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北非动荡不仅对中东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的冲击,而且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局也构成潜在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由于确实存在诸多有可能引发动荡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局部,即某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或许难免,但总体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即便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生动乱,在性质上亦有别于北非国家,更不会像北非地区那样产生扩散效应,覆盖整个次区域,原因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民族结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特别是政治改革和政治治理等方面均与包括北非在内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不失为非洲政局之常态。  相似文献   

2.
2002年拉美的政治形势和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拉美政局比上年更为动荡 ,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重新崛起。这一年 ,拉美对外关系十分活跃。2 0 0 2年拉美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一 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基本稳定 ,但南美洲一些国家政局更加动荡。2 0 0 2年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相对稳定 ,但南美洲不少国家的政局比过去更加动荡。南美洲动荡的形势已从安第斯国家扩展到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南锥体国家。阿根廷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爆发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在半个月内 ,先后出现 5位总统。2 0 0 2年元旦阿根廷议会推选杜阿尔德为代总统。杜阿尔德执政以来 ,为克…  相似文献   

3.
舒运国 《亚非纵横》2012,(2):29-37,43,60,62
2011年,北非国家和少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遭遇了政局动荡、欧债危机冲击以及自然灾害的肆虐。面对这些负面因素,非洲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坚定执行“联合自强、自主发展”的战略,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南南合作也得到加强。在非洲国家的努力下,非洲大陆经济在动荡中前进,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地区形势呈稳定与非稳定双重因素并存且大体均等的特点,虽动荡不断,但演变为地区性动荡和整体性失控局面的可能性不大。政治上,该地区总体保持稳定,个别国家动荡;经济上,发展势头强劲,地区整合加速;外交上,大国角逐加剧,东盟巧施平衡;非传统安全上,挑战增多,合作加强;对华关系上,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迅速提升。未来将以“求稳定、谋发展、迎变革、搞平衡、促整合”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国家政局多变,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这些国家局势动荡,既有本国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对中国构成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的策略妥善应对周边不稳定,为自身长远的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团”派政府苏霍茨卡内阁的倒台反映出波兰政局的动荡。从对造成这种动荡的诸因素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向“多党制议会民主”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波兰政局的动荡是中欧、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转轨方面的这一共同特点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7.
西亚北非动荡因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及地区部分国家政权重建将出现长期化趋势.阿拉伯国家向何处去,成为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本地区国家关系更加复杂,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推出以“价值观外交”为核心、以“新干涉主义”为手段的新中东政策,旨在维护对中东的主导权,并为其战略重心东移扫清障碍.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政策,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局出现程度不同的动荡,引起了世人的忧虑与思考。本文就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的政局以及该地区一些国家政局变化及其启示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东巨变是新时期地区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应内外形势变化做出的一种应激性、被动式抗争,属于伊斯兰复兴运动范畴。囿于综合发展现状,中东将经历长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分裂、国家转型,民主化也必然体现程度不同的伊斯兰特征。叙利亚成为当前中东巨变"暴风眼",相关势力于此博弈角逐,体现出背后复杂的地缘战略争夺,西亚北非地区动荡进入新阶段。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并不断扩散,中东陷入更深漩涡,地区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中的地缘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半年来 ,不少国家发生政局动荡 ,连一向稳定的东南亚部分国家也未能幸免 ,一条从斐济经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危机弧”在太平洋上形成。危机的表现形式从军事政变、人质危机到教派冲突不一而足。在东南亚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菲律宾已持续近五个月的人质危机以及印尼发生的地区性骚乱。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 ,这么多国家出现政局动荡看起来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是偶然中隐含着必然 ,稍加观察不难发现 ,以上所涉及的国家基本上属于岛屿国家 ,且都存在着较深的民族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对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分析 ,…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泰国政局持续动荡,街头抗议不断,数次引发流血事件,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泰国政局动荡在形式上是"黄衫军"和"红衫军"轮番上阵发起抗议导致政府频繁更迭,实质上是泰国新旧两大势力为重组政府、重新分配经济利益、争夺国家领导权的斗争,显示了泰国社会城乡差异、贫富悬殊、南北分裂的巨大矛盾,反映了泰国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从国家干预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困境"。泰国的政局僵持短期内将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开始东盟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开始减慢,进入1997年,经济状况仍然没有好转,到了年中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外汇市场剧烈动荡。尽管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措施,打击货币投机商,维护本国货币的稳定,但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最终演变成地区性的经济动荡和衰退。东盟国家经济的急剧动荡东盟国家的经济动荡始于泰国年中的金融危机。近十年持续保持年均增长8%以上的泰国经济,实际上孕育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相对下降等诸多问题。从1992年开始,货币政策失当,取消了延用几十年的保护资本市场的管制,对外国资…  相似文献   

13.
北非国家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具有十分相似的单一经济结构,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次北非的动荡,对于非洲国家是个警示。非洲国家吸取教训,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第一,对于单一经济结构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摆脱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的要求更加强烈;第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速;第三。加强南南合作,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第四,吸取北非动荡的教训,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拉美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因恐怖活动、缉毒斗争、军事政变及国家间矛盾导致的冲突与危机有加剧之势.  相似文献   

15.
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1994年下半年以来,非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90年代初,非洲国家爆发自独立以来最为激烈的社会、政治动荡逐渐过去。这场遍及全非洲的大动荡起因于受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巨大冲击。加之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非洲失去了过去是东西方争夺重点的地位,遭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冷漠,被称为"边缘化"。随着外来"援助"的急剧减少,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依附型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乘机以"援助"为诱饵,迫使这些国家推行西方的"多党民主制"。其结  相似文献   

16.
苏哈托下台原因与印尼局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严重的经济危机诱发的印尼局势动荡,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这场动荡虽然因苏哈托被迫下台而稍有缓和,但造成局势动荡的经济、政治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新总统哈比比面临的改革任务非常艰巨,要消除造成局势动荡的种种病疾绝非易事。一去年七月,严重的金融危机在泰国开始,并迅速蔓延至东南亚乃至东亚多个国家。危机爆发以来,东亚地区已有几十家银行倒闭,数以千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破产,大批工人失业,股市狂泄,物价飞涨,人民大众苦不堪言。受这场危机冲击较严重的泰国、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等国在经过一阵恐慌、…  相似文献   

17.
一、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东南亚金融业的影响 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2008年东盟各主要国家的金融业首当其冲,股市、汇市急剧下挫.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 2月 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召开“2 0 0 2年拉美形势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联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改革杂志社、拉美所等单位的 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分别就2 0 0 2年拉美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以及拉美对外关系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 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个别国家出现动荡。1 .对政治形势的分析。学者们普遍认为 ,拉美大多数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 ,2 0 0 2年举行总统大选的玻利维亚、巴西等国的政局波澜不惊 ,但南美洲一些国家的政治形势出现动荡和…  相似文献   

19.
非洲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政局不稳,权力更迭,兵荒马乱。追溯历史,造成非洲动荡,既有非洲自身的责任,也有历史的原因。在政治上,当非洲各国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民族独立后,一些国家因照抄苏联的集权计划经济模式而一波三折,八、九十年代非洲大陆开始走向民主,但由于某些军事独裁者和政治野心家蓄意破坏,挑起争端,以至冲突四起,民不聊生。现在,由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干预和帮助,一些长期困扰非洲的民族冲突、政治动荡等问题,或者已经解决,或者正在降温。其实,非洲有58个国家和地区,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冲突的非洲国家只是少数。无…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中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趋于活跃:趁中亚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加紧向政坛渗透;利用中亚地区新一轮伊斯兰化思潮加大极端思想宣传;完善组织体系和实施新的暴力恐怖活动。中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的活跃将对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地区间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