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最高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最高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遵义会议是转折点.但遵义会议并非传统说法那样"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因为此时的毛泽东远没有担当起军事决策者的角色.直到遵义会议后七个月,193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才正式决定,由毛泽东取代周恩来分工负责军事工作.从此,毛泽东最高军事领导地位有了组织上的依据,他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孔德生 《世纪桥》2008,(21):22-25
毛泽东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名副其实的创立者与稳固核心。理由有三:其一,1935年遵义会议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起点,毛泽东对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最后成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无可争议的创立者;其二,毛泽东具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等五大特点,这些独有的优势使他在遵义会议上脱颖而出,事实上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其三,从1935年遵义会议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间尽管存在过"洛毛体制"和来自党内的严峻挑战,但毛泽东始终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赢得绝大多数同志的支持,实际上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会议的结局却有点出乎人们预料,毛泽东既没有担任最高军事指挥者,也没有取代博古成为党中央总负责。  相似文献   

4.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赢得绝大多数同志的支持,实际上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会议的结局却有点出乎人们预料,毛泽东既没有担任最高军事指挥者,也没有取代博古成为党中央总负责。  相似文献   

5.
关于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义会议只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开始,在遵义会议及会议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领导地住并不完全稳固;遵义会议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并不是主要负责人,还不能起核心领导作用;从当时的客观实际看,也很难实现对全党全军的领导;在遵义会议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从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对全党全军全方位的领导。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前,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上,作长篇发言陈述正确主张,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力促组建成熟的党中央和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中共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论张闻天在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此后在沙窝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被确定为党中央军事负责人;1936年12月7日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正式成为全党最高军事领导人。1938年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成为全党的实际负责人。在这一过程中,张闻天作为党中央的负总责者,竭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指挥和政治主张,与毛泽东一起反对王明的右倾路线,维护党的正确路线和党的团结,为确立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会后不久,选举张闻天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是,张闻天为什么如此评价遵义会议呢?这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真相呢?  相似文献   

10.
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但是,在贯彻和运用遵义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在领导各路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取得长征胜利的英勇斗争中,在克服"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分裂主义挑战、维护全党与全军团结统一的过程中,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艰辛探索中,在完成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并最终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是这段历史亲历者的共识,也是基本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情缘。毛泽东最先提议"搞个扩大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2.
红军在贵州     
正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伟大的转折,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敌人,传播了革命真理,播撒下革命火种。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张闻天在遵义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决议得到了实际落实。  相似文献   

13.
关于遵义会议研究两个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史界对于遵义会议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有些问题还值得讨论。本文拟就遵义会议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形成及“遵义会议决议”两个问题再做些探讨。一、关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集体中核心地位的形成众所周知,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就在于它实现了由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党中央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转变。但是,历史的实际进程是纷繁复杂的,这种转变不是以遵义会议为分界点嘎然完成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①这里所…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历史地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遵义会议历史地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倾向性观点认为 :遵义会议结束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长期统治 ,迅速打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是毛泽东领导地位在全党和全军逐渐得到认可的开端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开始根本性转折 ;遵义会议摆脱了外国经验的束缚 ,是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遵义会议关于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的决议既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一种斗争策略 ,又存在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同时 ,我认为 ,研究遵义会议历史地位还需要着重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遵义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认识的关系、遵义会议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纪念馆大门门楣上的大匾“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大字,一望而知,是毛泽东的手迹。然而,毛泽东为什么在全国众多的革命遗址中,专门仅给遵义会议会址题字?关于他题写的经过情况,知道的人就更不多了。 在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是他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建国后,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在党的各种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后,军事路线、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挥由秦邦宪、李德所包办,造成了红军作战的屡屡失利。在遵义会议上,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撤销。遵义会议以后,虽然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回到了红军领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苦撑危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积极筹备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上极力推举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会后,又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沈友军 《广东党史》2013,(10):46-49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产生与更替都是由共产国际指导和决定的,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是如此。长征途中,党中央同共产国际的联系暂时断绝。遵义会议实质上罢免了博古的最高领导权,并选出了新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这次领袖更替是中共独立自主进行的,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更替方式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在人民军队统帅地位的确立几乎经历了整个红军时期。在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帅这一过程中,周恩来作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毛泽东的支持与配合,关系重大。长征开始后他积极让毛泽东参与对红军的决策领导工作,在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在新三人团中充分发挥毛泽东的作用,后又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甘当毛泽东的助手。正是周恩来顾全大局,以宽广博大的政治胸怀,确保遵义会议后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对全军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1969年毛泽东在党的九大召开期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张闻天时曾经指出:张闻天在遵义会议是和我合作的;遵义会议后也是好事做得多;还说,王明回国后他没有站在王明一边,是站在我一边的。笔者在编辑《张闻天文集》过程中,涉足到这方面的许多资料,深感毛泽东所说的张闻天在这一时期同他的合作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是实事求是的。值此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笔者在此谨举一些重要史实,对毛泽东与张闻天在1935至1938年若干重大事件中的合作(以下简称毛张合作)及其作用加以论述。一、毛张在遵义会议上的合作有力地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党的历史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