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千名县处级和科级官员在网上公示财产之后,官员的财产公示问题一度沉寂,而在刘日的<"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发表后,又将这一话题引入了公众视野.他在文章中指出,官员的家庭财产等信息很可能牵涉到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2.
闫慧萍 《政府法制》2009,(17):50-50
继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千名县处级和科级官员在网上公示财产之后,官员的财产公示问题一度沉寂,而在刘日的《“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发表后,又将这一话题引入了公众视野。他在文章中指出,官员的家庭财产等信息很可能牵涉到公共利益,不属于个人隐私。并提出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如果官员不愿意尽义务公开财产,那就应该辞职。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4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曹亮在被提拔为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前,分别向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递交了财产申报表、财产公示表和授权书。按要求,在提拔公示前,他和家人必须向组织如实申报其家庭收入、存款、房产、有价证券等财产情况。"接到市纪委要求申报家庭财产的通知后,我和妻子将家庭的年度收入、  相似文献   

4.
官员财产公开如果只有财产申报而没有审核,很难起到威慑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财产公开的关键环节在于审核。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个试行官员财产公示起,全国各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的试点已经近40个。其中,多数试点地区均把公示范围界定在新提任干部。聂辉华表示,地方进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试点是可喜的进步,但目前的试点或者规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只有申报没有核查。另外,公示的范围有限,仅仅在内部公示,无法让群众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对于新提拔官员的财产公示,加了两个严格的限制“逐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可能导致官员任前财产公示的改革,对此,胆子完全可以更大一些,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6.
面对制度性、社会性腐败现状,中国的反腐败战略重心要从惩治贪官转向预防腐败。就反腐败的整体成效而言,预防比惩治更为重要。官员财产公示是预防腐败的指标性措施,但是这项制度在中国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面对过去30年积累的腐败重负,适度宽赦是国人无奈的选择。预防为主的反腐败战略观可以为打破官员财产公示僵局提供思路,而自愿公示、抽选公示、晋级公示可以作为全面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进路。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官邸制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官邸制至今仍未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出台,学界对其的研究也日渐式微.本文将从汪玉凯教授《中国特色官邸制研究》课题切入,论证中国特色官邸制度只是遏制官员住房腐败这个浩大工程中的一部分,遏制官员以权谋房需要官员住房公开、房产信息联网、官员住房监察等制度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8.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13,(10):41-41
春节后,韶关始兴县的公务员将可通过内网查阅当地526名官员的家庭财产信息。虽然限于党政内网。但公示还是显得弥足珍贵。官员须向纳税人公开其财产状况,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常识,也是实现民主监督、遏制官员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苏盐城官员张翕飞退回别人送给他的9000元钱,并公示自己的财产,引发了社会热议。张翕飞的个人财产工资收入:每月4300多元。房子两套:一套房改房70平方米,一套商品房100平方米(至今仍在还贷)。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9):13-13
"零投诉恰恰是舆情高危预警关键词。" ——某三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两年多以来的情况,有关部门称公示后没有接到任何一起投诉、举报或异议。有官员将财产公示零投诉解读为"效果很好",网络言论对此则一边倒地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1.
风雨兼程23年 严格地讲,目前,我国并非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是没有现代法治意义上的"阳光法案",有的是没有形成法律,不对公众公示、公开并没有严格制裁措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下半年以来,频发的"房叔"、"房婶"事件和一些地方随之出台的房产信息查询规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约束"以人查房"究竟是保护隐私权的需要还是违反了物权公示的原则,在我国当前社会下,规范房产信息查询需要在隐私权保护与物权公示原则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公众对房产信息查询在廉政监督领域发挥的作用也给予了厚望。如何规范房产信息查询,要在法律层面上进行全面的考量。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1月1日起,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国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把过去通行的官员"收入申报"扩大为"财产申报",并承诺在阿勒泰廉政网和当地主流媒体上公示官员的"财产申报结果"。  相似文献   

14.
乔志峰 《法人》2013,(1):13
12月2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刘玲在接受检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将财产向公众公示后,不仅隐私权可能被侵犯,而且其合法财产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官员公示财产会被犯罪分子"盯上",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必须有个前提——官员的财产足够丰厚、足以引起犯罪分子的垂涎。而作为人民的"公仆",官员的薪资收入是有限的,他们从事的并非是可以暴富的职业。如果官员因"露富"而被犯罪分子"盯上",未必完全是坏事。谁让他们拥有与身份不符的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呢?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今年我会继续提.会把建议放在反腐的『一揽子』提议里. ——蒋洪 今年我确定不提官员财产公开方面的建议.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之难,超过当初建言时想象的十倍百倍,即便从新任官员试点做起,若能做到也是进步. ——韩德云 最早提出把官员财产申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提的方案可能操之过急了.把条件放宽松,以减小推行的阻力. ——王全杰 十八大后掀起了反腐风暴,加大了对官员的监督力度,实行了十余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组部、中央纪委等多次强调,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查核实.哪些人属于领导干部?都需要报告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6.
黄海文 《政府法制》2012,(31):23-23
今年9月17日,笔者前往浏阳市纪委采访发现,相关官员均回避这一话题。而熟悉内幕的人士告诉笔者:“财产公示制度今年已被取消。”  相似文献   

17.
白烁 《政府法制》2008,(15):54-54
新疆阿勒泰地区公示官员收入是一项好的探索。为了进一步起到促进廉政、减少腐败的功用,还应当有配套的制度跟进,并逐渐提升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范围和级别。  相似文献   

18.
财产申报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解决其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并非单纯以隐私权的限制为代价,对隐私权的限制亦有限度。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一味强调对公职人员隐私权的限制而忽视必要的保护。必须在制度上充分考虑隐私权保护的需要,对财产申报制度设定合理的界限:在申报主体范围上,应以职位与公众有密切关联的公共官员为限;在财产申报内容上,应以个人与外界公共场合发生广泛的社会领域为限;在财产申报公示上,应对财产申报资料的查阅或使用加以限制,防止财产申报资料的不当利用与传播,减轻申报人因个人财产信息被过度曝光导致的隐私忧虑。只有实现财产申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才能打消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的隐私权顾虑,让财产公示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高轩 《法学论坛》2016,(3):97-103
财产公示以财产申报为前提.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在于方便公众监督和克服单纯的行政内部监督的弊端,能有效地预防腐败.财产公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现实的、可操作的司法规制途径.财产公示行为是行政行为,对财产公示行为进行行政诉讼法规制是行政法治原则的要求,更是有效发挥司法监督作用,弥补行政内部监督不足的重要保障.构建行政机关财产公示行为的行政诉讼法规制体系,是保障财产公示制度持久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浏阳市确定今年将建立官员申报示廉制度,在湖南省第一个打破"官员财产公示"的坚冰.领导干部的个人收入、个人财产、配偶及子女从业、就学、出国(境)、外出旅游、公车使用、入股投资、婚丧操办等,都要向当地纪委申报,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