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1978年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旅伟大复兴展现出令人心向往之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通过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步潮流。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革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过去任何历史时代生产力总量还要多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也高得多。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什么改革开放会有这么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尤艳茹 《共产党人》2009,(19):20-21,37
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不仅是各种观念冲撞、嬗变的历史,更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历史。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的引领和推动。  相似文献   

8.
储波 《实践》2008,(7):4-6
今年是建党87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30年来,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黄伯图 《学习论坛》2008,24(11):14-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理论概括.这一概括深刻地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明确地回答了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何以是正确的,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铜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08,(5):16-17
这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08,(5):16-17
这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胜利和成熟的新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述也就更加完整准确,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突出理论亮点之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对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的历史贡献做了系统阐述,把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同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还做出了一些意义深远的理论创新,如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论断等。党的十八大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载人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相似文献   

14.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改革的难度与艰巨性来看,改革的确不亚于革命。  相似文献   

15.
路建平 《学习导报》2011,(13):22-25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承担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格局和进程。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和前途就焕然一新。这是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2,(7):33-33
能否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而又能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亡成败。历史已经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绝不是我们的出路。温饱问题的解决、小康社会的基本实现,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这条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王长平 《新长征》2009,(10):8-1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开辟,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杜吉明 《奋斗》2011,(7):29-30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纵观90年来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全面走向复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所有这一切,靠的就是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推动了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毛泽东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使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中摆脱出来,走向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走向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首党诞生的峥嵘岁月,更加深刻感受到她的伟大、光荣、正确,更加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中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说到底靠的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