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坚持依法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耿景仪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推进法制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意味着生态文明法治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却也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为谁建设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以及建设何种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此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坚持整体谋划思路,提升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科学化水平,坚持现代化方向,推动生态文明法治体系迈向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3.
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法制》2008,(6):29-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整个社会始终处于深刻转型和快速发展之中,不仅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而且逐步实现了政府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卫生法制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三十年。卫生法制建设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丁锐  何阳阳 《法制与经济》2009,(18):14-14,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任务、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我国国情下法制建设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方面来阐述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成就以及以后应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苦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邢台县前南峪村始终把创建文明生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大力实施“二次创业”工程,谱写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创建新篇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论法治文明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法治文明●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文正邦在我国正处于世纪之交,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最强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时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鲁德喜 《行政法制》2000,(2):F002-F00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这在我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方略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完善。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宏大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中,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地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充满时代特征的法制思想,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深刻地论述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制的实现,重在执行,关键在于监督。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为了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民主文明的法制国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下面就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架构与完善作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的提法,在其内涵与外延上都区别于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其前提在于发展,而不是回归原始状态,建设生态文明更需要保障民生,强调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从环境规划、政府投入、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审计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民大会堂。1996年3月5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李鹏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IJ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寸0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础;依法治国,是人民幸福国家安定的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法律之树已硕果累累。全国人大及其…  相似文献   

15.
郑建国 《政府法制》2008,(11):28-3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期我们党确立的一个基本方略。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依法行政的主体工程,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础。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做好财政法制工作,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对于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理财效益、服务法治政府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坚持以德为先,依法治国的理念,坚持法德并举的道路,强化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素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郑键婕 《法制与社会》2013,(17):179+18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和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检察机关肩负的重大政治、法律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任务、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我国国情下法制建设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方面来阐述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成就以及以后应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我国法治实践的根本指针。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法制建设人才的后备军,更应加强教育,培养其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这对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紫? 《中外法学》1998,(1):18-26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要求。但是,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