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农村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区域农村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力量。设计适合中国农村发展趋势且操作性强的农村文化软实力综舍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农村文化凝聚力、农村文化保障力、农村文化生产力、农村文化吸引力和农村文化影响力这五个农村文化软实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测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估不同地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情况与发展程度,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保障机制,是当前提高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质量的主要途径,是解决服务需求与保障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保障机制,就是围绕满足机关干部职工不断增长的工作生活需求,从服务保障的内容、方式、手段、制度等方面,与时俱进地解决这种需求与现实服务保障水平之间的矛盾所形成的工作机制。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保障机制,必须转变观念,了解需求,把握需求,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满足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虽然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广受热议并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指导性理论之一,但奈的软实力理论所体现出来的静态思维有两个缺陷:一是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划分过于简单和绝对;二是对文化软实力的论述过于理想化。因此,需要采用动态思维来分析实力的"软"与"硬":同一种实力对不同对象,因使用方式不同,产生的软硬效果不同。就我国发展文化软实力而言,要注意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对在国际上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效果抱理性期待。  相似文献   

6.
郭之纯 《世纪行》2007,(6):44-45
“软实力”是当前国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概念,近则关乎一国大政方针,远则关乎一个国家命运。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近期著文认为.“文化实力未能防止大国衰败”,而不同的政治选择却很快就能改变一个国家形象,强调“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文化实力不等于软实力”,“没有政治实力,文化实力没有意义”,而“没有文化实力,政治实力仍可独自发挥作用”。基于此,阎教授倡议将增强软实力的工作重点置于提高政治实力上。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来保障其文化权利,满足其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创造文化价值,提高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山东人大工作》2007,(3):59-60
《学习时报》刊登张健的署名文章说,社会和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公众基本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公众基本诉求表达得到保障。前者是民生问题,后者即民权问题。二者之中,公民利益是一种基础的需求.公民权力则是一种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旭 《世纪行》2007,(6):47-48
何谓“软实力”?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此概念时,就是一个较笼统、较抽象,但似乎又无所不包的战略思索框架,所以造成了现今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种解读,视角迥异,各成一家之言。阎教授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因此,提升中国软实力,要从提升中国政治实力开始。陆教授反驳说,软实力核心依然是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弱让中国失分”。两住教授都说得非常有道理。其实,正是“软实力”概念的无所不包和模糊定位,使其在各个领域频繁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论增强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当前我国国内区域发展的竞争中,综合实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地区在未来秩序中的排序.由于软实力的影响日增,各区域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确立科学的综合实力观,重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以增强区域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侯元 《前进》2013,(3):46-47
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让文化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和推动力,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陈惠娟 《群众》2011,(2):43-44
近年来,如皋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点定位,强势推进,着力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进一步提升如皋城市软实力,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13.
公安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采用"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思考、研究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文化建设。深刻理解和认识西方软实力与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区别,更好地把握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探寻有效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公安综合实力和公安民警综合素质。使公安部门的软实力和公安民警的软实力,成为公安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完成党和政府交给重大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思想工作》2008,(6):4-5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任务是,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九个一批”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重点,加快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各族干部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5.
刘剑锋 《前进》2008,(1):52-53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迫切而深远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社会安全需求现状与相关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需求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相对于工作、生活稳定的人群,流动人口的安全需求更为强烈。然而面对我国1.6亿之众的流动人口大军。我们的研究要么更多地将其放在对社会安全消极面上考量,要么在评价安全感时将其淡忘,从而导致了相关政策的偏向。事实上,流动人口在治安安全需求、职业保障安全需求、社会适应与日常安全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要改善流动人口安全需求,就必须调整相关公共政策:摒弃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观念,善待流动人口;制定全国性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条例》;用流动人口落地登记替代暂住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用警察手段管理人口政策:进一步完善满足流动人口的职业保障安全需求方面的相关政策.实现政策体系的效能优化。  相似文献   

17.
鲁炜 《政策瞭望》2008,(7):50-50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通常说的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显性实力,软实力是指文化、教育、科技等隐性实力。经济软实力是影响经济发展或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软实力,主要包括十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陈刚 《传承》2012,(3):37-3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结合柳州市实际落实全会部署,就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把柳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的广西文化强市,使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1,(10):90-91
谷曼在《长自学刊》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文化产业既可以增强国家的硬实力,又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认真对待、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做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支撑科学发展的硬基础、硬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无限增值、创意常新,加快区域文化资源整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必要条件。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推进湖北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硬实力,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动力,全面增强湖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