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红军长征没有两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胜利是由于蒋介石的放水"、"九九密电不存在"、"红军长征不是为了北上抗日"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在"重读历史"、"历史解密"等外衣的掩盖下甚嚣尘上。这些观点歪曲篡改历史事实、丑化红军的形象,试图动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系统分析、辩驳以正本朔源,弘扬长征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红军长征里程甚至超过了两万五千里;从结果来推测目的,将蒋介石的军事失误同于"放水",无疑是颠倒黑白;"九九密电"虽然原稿缺失,但大量当事人形成的证据链不容虚无;红军不仅打出了北上抗日的宣传口号,而且进行了抗日宣传和抗日斗争。只有破除长征史话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迷雾,才能保证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肖青柳 《党史纵览》2004,(10):40-44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给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发去密电,令其裹挟党中央南下,如毛泽东和中央红军不从,则以武力解决.值此危急关头,叶剑英将电报偷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连夜率中央机关先行北上脱离险区.在这场拯救党和红军的惊险斗争中,叶剑英功莫大焉.但还有一位红军悍将,以对革命的无比忠贞,采取了一系列断然措施,护卫了党中央和毛泽东,而且这些史实世人知之不多.这位忠心救难的良将,就是"彭大将军"--彭德怀.  相似文献   

3.
<正>美蒋密谋袭占东山新中国成立后,被逐出大陆的蒋介石集团始终不甘心失败,日夜做着"反攻复国"的迷梦。1953年初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份来自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密电,内称:准备用一个加强师进攻平潭岛,并以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密电还说,美国"西方公司"热切希望实施此次反攻计划,许诺事成之后,给金门驻军一笔丰厚的报酬。这份密电是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发出的。胡琏曾任国民党王牌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宁化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年,践行"走走党史",中央红军的长征路"走"过了,中央苏区的其他地方包括闽西南片的6个县也"走"过了.这次应邀参加宁化纪念长征的活动,同时也对包括宁化在内的原属中央苏区闽西北片的几个县作点党史调研.我对宁化党史的了解很有限,对中央红军的长征与宁化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研究.这里,就接触到的材料讲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如中方不签约,苏联就不好出兵." 1945年2月下旬的一天,蒋介石在他的重庆公馆里踱来踱去,正为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连连失利而心情烦躁.恰在这时,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发来一道密电更使他惊得目瞪口呆.密电说:"本月上旬,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对外公布是专门讨论欧洲战事,实际上是针对亚洲对日作战的事进行磋商,并订有极不利于中国的机密条约.美、英两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在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下妥协屈服,其要点为:一、承认外蒙独立;二、大连开为国际商港,苏联有优惠权利;三、苏联租赁旅顺为海军基地;四、中东、南满铁路由中苏共管."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红军长征史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并在深入、互动中前进的活跃局面。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特点,评析了关于红军长征的原因、出发地、会师地、里程、重要会议、领导层变迁、密电、意义等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和推进研究深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被迫进行的.当时,宋庆龄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为红军的长途转战而担忧,为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欣慰.在此期间,她曾从各方面对党和红军的斗争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当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时,宋庆龄即于1933年9月作了《中国的自由与反战斗争》的著名演讲,指出:"广大的苏维埃区域已经在中国存在  相似文献   

8.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给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发去密电,令其裹挟党中央南下,如毛泽东和中央红军不从,则以武力解决。值此危急关头,叶剑英将电报偷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连夜率中央机关先行北上脱离险区。在这场拯救党和红军的惊险斗争中,叶剑英功莫大焉。但还有一位红军悍将,以对革命的无比忠贞,采取了一系列断然措施,护卫了...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一位曾留学日本的中国破译专家准确地破译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他又破译出山本五十六座机出巡密电,令不可一世的"海军之花"命丧黄泉。这位两创破密奇迹的中国"暗算天才"就是池步洲。不到一个月破译了日本数百封密电1908年,池步洲出生于福建省闽  相似文献   

10.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徐占权,周继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历史壮举,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了推进对长征史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的《红军长征文献》,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  相似文献   

11.
长征的主观成因是“左”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泛滥,它实际上反映了在浓厚封建传统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背负历史文化包袱的沉重。长征作为一个反思与长途跋涉的转移过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由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史著都把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称为"长征开始"或"开始长征",甚至称"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提法既不符合史实,也易造成误解.本文论述了红军是何时开始使用"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中国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进行的英勇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200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2006年是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宣传,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辟"红军长征专题研究"专栏,欢迎全国党史工作、理论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萧光  王凡 《党史纵横》2006,(10):14-17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在他的家中,倾听了他对长征的追溯。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  相似文献   

15.
李学贵 《党史纵横》2006,(12):43-45
红军长征胜利之时,毛泽东会见了红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同志。毛泽东高兴地对红二方面军的领导说“: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这是毛泽东对红二方面军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将经验归纳  相似文献   

16.
关于长征方面的著作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对研究党史、教育后人、宣传和弘扬长征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令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作品有不严谨之处.以2006年8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李庆山著《大长征》为例,粗读之后发现该书有几个令人感到疑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李安葆 《党史纵横》2003,(12):12-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娴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在中外某些人的著作中,却说毛泽东并不爱读马列著作,只爱读古代封建的旧书籍。如美国一学者在《毛泽东传》中说:在长征时,毛泽东所带的书箱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我国一作家在《湘江之战》中也说:“毛泽东很少翻阅马列主义的原著。”并借项英之口说:“你看毛泽东的书箱里是什么书吧,几乎全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吕氏春秋》、《贞观政要》、《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宋词,甚至还有《金瓶梅》。”这些记载根本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歪曲了毛泽东的真实形象。众所周知,毛泽东从五四时期起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建立了  相似文献   

18.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 ,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大量的标语。了解及研究红军长征中的标语 ,不仅可从中获取长征时期红军在政治宣传、文化工作、行动轨迹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而且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重要领导人,彭德怀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严峻条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红军长征的进行和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表现在:军事上,为红军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功绩卓著;政治上,全力维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协助毛泽东,为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