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赴德研修班成员之一,笔者有幸随一汽-大众集团公司的27名同事来到德国,开始在奥迪公司人力资源领域为期一年的岗位研修。这期间,了解到奥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构架、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及操作方法,在人员招聘、培训、发展、晋升、奖惩等方面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管理对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如何推动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西安市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西安市中外合资企业在人员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恒均 《现代领导》2004,(10):28-28
上海东方国际传媒人才有限公司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的,是国内第一家传媒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该公司的追求是成为国内最权威的传媒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企业。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综合方案、综合猎头、传媒企业人才猎头.人才招聘、公共人事代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以及境外交流与文化考察?  相似文献   

4.
沟通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沟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以及实施激励  相似文献   

5.
英国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建设情况,我国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曾多次组团赴英进行考察,还通过书刊等形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情况和资料。但对英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缺乏深入细致的专题考察,也没有注意收集有关这一制度的详细资料。为了更好的借鉴国外对公务员评估的有益做法,完善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改进公务员队伍的考评工作,我们以公务员绩效评估为核心内容,赴英国进行培训考察。现将英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及国家外专局批准,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建设厅组织的澳大利亚房地产中介考察培训团。在为期21天的学习考察期间,通过研讨会、课堂授课、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澳大利亚房地产业发展概况有了初步认识,重点了解了其在房地产中介上的基本做法,启发很大。一、澳大利亚房地产中介管理体制(一)房地产中介的政府机构———公平交易管理局公平交易管理局是法律规定的代表政府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管理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主要职能:1、发放经营许可证及注册登记。一是经营许可及注册登记管理。对从事房地产服务人员的行业准…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英国中央政府逐步推进公务员制度的人力资源转型。2004年的改革以“价值维护与服务递送”为主题,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公务员成就结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政府机构公共服务绩效的最大化;其在高级公务员领导能力、职业生涯、培训开发、绩效管理、专业主义等五个方面的改革,突出表现了英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人力资源管理取向,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浙江大学召开的“人力资源与创业管理专题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人才测评、管理培训、绩效考核、创业胜任力、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方法等前沿理论和先进经验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其中,有关国际上人力资源与创业管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一、国际上人力资源与创业管理的一些做法(一)人才测评的新趋势1.从关注测评方法向关注测评内容转变。以往研究比较多地考察测评方法的效果,忽视了测评内容对测评工作的影响,导致相关测评工具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实际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在测评研究和实践中,越…  相似文献   

9.
政策信息     
《政策》2009,(4):61-62
事业单位今年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事业单位今年将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争取年内基本完成聘用制度推行工作。要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积极稳妥做好专业技术一级岗位首次实施工作。2009年,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今年将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努力完成全年开展不同层次技能培训3000万人次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爱敏  陈磊 《人民论坛》2011,(7):246-24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合理有效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企业成功运营的保障。由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语言等差异,跨文化管理者面临着经营理念、价值观、劳动人事冲突等挑战。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高效运作,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录用及培训激励等角度入手,这也是跨国企业应该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绩效管理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在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的人员管理工具,是管理者为确保员工的工作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随着绩效管理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人员管理工具在公共机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规范公共机构的人员管理,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英国公共机构是较早采用绩效管理的组织之一,是西方国家公共机构采用绩效管理的典型代表。相对英国公共机构的人员管理来说,我国公共机构对人员的管理还仅仅处于人事行政管理阶段,不仅管理手段落后,而且管理效率低下,没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所应有的作  相似文献   

12.
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情况,既有各自特点,也有一些共同做法。考察分析这些共同做法,有助于了解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经验,为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选取了九个国家作为分析对象,对各国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进行了梳理,尤其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做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探讨了各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一般做法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招聘、配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诸多环节对激发馆员潜能,培养馆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面积达7000平方米,现已经入驻万宝盛华、中智、杰艾等行业重点机构23家,初步形成机构办公区、行业信息展示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具备提供派遣外包、猎头服务、咨询服务等多元化全产业链产品的实力。自开园以来,园区为企事业用人单位推荐、招聘成功各类人才2万余人次,对外派送16.7万余人次,培训各类人才,5833余人,为230家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猎头服务,为1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测评服务,实现产值50亿元,纳税52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当下,从招聘选拔、人才评价、岗位设计、培训规划、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关系等各个环节,HR管理工具正在被广泛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现在HR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交流》2003,(1):41-42
1、美国企业比我国国有企业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美国企业对雇员的招聘雇佣和培训、使用,更注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现有人事管理,大多数还是延用计划经济体制那套人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强调人事管理本身管理功能的发挥,着重规章管理,以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和执行交办事项。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大型企业对招聘雇员的要求,并不仅限于职位的要求,还包括测试人际技能、热爱生活和乐于助人,以及是否对职业进取方面有强烈的紧迫感等。  相似文献   

17.
引子 不久前举办的宁波市第九届高洽会上,625家企事业单位推出了招聘岗位8995个,进场应聘高层次人才达1.1万余人,经洽谈交流与招聘单位达成意向7094人次。同时,宁渡首次面向全国发布了宁波紧缺人才指数,市人事局还与天津、郑州以及上海万宝盛华(中国)公司、润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知名人才中介机构签订了人事人才和人才中介机构合作交流协议;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12个国际知名环保技术科技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代表与宁波市的参会企业达成亍30多个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笔者有幸随团赴英,围绕"城市管理信息化与环境秩序保障长效机制"这一主题,开展了学习考察活动。在英期间,培训团先后到牛津大学布鲁克斯学院、东伦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西英格兰大学城市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习了解英国城市运行管理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到布里斯托市政府、曼彻斯特市政府、伯...  相似文献   

19.
可资借鉴的英国行政管理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郭济为团长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赴英考察团 ,应英国高德培训中心和英国公共行政与政策学会邀请 ,于 2 0 0 2年 1 2月 1 3日至 2 1日对英国进行了学术考察和访问。考察团访问了英国内阁办公厅、伦敦都市哈罗市政会、英国公共行政与政策学会、英国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都市大学等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听取了英国首相行政管理首席顾问、哈罗市副市长、英国公共行政与政策学会负责人等官员和专家学者有关英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介绍和专题报告 ,并进行了交流座谈 ,了解和掌握了英国自撒切尔夫人执政至布莱尔政府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决定企业能否快速良性发展的战略高度。此种情形下,企业自然会将政策、制度等更倾向于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为了招揽人才,企业用于招聘的费用越来越多,招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但常常是前脚将新员工送到用人部门,后脚又接到该部门提出的新的用人申请。于是,就出现了人力资源部门长年招聘,而企业仍时常缺人的怪现象。对此,用人部门的解释是:没办法,谁让新员工还没等试用期满就主动离职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