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的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我国各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上林县县域经济作为论述的范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上林县域经济状况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林县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基础,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见拉大,这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从调整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战略入手,进而实施对外开放模式的替换,是我们避免陷入困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之路,因而也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都在发展。一体化要求各国各地区必须把自己的经济融入世界整体之中.才能跟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集团化则要求各国各地区必须把自己的经济首先融入相邻的区域经济集团之中.才能通过集团内部的联合协作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云南面临着两个地区经济组织,一个是东盟.一个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这些集团都力图首…  相似文献   

5.
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差异的影响,我国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缩短各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施政目标。在短期内无法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情况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环境相差甚大,因而不同地区的投人产出效果也不尽相同。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曾实施过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两种战略。从这两种战略的实际运行效果看,无论是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都没有也不可能很好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即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快速增长,又要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从解决这个有关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7.
出自国家的具有普适性的清晰的能够具体操作的规范是国家法,相反出自社会的自发形成的具有地方性和模糊性的内控性规范则是民间法。民间法的产生和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在中国渐进性的法治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消解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我国各地方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理解认识和实施战略也各有侧重.本文在考量2011年我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等指标基础上,设计并计算节能减排综合绩效指数,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节能减排综合绩效指数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分析比对.选取位居三个区域的重点省份,对节能减排实际工作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下一阶段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3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首次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区域增长速度继续呈“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格局,速度差距继续有所缩小;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的格局。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启稳回升,各地区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针对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的基本趋势,本文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特提出了3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政 《思想工作》2009,(8):16-17
工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区域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业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累积而形成的,它既是过去工业发展和运行的结果,又是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因此,工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也决定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还决定着一国贸易条件和进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创造》2012,(7):86-9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明确"十二五"期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央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从近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推进明显提速、质量明显提升,但各地区、县(市)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拉开。立足当地实际,加强战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而经济决定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适应,金融发展也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金融发展的东西差异尤其显著,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不足。造成西部金融受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与西部金融相关制度供给的相对不足。如何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相似文献   

14.
统筹区域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规划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今后我国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中部的思考——经济布局与对外开放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与规模是由国内各地区的国民经济共同组成的,由于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差别,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别,国家所采取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生产力的宏观布局,毫无疑问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50年代,我国将全国分为沿海与内地两大经济地带;60年代,根据战备的需要,又将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在内地和三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从“六五”计划开始,正式将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列入国民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等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各有不同,而"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代,我们应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科学规划,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17.
王水乔 《思想战线》2007,(4):133-134
(一)近代云南彝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不平衡性是人类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特征。近代彝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不平衡性。这不但包括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包括同一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首先,近代云南不同的彝族地区,同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  相似文献   

18.
姜兴长 《中国人大》2011,(23):32-32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两院"的定编和员额分配主要考虑是所辖区域的面积和所辖区域的人口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育程度、新类型案件增多等因素则考虑较少。现在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个人劳动能力不同以及社会体制本身不健全造成的。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之中,新旧体制交替使一些社会矛盾突出,此时,更需要注重民生建设,稳定社会。这是社会发展中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执行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战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了巨大的活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不平衡发展战略又导致了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距更加拉大。然而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发展差距的过分拉大到一定的程度,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引起、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此,要使我国现代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处理好平衡发展与非平衡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