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群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应当是保障性政策与发展性政策的结合。前者的目标在于克服贫困;后者的目标则在于促进贫困者自立自强,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南京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保障性政策支持体系。本文认为,南京贫困群体政策支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重点强化以“帮助贫困群体获得可持续生计”为目标的发展性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贫困生的人生观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家庭贫困大学生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贫困大学生作为困难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被各方面所关注。他们的求学问题涉及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尤其应该得到关心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缺陷,建议进一步加强救助制度法制化,确保救助投入落到实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现状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设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高校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本文主要从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述构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较多的计划生育家庭没有实现少生快富,反而陷于贫困。根据可持续生计理念与森的贫困理论,计划生育家庭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本的贫乏、人力资本的不强、社会资本的匮乏、经济资本的不足、能力资本的贫困等五个方面。为此,应从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构建立体的独生子女家庭贫困和风险预防体系、构建社会网络支持增加社会资本、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减少经济负担、提升家庭能力建设等方面来消除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比例非常高.要根据贫困大学生追求完美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创造获得成就的机会,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社交回避、焦虑和自卑感,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接纳的心理感觉,使他们心理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发是近年来高等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界定了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含义,从社会角色、社会分层和社会化等角度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的违法犯罪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指出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困境,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交往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多种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由于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他们生活贫困、缺乏照料和精神孤寂的现实状况急需社会工作介入。由于思想上的障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和农村熟人社会的优势决定现阶段农村养老应该以居家养老为主要模式。健全农村养老的社会政策体系,民政部门和社会工作的相关单位要加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以中央大学生村官政策为契机,培养专职农村社会工作者,三者结合则是解决农村居家养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