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也为学术界视为理所当然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均等化"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存在问题,致使相关文件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论述不够精当。而且,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不能实现正义,在实际操作上也不可能达到均等(大体均等)这样的目标,甚至,反而会加剧不均等。因此,基本公共服务重视的不该是"均等",而是"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作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区域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施政方针。结合广东的实际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广东全面协调发展的最大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现实选择。广东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制度的安排问题。广东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制度基础、实现机制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导致地区间财政保障能力的差异,进而导致各地政府在提供诸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交通、城市公用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上存在不平衡,不同区域间的居民享受着不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等要求,为实现事权与财权匹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法理层面来看,缺少一部用以调整和规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事宜的专项法律法规,成为导致当前国内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个人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法制根源。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已经成为我国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法制保障。为此,明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理基础、廓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立法模式、厘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内容,已然成为我国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体系的三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6.
"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二五期间公共文体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引入变异系数作为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具,通过对济南市基本公共文体服务的实证研究,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区县间、城乡间三个层面来评价均等化状况,并进一步揭示济南市基本公共文体服务供给的不均等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措施:提高市县财政对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筹资水平;加大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乡村文体基础设施发展;积极开展城乡重大公共文化体育拓展服务工程;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存在不均等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是政府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做出的执政理念的变革。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导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失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正和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针对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它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对全体社会公众的生存、发展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均等化、公共事业性服务均等化、公益基础性服务均等化、公共安全性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突出问题是歧视性供给,必须在法制化、主体广泛性、优惠合理、现实性、收益均等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乐山市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失衡、供给区域失衡的问题。为此,应以创新为动力,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以协调为标尺,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绿色为方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生态宜居"发展;以开放为手段,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共享为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际间公共服务存在差距,山东省与全国情况类似,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各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基于山东省17地市公共服务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考察了2001—2009年间各市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水平的差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且在城乡间、地区间和社会阶层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为此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健全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并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经济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基本前提、价值考量和利益追求等方面高度契合,它因此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制度选择。在经济法的众多制度中,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制度、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分别从主体层面和宏观调控角度为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浅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条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转变,使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15.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但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而且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凸显。因此,既要着力扩大公共服务,又要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北欧国家是全球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好的区域,其基本经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法律法规、政府职责明晰。北欧模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是立足国情、尊重现实,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系统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公共服务,国外的研究成果纷呈,主要体现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供给机制创新做图景式描述.国内学者对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原因的探讨内容十分丰富,但很少有学者从国家政策(宏观)、地方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观)、公民对于非均衡供给的认知和诉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某个区域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从中分析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到均等公共服务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均等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度绩效即社会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使用2006~2015年29省的面板数据,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绩效最好,城乡基本公共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制度绩效缓慢上升,而城乡基本公共设施均等化制度绩效却逐年下滑。要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绩效,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理念、制度体系、推进机制与支撑保障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财政保障机制与模式创新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增速下滑将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带来挑战。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存在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性问题,区域、城乡、人群保障不均,财政投入效率不高。本文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浦东新区的实证分析,建议通过明确和细化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和项目,鼓励政府保障向政府购买转变,分类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财政分担机制,培育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供给主体等方式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与模式探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增加,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仍然严重,需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体系,调整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均衡和多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