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代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全国各地从本地区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多年来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在许多省还实行了非均衡推进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城市作为一个时期的重点,以城市带动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全球化使城市发展日趋雷同,而文化则赋予城市独特的个性。全球化浪潮将国际大都市推至更加激烈竞争的境地,以文化与创新为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共同选择。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四中心、一枢纽"功能的新要求下,成都应将"文创中心"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与谋划,以文化与创新的组合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潜能,推进有特色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其中也蕴含了城市化的重要经验。从理论的角度重新演绎晋江城市化过程,具象提升城市发展观,揭示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包括:城市发展结构、城市建设环节、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发展布局、城市发展主体等;以及钮合这些环节,打造起有特色城市,形成了重要判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构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城市现代化;实施紧凑空间组织战略,推动城市发展集约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赢得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实施平等参与包容共享战略,注重人的城市化等。这些关键环节、重要论断对其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形成逻辑思维和借鉴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低碳城市是榆林市的重大战略选择,榆林建设低碳城市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榆林全面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路径须从制定低碳城市规划、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低碳生产技术标准、打造低碳示范社区和消费低碳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2012年,峨眉山市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推进年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推进工业低碳化、旅游休闲化、城市特色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增量支撑,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指导帮助现有企业发挥产能、上档升级。上半年,峨眉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1亿元、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以"带"为手段,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以"动"为传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目的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分析制约信息化战略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发现,赶超战略的可行途径与应有之义具有非均衡性,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商务中心竞争,培育若干个都市群的国际竞争优势,以此带动中小城镇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是实施信息化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靠什么提升地方吸引力、增强干部群众凝聚力,是加快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综观各地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炼并大力弘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已成为各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个新型工业城市,莱芜是山东重要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素有“绿色钢城”之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认真总结并大力弘扬莱芜特色文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一、弘扬莱芜特色文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弘扬莱芜特色文化有利于对外宣传莱芜、提高莱…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10月颁布了《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昆明为核心,以曲靖、玉溪和楚雄为重要节点,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域”。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何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自身实际,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整体部署中,六盘水市要率先发展,为全省作出表率。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六盘水市被国务院列为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区试点以及全省实施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把工业强市作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战略、核心战略、根本战略。做强做优煤炭产业,加快发展电力产业,支持冶金建材等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大力拓宽引才渠道,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注入创新动力 (一)依托核心竞争优势,构筑平台引才.充分利用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的独特优势,依托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区级开发区,2家区级人才小高地、10家市级小高地,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引才.  相似文献   

11.
城市营销,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和实践,它对于促进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凝聚、城市形象的树立和城市品牌的打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未来的市场竞争必然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全方位竞争,城市营销正是让城市利用其特色优势来参与竞争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规模城市化运动,城市需重新定位,从战略层面经营城市。城市的发展首先应该找到跳跃点,而不是循序渐进式地扩张。城市竞争是发展战略的竞争,善于细分市场,不断求新、求善、求实,推出不同于其它城市的个性,制造出独占的“区隔市场”,更要着力打造品牌核心价值,为区域产业化推展打下牢固的品牌价值基础。经营城市是西安焕发活力、迅猛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需要用超前的理念,准确定位,遵循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创新战略,使汉唐盛都变成亮丽的“西部明珠”。  相似文献   

13.
中心城市突破是实施延边州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实现延边“兴边富民行动”的客观要求。延边中心城市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必须从延边实际出发,制定并组织实施与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关的一些重大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人事天地》2010,(34):14-14
近年来,崇左市立足新建城市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大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机制,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合肥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必须以人才资源作战略支撑,以人才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人才资源的开发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自身进步、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趋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乐山城市发展应以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为依托,以发展群象经济为支撑,以西部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特色,走城市集群发展道路,建设成渝经济区西南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创新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城市创新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成都正加快向国际化、现代化都市迈进,必须以国际化的思维和视角,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在体制机制、人才机制、产业领域、科技领域、空间布局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打造与区域创新城市相适应的创新环境,努力实现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兑合发展视域下滨海新区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滨海新区在当今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滨海新区具有资源独特、区位优越、政策创新、基础雄厚等优势,要在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合作中走竞争合作的道路,应率先推进资源整合,科学配置旅游要素,从“大旅游”角度进行空间布局,实施政府主导策略;构建以海滨休闲旅游、生态旅游、都市旅游、现代大工业旅游为主题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区域旅游合作的藩篱,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当前合肥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外向度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意识,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县域工业化为核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优化环境为保障,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坚持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先行",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民营化"五化"联动战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的支撑体系,推进合肥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