立的价值意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因此 ,探讨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有其现实必要性。一 隐私权的概念1890年 ,美国学者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论隐私权》一文 ,首次提出了隐…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社区互动搜索方式,这种新的搜索现象本质上是社会荣辱是非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折射。当然,“人肉搜索”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正义面”及其道德批判力,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制度和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人肉搜索”的过程,以避免“人肉搜索”演化成“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9,(8)
<正>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步伐加快,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企业公民权益保护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满洲里市司法局按照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关于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要求,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加强涉外律师人才培养,为中俄两国公民和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艾滋病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华 《理论学刊》2004,(10):97-99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权的一种 ,艾滋病人作为自然人 ,其隐私权理所当然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但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隐私权绝对优于其他一切权利。由于艾滋病存在着可能危及他人生命权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 ,艾滋病人的那些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的私人信息理应为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所知悉 ,这就产生了个人知情权与艾滋病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利益平衡的原则实现双方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隐私权不同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应该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1.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人肉搜索是有别于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机器搜索的搜索信息方式。它是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更加强调搜索过程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信息搜索方式,一方面弥补了原有的单向性搜索方式的缺陷,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借助这种搜索方式窥探、泄露他人隐私的过激现象。所以,对于人肉搜索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才属于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2.网络谣言行为。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