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晓华 《文明大观》2003,(12):49-51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其文化的影响力也自然非他国所能匹敌。好莱坞大片之风靡全球便是例证之一。然而我们了解的美国文化通常仅是美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最能代表美国人自下而上状态的日常生活文化则由于地域的阻隔而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晓。我利用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访问的机会,有意识地体验真正民间性的美国文化,尽可能深地沉浸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遂有了这篇美国日常生活文化四题。  相似文献   

2.
陈刚 《传承》2012,(3):37-3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结合柳州市实际落实全会部署,就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把柳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的广西文化强市,使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3.
尹永杰 《今日浙江》2012,(11):56-57
近年来,绍兴积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有力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温龙 《今日海南》2007,(12):17-17
任何社会部有其主流文化,也部有与之相适应的主导文化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倡导的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大专章论述了文化建设,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全社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作为一名宣传文化工作者,我倍感欢欣鼓舞。然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是朝夕可为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琨 《求索》2008,(10):202-203
汉字文化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体现在;要科学地分析汉字字形、科学地运用各种文献材料、科学地看待汉字的文化功能。我们要坚持以古文字字形和古代文献相互结合、相互参证的方法,考求字形所负载的意义和文化信息,为汉字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时,应对汉字文化功能的有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不随意夸大汉字的文化功能,在汉字文化研究中采取严肃、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石建中 《当代广西》2007,(18):41-41
管理好网络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需要我们积极地去探索,扎实地开展工作。结合首府近年来在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做法,笔者认为要科学有效地管理网络文化市场,必须堵疏结合地构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刘光前  张宁 《新东方》2009,(5):14-18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实际上就是以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凡是旅游活动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文化。三亚南山旅游文化区在发展旅游文化时,非常充分地发掘了历史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又十分敏锐地融入了很多当今风靡全球的新的文化因素。推动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繁荣,头等重要的是保护和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实现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苏轼诗中的“沧海何曾断地脉”和丘浚诗中的“遥从海外数中原”,非常精当地概括了海南文化的特色,即既和中原文化同根同脉不可分割,又因孤悬海外而与众不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海南本土特色文化,将使海南旅游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海南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也使海南的旅游更具魅力,更具国际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是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旅游以文化为根,协和万邦,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国际游客的文化诉求,对世界优秀文化因素进行融合创新,促进海南旅游文化国际化、现代化,使海南的旅游文化更具活力,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俞吾金近期在《淅江大学学报》撰文指出,为了促使当代中国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应该从文化生态学的立场出发,协调好下面的关系:其一,既要接受外来文化中蕴含的普世性价值,用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智慧和价值的因素,从而对现代化的理念做出必要的修正。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把全球化蕴含的普遍性与中国文化包含的特殊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其二,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同步性。其三,既要重视法治建设,倡导法治精神,培养法权人格,又要强调道德建设,提倡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实践主体。其四,既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提倡人文关怀。倡导人文精神。真正的精神自由存在于精神各要素的和谐之中。只有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自觉地协调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促使当代中国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志宏 《前进》2009,(5):34-35
城市文化品牌蕴育着鲜活的文化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文化的象征。近年来,晋中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化晋中”,全力塑造知名城市文化品牌,增强了文化软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晋中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世家以学术积累的方式代代相互传承而形成“家学”特征,自觉或不自觉地 为人才群体的涵濡培养提供了其所必需的富有生机的文化资源,而文化世家人才群体则将家族生 命与历史文化生命融为一体,通过前后相续的“家学”传统发展了学术文化。中国西南和南疆边 地人才群本的大量涌现,文化世家以其特殊的“家学”形式发挥作用乃是一大关键。其中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人才群体既以家族传嬗赓续的方式积累了学术文化资源,同时也不同程度 地促进了大传统和小传统文化的相互接触和交融。  相似文献   

11.
于莉莉 《求索》2008,(7):77-78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从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安排出发,将文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昭告于世,提到全国人民的认识和实践面前。并且,对文化建没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力量比较中的突出地位,用“文化软实力”的范畴加以概括和指称。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而且更真实而科学地表达了文化建设、文化功能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雄奇而深刻的作用,是文化发展自身力量的突显推动了我们关于它的理解和社会杷握。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8,(11):19-19
为打造鄂伦春自治旗文化软实力,提升鄂伦春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弘扬鄂伦春民族文化,鄂伦春自治旗推出四张“文化名片”:即鄂伦春民族文化、鲜卑历史文化、远古彩绘岩画、冰川地质遗迹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文化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海南女性文化底蕴深厚,女性文化人才富集,具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培育具有海南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海南女性文化,完全可以使海南女性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晋虎  宋建国 《前进》2008,(5):21-22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2007年,太原市抓住历史文化名人傅山诞辰四百周年的契机,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创新,为特色文化名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搞好文化建设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王善平 《岭南学刊》2013,(4):125-130
各国民族的天差地别的生存境遇,决定了其迥异的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中国人如何自我认同与生存发展,乃是外国人无法代劳的本己命题。现代中国文化危机的契机、性质、深度,均与西方大不相同,其核心在于奢望通过文化进口来解决本土命题,致使文化生态危机和政治认同危机日益严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季中扬 《求索》2008,(7):176-178
所谓“快感文化”思想,特指关于非压抑性文明的一种文化思想;在这种文化中,快感不再服从政治、经济、道德、美学的需要,它能够无阻碍地得到满足。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自席勒以降,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库塞、乔治·巴塔耶相继阐发了“快感文化”观念,形成了一个思想传统。在后工业社会中,由于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审美文化出现快感化倾向,但这并非“快感文化”的实现,相反,“快感文化”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批判性地思考当代审美文化的快感化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8,(8):65-66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是江苏省最偏远的一个县。始建于秦末汉初,是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两汉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地实际,狠抓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县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战文化是指统一战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形态,其中积淀着党的统一战线事业最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政治性、科学性、革命性、包容性、艺术性鲜明特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统战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需要在界定内涵外延的基础上摸清资源家底,在彰显独特魅力中提高辨识度,在加强品牌建设中提升影响力,在保护传承利用中健全工作机制,在央地互动中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林郁 《今日海南》2014,(1):37-38
古代海南素有“蛮夷之地”之称,但随着西汉以来儋耳、珠崖两郡的设立和店代以后备朝代犯事宦官贬谪至琼带来了中原文化,海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宋、明、清三代,海南文化曾一度繁荣,创造了灿烂的海南古代文明,具有阜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