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意识生成的社会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丽涛 《前沿》2010,(13):108-112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等的理性认识,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确立和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生成必须具备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为其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化为公民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结构基础,民主政治为其生成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其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等的理性认知。它是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公民的显著标志,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是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4,(4):63-63
姚劲松在《江淮论坛》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4.
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正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主要呈现为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新视野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民权利保障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公民权利被侵犯而得不到保障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逐年上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公民权利意识薄弱、忽视公民个人权利和公民权利保障机制体制的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重构社会稳定观、强化公民权利意识、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和加强公民权利保障的体制机制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概念是从西方市民社会概念演化而来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代含义的公民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位.公民社会是显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民主社会,是强调公民参与和公民责任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民身份是政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历史悠久的概念,它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使用公民身份来为自己的政策主张提供辩护。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延伸至乡村的终端,它是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纽带。当前,我国基层政权出现了弱化现象,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构成威胁,产生了合法性危机。产生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公民身份意识的缺失,本文主要是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浅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权利缺损原因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与我国的其他公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认可的各种权利。由于宪法规范相当简约、抽象,公民实际能否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往往取决于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甚至是一些地方性法规的具体规定。在二元社会条件下,农民工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公民权利的保障首先以法律的确认为前提,但公民权利的实现则有赖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从世界各国发展进程来看,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每一个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都存在一定的差序格局。从法理上讲,这正是当前我国农民工权利缺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的公民理论是在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中产生的,但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观作为古典的公民理论,无论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还是对现代流行的公民、宪政理论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概念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否认所有自然人为公民,尤其是奴隶,而且强调依附城邦的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另外,他还提出了明确的公民权利学说,其中掺杂着现代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 《人民政坛》2008,(8):43-43
答: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作为一种现代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