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动性风险是世界各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我国与海外成熟的开放式基金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某种特殊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一些特征,并就如何减少流动性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基金为持有者提供了相对便利地进入与退出机制。这种便利使开放式基金资产具有负债性质和规模弹性,由此引发了开放武基金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本文就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申购或赎回的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产品,涉及众多投资者利益。而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开放式基金经历了近八年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同时对改善现有保护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中购或赎回的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产品,涉及众多投资者利益.而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开放式基金经历了近八年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同时对改善现有保护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924年3月21日,美国成立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当时规模只有5万美元。之后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颁布了多部法律对基金业进行监管,从此美国基金业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期,基金类型开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开放式基金逐渐成为美国基金的主流品种。1940年美国开放式基金资产仅为44.7亿美元,封闭式基金资产为61.3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标志着我国投资基金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超常规、创造性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思路指引下,开放式基金终于排上了基金发展的日程表。到2001年底,已有三只开放式基金上市发售。 国外发达证券市场的经验表明,开放式基金代表着基金业的发展方向。在国际市场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开放式基金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整个90年代其年均增长率达到21.75%。1999年底,开放式基金资产总规模已超过6.8万亿美元,至2000年中期已达7.3万亿美元,特别是在美国,开放式基金总资产已超过5万亿美元,超过了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  相似文献   

7.
浅谈证券投资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可有效地改善投资者结构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基金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对开放式基金的法律规范尚比较原则,适用上也缺乏灵活性。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行办法》两部规范入手,就开放式基金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投资基金法》的制定已成为我国金融法发展的焦点之一,同时,我国已开始发行开放式基金。这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对投资基金法理构造进行剖析从而选择适合我国的方案。本文拟对公司型与契约型基金、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进行分析,建议我国应选择模式并展望基金发展。  一、公司型投资基金  公司型投资基金(简称“公司型基金”)以美国为代表,其1940年《投资公司法》规定投资公司是“……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再投资、交易业务的实体”,或从事该类业务且其40%以上资产由“投资证券”组成的实体。投资公司可采取公司、信托、合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老基金采机构集合型投资,在受托机构及投资管理机构的审慎投资人规则及责任缺失的前提下,受益人及地方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的承担,为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规制提供了逆向激励。养老基金的机构集合型投资与受益人自治型投资相比,受益人选择权弱化、投资机构控制权增强、投资过程透明度降低。审慎投资人规则由投资人行为规范到投资风险量化控制的演进,勾勒出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规制由对受益人的代理投资人的规制,到对集合型投资机构投资行为审慎性的激励的演变。因而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法律规则,应重新厘定受托机构及投资管理机构的集合型金融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重构其审慎投资人规则、完善投资风险治理结构及外部监管,为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规制及投资安全提供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1.
私募基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国自出现以来发展迅猛,已经具有了相当庞大的规模,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日益显著.可是我国法律法规并未明确其合法地位,内控机制薄弱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私募基金法律制度显得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首家开放式基金.在不承诺只赚不赔的游戏规则之下,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如何应对潜在的巨大赎回压力呢?受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先生的委托,华安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卫在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表示,华安公司将不让垂青它的投资者失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基金活动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本世纪初随着开放式基金的陆续推出,基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金融的创新与深化,基金市场违规违法现象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保障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于2013年6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基金市场违规违法甚至犯罪的现状和相关基金的法律适用与研究却形成了较大反差。基于此,本文拟就基金市场违法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擅自公开募集基金型非法经营罪的刑法规制问题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开放式股票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平衡,采用消极管理策略的指数基金的发展步伐明显不如采用积极管理策略的股票型基金。本文实证研究表明,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底,采用消极管理策略的指数基金的投资业绩要明显优于采用积极管理策略的股票型基金,这与半强型有效市场的推论相一致。从我国两类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来看,指数基金的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今后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曹琪 《法制与经济》2008,(8):39-40,4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风险,尤其是合同风险增加,给不少国有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本文从合同风险的界定入手,先分析了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与风险,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再提出防范合同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截止2008年底,我国开放式基金账户总数为1.68亿户,估计约有四分之一的城镇居民家庭参与了基金投资。对投资基金的关注已然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目前,基金总规模已占到沪深两市流通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当之无愧地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力。然而,基金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折损基金业公信力的老鼠仓问题、基金信息披露问题、基金监管短板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出我国有关基金管理的立法的缺失和滞后,以及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不适应。本期策划以修法为命题,对修法或制定统一的投资基金法进行呼吁。其中,不乏对我国目前基金管理制度问题的触及和分析,更结合国内外立法经验提出了相关修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险基金的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保险业又一次面临着巨大危机和困境,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方式、投资工具单一,难以支持我国保险业全面应对加入WTO后年资保险公司纷至沓来的局面。中国保险基金必须加快和更大规模地进入资本市场,这既是保险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更是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得以完善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当前还存在严重缺陷,保险基金大规模贸然入市风险很大。中国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主要有:成立各种形式的投资基金,大规模增加购买企业债券,提高购买金融债券和国债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近年来正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中国迅速膨胀的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运营方面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从机构的准入监管,投资营运的实时监管、执行规范的退出程序和构建内外双重监管体制四方面来规避社保基金的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19.
ETF投资技巧     
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征券投资基金,又称为"指数股票型基金",是-种跟踪某-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的基金.它属于开放式基金中的一种混合型特殊基金,综合了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的优点,既可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又可在征券市场匕买卖ETP份额.但申购、赎回必须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基金份额,或者以基金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从而投资者可进行套利交易.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前的美国经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流动性过剩导致以股票和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基于此,本文在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站在审视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