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批评语言和接受视野中逐渐被简化、定型化为女性写作、女性性经验和欲望写作,其后果是固化了20世纪90年代处在生成阶段的身体、身体写作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身体写作的整体性景观;割断了个体化身体写作与文学批评中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批评话语之间的精神联系。我们要对市场选择机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对女性被等同于身体、女性的性经验被等同于性经验话语的生产机制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逐渐成为国内文学评论与研究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且更多地与女性作家、女性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相比而言,从读者的角度对“女性身体写作”现象予以关照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本文以“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看女性身体写作及相关文化现象”课题调查结果为基础,试图展示当代大学生读者对“女性身体写作”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现代女性写作历经“家庭突围”、“权职突围”、“身体突围”三种相互承接、不断超越的境界,这种过程推进了中国女性逐步走出男权话语遮蔽、把握其独特历史主体地位的发展,并彰显出女性在新感知方式下自由写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女性的身体问题,已成了这个物质繁荣的时代里一个目不暇接的现象。无论是婚后的女人不拒绝一夜性,婚外有固定的情人,还是女人们寻找在多个性伴侣之中的乐趣,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探讨着身体享乐功能无限大的可能性。而敏感的问题在于:当女性在享受身体快乐的时候,心灵与身体那种刺目的割裂,是不能以身体享乐的理由和“都市时尚”的名义来加以粉饰的。当女人们寻找身体与心灵上真正的和谐之时,也许需要警惕的正是身体享乐主义。 就此问题,本刊特别走访了一些女性,记录了她们曾经的故事与彷徨的内心,并邀著名女性文学研究专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荒林教授做了点评。期盼能与广大女性读者分享体会,探寻真实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丁玲前期的生活和写作,并由此探讨“五四”以来女性寻求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突破和面临的困境。丁玲独自离家赴异地求学,并以种种实际行动表明了同封建父权制的彻底决裂,从而初步确立了现代女性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在此基础上,丁玲的写作本身既打破了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沉默”历史、公开展示了女性隐秘的身体欲望,因而极具颠覆意义和革命力量;同时又因为日记体的特殊体例而重新被置于私人话语的圈子里,削弱了其公共权力和合法性,并且再次把女性作为有待窥视的秘密加以性别化———这构成了丁玲创作的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7.
田颖  韦琴红 《求索》2012,(3):208-210
女性主义批评涵盖了女性主义阅读、女性主义书写和女性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其中女性主义书写是女性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父权社会的有效途径,进而重写了历史。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书写的演变历程。从双性同体到女性主义批评,再到身体写作,女性主义书写的实质是解构与重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颜琳 《求索》2008,(4):171-173
1990年代,以林白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其自觉的个人化写作,来彰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她们以其极端性、尖锐性和革命性的女性意识来强调曾被忽略了的“角色差异”和“性别差异”。随后这种个人化写作逐渐走向社会化,为女性文学书写又拓展了新的空间。文章试图对林白个人化写作新走向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这种转变背后存在的独特价值,并以此来探讨中国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搞好党的建设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不外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见者不出面,而用书面写上批评性意见经他人转交给接受意见者,这种批评形式被称作“背靠背”式;另一种是有意见者在会上当着接受意见者的面提出批评性意见,这种批评形式被称作“面对面”式。无论是“背靠背”式还是“面对面”式提意见,都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接受广大群众批评监督的最好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和平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借助于"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女性写作的如火如荼之势,女性文学研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叙事"、"自传体书写""、女性新历史小说"、"亲历性表达"等女性写作,成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批评语汇。尽管其间也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惹来众多非议性话题,但正因为争议多多,才使得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处于引领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中。  相似文献   

11.
身体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在知识分子的话语中往往是缺席的,因而缺乏一种身体视角。但是,建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身体视角又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无法从流动不居的符号化身体返回到肉身存在。因此,问题的意义就在于依循身体回到当下性、处身性,从而赋予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以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继“新生代”和“70后”而起的“80后”写作带给文坛的新质素不是传统文本意义上的,他们在消费主义的道路上比前辈们走得更远。“80后”写作的意义在于为当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中的当代大众消费文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费性写作。  相似文献   

13.
南琛,网络作家。写下这个标题,我突然不知道怎么下笔了。现实中我见过的成功女性并不多,或者说,没有。新世纪似乎会是一个阴盛阳衰的世纪,现在已经出现一种独特的称谓:美女作家,其意义绝不在于一个普通女子写了美文,也不在于一个美丽女人写了小说,而在于一种全方位的暧昧。美女是撩人心魂的,而作家理应是冷静思考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继“新生代”和“70后”而起的“80后”写作带给文坛的新质素不是传统文本意义上的,他们在消费主义的道路上比前辈们走得更远。“80后”写作的意义在于为当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中的当代大众消费文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费性写作。  相似文献   

15.
陈靖怡 《前沿》2013,(2):114-116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既是“女性的”,又是“生态的”,是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生态危机催生的结果,也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自身发展的的内在需求,而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也为她们走向联合提供了可能.生态女性主义反对强加于女性和自然身上的任何压迫,希望实现男性、女性、自然的整体和谐,希望为解放女性、拯救自然和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旅行的视角看身体写作在中国的旅行,主要考察身体写作进入中国后其概念的浮动、窄化与泛化,认为,中国个人化写作、私人叙事中的"身体写作"不单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中国社会身体、身体问题浮出地表的症候,最后,对身体写作在中国旅行的遭际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三大基本功——能说、会写、肯干.其中“会写”是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它是连接“说”与“干”的纽带,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最后的结晶。政研文章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最终成果的形成与质量的高低。然而,一些政工人员不太注重政研文章的写作,片面认为政研文章就是“枯燥晦涩,千篇一面”,因而写出来的政研文章自然缺乏独到性和生动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蒋继华 《前沿》2010,(24):174-177
欲望叙述是当代中国文学叙事的重要内容。身体在女性写作中不仅被作为话语的对象来建构,而且其自身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也日益丰富。当代女性文本关于身体叙事的方式、身体经验的表达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王安忆、陈染、卫慧等女性文本中,身体意象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身体意象在当代女性文本中的流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9.
冀艳 《前沿》2007,(12):239-241
纵观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和当代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困境。在商业文化的蛊惑下,文学创作使"身体写作"走向了低级趣味;一些女性作家们把视野集中在女人的天地中,沉溺于女人的世界里。因此女性文学应该摆脱商业文化的蛊惑,使身体写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两性和谐的眼光看待男性,关注农村女性,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20.
图书推介     
正《身体·性别·欲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杨秀芝、田美丽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该书对身体女性欲望、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女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未来女性身体叙事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其研究对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的叙事文本,主要关注女性身体在当代文学中被叙述的情况,关注那些描绘女性身体,把它嵌合在叙述之中从而使它体现某些意义的小说创作,对女性身体在文化场域乃至现实生活中的处境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女性身体写作伦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