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自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和辉煌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新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决策无疑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程度上言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规律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唐代以前 ,中国西北部地区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 ,同时 ,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东移 ,明清以来 ,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总体差距拉大。新中国成立后 ,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构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 ,如何合理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正确地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做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推动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明显地越拉越大的趋势。这种差距的拉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不利于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不发达地这的发展。而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关键是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本文就如何认识和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东西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水平滞后于发达地区。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其三,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迟缓,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烈。最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盛乐 《今日浙江》2005,(2):25-2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省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正在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是,目前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特别是丽水、衢州等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省委书记习近平曾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欠发达地区不能留下盲区死角,贫困乡镇一个也不能掉队。  相似文献   

6.
王毅 《创造》2012,(7):86-9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明确"十二五"期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央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从近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推进明显提速、质量明显提升,但各地区、县(市)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拉开。立足当地实际,加强战略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云南民族地区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1、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拉大。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云南同全国相比,人均国民收入差距由138元扩大到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41元扩大到146元。省内不平衡现象更为明显,全省127个县(市)中,靠国家财政补贴的有102个县,700多万人尚末解决温饱问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教育、文化不发达,资金、人才十分紧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增多。云南是一个多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和各地区都有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差距从总体上也扩大了。因此,正确处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由来已久,且有逐渐拉大之势。据199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发展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个省区,基本上都属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和“收入分配”两项指标的前10名,都属于东部和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普遍加快了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因而扩大了差距,这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而有的人则认为,东西差距扩大的问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负效应,并怀疑是经济战略的失误,有的专家甚至认为东西部的差距“必然引起民族、社会矛盾和犯罪的急剧上升,造成动荡”。等等。其实,东西部差距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众所周知,各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无论从民族社会演进的历史阶段还是从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上比较,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差距是相当…  相似文献   

10.
海南是一个建省时间不长的特区省份,与其他特区城市相比,海南的面积、农村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海南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远远大于其他特区。研究海南的地区差距,对于正确、全面地认识省情,科学、合理地进行宏观决策,以及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建省以来,是海南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建省前,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原始、单一,基础脆弱,各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省后,海南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全新时期,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省人…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个别自治地方除外),与全国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逐渐拉大,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怎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振兴繁荣的步伐,缓解与全国及发达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的趋势,逐步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一直是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注重探索研究并致力解决的主题。这里,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源、脱贫的战略和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海南省"十一五"规划专题座谈会上,卫留成省长指出海南"十一五"规划要把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正在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课题。毕竟,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海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未来的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并存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完成“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以良好的态势跨入21世纪,是直接关系到全局的大事。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基础差和发展条件的不平衡,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引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经济理论界列入热门课题。我省作为一个老、少、边、穷的内陆省份,与东部差距拉大的速度在西部省区中显得越来越快。在这样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和总结我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针对差距,抓住机遇,研究对策,加快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探索民族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实现富民兴黔战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思考王有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在自身有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与全国的平均发展程度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有所拉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对此,...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拉大。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不足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最直接的原因。从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寻找解决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对策,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主要途径。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现状我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阶梯形差异,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从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看,第二、三产业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发展"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生产力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我国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崛起"等战略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实现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三大经济支撑带",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建设自贸区。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于:注重以市场为纽带,构建"三大经济支撑带"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作用,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央政府统筹,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从总体上把握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及变化趋势,抓住历史机遇,对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占全国人口的23%。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乃至中部地区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果不加强西部开发的力度,就会拉大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影响全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且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之地,位在边陲,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保障边疆安全和稳定,并促  相似文献   

18.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3,19(4):47-49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 ,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拉大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必须认真对待 ,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形成了区域发展"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生产力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我国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推动了中国整个经济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崛起"等战略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八大以来,实现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三大经济支撑带",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建设自贸区。其历史经验与启示在于:注重以市场为纽带,构建"三大经济支撑带"内生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作用,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央政府统筹,推动地方政府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刘雅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全局。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的经济差距拉大,西部各族群众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也与东部地区相差日益明显。为繁荣民族地区经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