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际化和本土化相融合的理念为指导,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氛围营造、课程体系设置、中外联合培养、暑期学校开设等途径和手段,来培养能够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本内涵.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水平,我国研究型大学仍然需要继续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2.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战略选择。高校的校长办公室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拓展自身职能,在教师绩效考核和评价、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型学院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深化校友工作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秉承卓越取向,在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上均居世界前列.从特点来看,跨学科人才培养贯穿本硕博三个层次、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采用国际化培养路径;从趋势来看,跨学科组织在研究型大学趋于中心化、跨学科教育受到政府与大学科研的双重驱动、愈发重视学生需求与遵循一定的就业取向,以及通过进一步实践去巩固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引领地位.美国的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机制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与成果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研究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皇冠,担负着精英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的任务。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具有经费充足、注重基础与交叉学科研究、注重强势学科建设等特点。美国研究型大学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要通过健全机构、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激励与控制等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此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抓住资金、人才和机制三个要素;促进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学、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科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单一学科的研究愈发显得无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日趋得到研究型大学的共识.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起是内生动力、外部推力及大学自身助力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曾一度受传统院系组织障碍、跨学科研究文化缺失、跨学科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困扰.为突破其发展瓶颈,美国研究型大学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维度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研究生。全人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香港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如改革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授课、加强督导、把好入学关、加强教学过程评估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都在进行调整,寻求特色发展。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也需要不同层次类型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探讨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特点、特色及优势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提出对我国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厘清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定义特征,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和建设理念,着重对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宏观定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确定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都积累了自己独到的经验,美国的开拓创新、英国的凝重内敛、德国的静水流深、日本的行重于言都能给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带来启示。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出路就在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0.
作为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无疑广受世人关注,而校长们留给公众的深刻印象,往往始于就职演讲,它浓缩和饱含着校长的教育背景、办学理念、治学思想、施政纲领、改革措施等。本文以中美18所顸尖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就职演说为分析文本.在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对中美顶尖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施政纲领、改革设计、关注内容等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之间的异同.为我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