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牌采风 “张小泉’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民族品牌,自其成名以来、从古至今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充斥市场。解放后,毛泽东主席曾发出指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代不要搞掉……”然而,到了现代,“李鬼”却公然开店设铺,大有取代“李逵”之势,为此,真“张小泉”走上了茫茫维权路…… 有人曾把品牌比喻为“商品的脸”。一个人,只要我们看到他的脸,就能把他认出来,同样,一种产品,只要看到它的品牌形象,便能迅速把它同别的企业或商品区别开来。如今品牌形象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恶语伤人。其实,美言“捧场”也可伤人,有时不在恶语之下。诚如鲁迅先生说过的“毁或无妨,誉倒可怕”。 现实生活中“捧场”并不罕见。如有的人对领导是“三分成绩讲七分,两成事实夸成八”;有的人一味贬低集体和群众,抬高领导,把集体的智慧说成是领导个人的才干;还有的人费尽心思投领导所好,上面喜欢什么,他就奉承什么。 我们之所以要警惕“捧场”,在于它华而不实,会使人陶醉于颂扬之中,忘乎所以。君不见,因为有人“捧场”,有的干部不知不觉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某单位一名处长,提拔不到3个月就因贪污受贿依法逮捕。消息传开,群众议论颇多,有人说:“如果领导在提拔此人时,能够多听听群众意见就好了。” 报道说,提拔那名处长,这个单位的几个领导都投了赞成票,即领导层在选拔、使用这个人时,是形成共识的,也可以说是领导公认的。问题就在这里。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地方和个别单位在选人用人时,过多注重领导公认,只要领导多数通过,便极力举荐,及时提拔。至于群众意见,群众公认,那只不过是走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什么是软肋?说白了,嗜好就是软肋,谁都有爱好、官员也不例外。但对于官员来说嗜酒、好色、贪玩,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只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非吃败仗不可。赖昌星不就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吗":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他正是把某些领导的爱好当作软肋  相似文献   

5.
曾先后拉 200多个官员下水,把十多个官员送进地狱的厦门走私大案主犯赖昌星,有一句挂在嘴边的名言:“官场上制度、条例再严我也不怕,最怕的是当官的没有爱好。”这的确是赖昌星腐蚀干部的经验之谈,也值得天下为官者品之察之鉴之。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论贫富贵贱,文野雅俗,总有一二所“好”,由好而嗜、由嗜而成癖者,也不在少数。譬如好花鸟虫鱼,好古玩字画,好垂钓品茗,好收藏集邮,好运动旅游,好跳舞唱歌,好酒贪杯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不误正事以至于玩物丧志,别人就无权说三道四。   然而,一旦为官,特别是掌管一…  相似文献   

6.
精神贿赂不同于物质贿赂,它主要通过一定的感情投资,用言语或行为来讨好行贿对象,博取其欢心和信任。有些人善于对领导干部搞精神贿赂,用心良苦,花样百出:或者用甜言蜜语对领导“狂轰乱炸”、极力吹捧;或者对领导恭敬有加,唯唯诺诺,以一惯的“顺从听话”赢得领导的信任;或者千方百计投领导所好,一切围着领导的好恶转。虽然精神贿  相似文献   

7.
管仲三权     
齐桓公让管仲治理国家。管什说:“贱不能临贵。”地位低的人不能统管地位高的人。齐桓公就委任管仲为上卿,但是国家没有治理好,齐桓公就责问管仲什么原因,管仲说:“贫不能使贵。”贫穷的人指挥不动富裕的人。桓公把齐国从市场上收到的一年租税赐给管仲,可是,齐国仍然治理不好。桓公又问:“什么原因?”管仲说:“疏不能制亲。”疏远的人制约不了亲近的人。齐桓公把管仲立为“仲父”。结果,齐国治理得非常好,齐国日益强大,成为诸侯一霸。孔子说:“管仲的本事,如果没有这三权,也不能使他的国君称霸诸侯。”(《说苑·尊贤》)这…  相似文献   

8.
说“谄”     
恭维奉承,阿谀谄媚,此乃人类行为品德上的一大弊端。虽经历代有识之士、开明之君奋力革除,但时至今日它仍像一种伪币一样,通过一些人的虚荣心得以继续流通。古语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历史上“吴王好剑客,百姓多伤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些千古教训,并没有被后人所记取。在社会主义的今天,类似“好剑客”、“好细腰”的人实不少见。比如有的人只要弄到一  相似文献   

9.
近读柳宗元文集中的哈赤传》,颇有感受。该传所描绘的是一个不辨香臭的人,即李赤。文中日:“李赤,江湖浪人也”。因该人认为自己的诗可与李白相比,故以“赤”为名,与“白”对抗。此人被化装成美女的“厕鬼”所迷,在他眼里,厕所就同天帝居住的地方一样漂亮,一进去嗅到的尽是香喷喷的味道。文中日:“椒兰之气,油然而起”。因此,他多次投厕,要去享受美人、香室之乐,好在是有人救了他,但他却埋怨救者使其受苦。最终由于看守人疏忽,李赤仍落厕而死。此故事虽属荒诞,但寓意却明了而又深刻。通过“投与教”的描绘,把李赤嗜臭之深…  相似文献   

10.
人之为人,对于世间万物总会心有所系,说爱好人人皆有,大约并不为过。各人爱好有别,无分高下。然而,其影响之大小,却因人而异。普通人之爱好,对周围人的影响毕竟有限。担负一定领导职责的人则不同,其兴趣爱好会通过他行使权力的行为以及身份地位的影响,数倍、数十倍地扩散开来,从而产生种种始料不及的效应。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领导干部把握自己的爱好,不可不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1.
还是“原则一些”好程建平时下,领导作报告也好,安排工作也好,普遍地存在一种追求全面具体、事无巨细、操作性强的现象。看似实在,实则大包大揽,束缚基层手脚。笔者以为,上级布置工作还是“原则一些”好。某乡有上百年油茶生产历史,只要搞好低产油茶改造,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2.
<正> “跳槽”——这个翻遍词典辞海词源之类辞书也查不到注释的新鲜词,在我国经济出现历史大变革的今天,已化为不少人的向往或行动,从而构成人人都耳闻目睹的常见社会现象。建国40多年来,一经谋取某项职业的中国公民,只要不触犯刑律,或出现什么天灾人祸,就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工作,其名字也不会从所在单位的职工花名册上勾销。  相似文献   

13.
一看到“野心”二字,也许有人立时升起厌恶之情,然而,我却不以为然,这是因为,人们对“野心”的认识往往存在偏见。比如,某个工人时常加班搞科研,便有人鼓着腮帮子大喊:“×××有想当厂长的‘野心’”,某青年同志整日勤奋治学,于是就有人指责他有当教授的“野心”;某个同学给报社投了几篇稿子,于是又有人说他有想当作家的“野心”,凡此种种,不一而举。这些人,总爱嚷嚷,给那些奋斗者的心头硬是套上无形的、满是油渍而肮脏的黑布。究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各地城乡集中开展的形势教育工作收效显著,探索出不少好办法,值得借鉴,更值得深入思考。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不好办,一是把别人手中的钱赚进自己的腰包;二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他人的脑袋里。后者可能更难些。前者,只要产品棒、服务好、价格合理,人们就乐于掏钱购买;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形势教育,则需要有新鲜的内容、正确的思想和多样的手段,乃至更多的智慧。计划经济时期,信息闭塞,形势报告大多是传达上面的精神,受众是“讲什么就听什么”,“听什么就信什么”。进入开放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形势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年关将至,花钱在即。然而。有人视春节花钱天经地义,大把大把的花且亳不心疼;有人却抠抠捏捏,能少花就少花,只要有个好心境过年就算过了。  相似文献   

16.
备课卡片     
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名人不为荣誉所陶醉。他们在巨大的荣誉面前不骄傲、不自满,只把荣誉当做已经过去的历史,而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曾获得10次各种科学奖金、16次各种奖章,她获得的名誉院士之类的荣誉头衔多达107个。在对待荣誉上,她说过:“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英国化学家戴维,因发现使人能够发笑不已的气体——笑气(一氧化二氮)、用电解法制得金属钾和钠等而声名显赫。然而他说:“有贡献而没有荣誉,比有荣誉而没有贡献好一些。”电学大师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解现象,建立了电学基础。他一生获得过许多奖  相似文献   

17.
同为“一把手” ,有人洒脱有人忙。洒脱者 ,容光焕发 ,游刃有余 ;忙乱者 ,焦头烂额 ,烦而至极。烦之所在 ,家里有人等 ,路上有人拦 ,会场上有人找 ,办公室有人缠……凡此种种 ,大有难以招架之势。如何做到忙而有序 ,忙而有效 ,忙中有闲 ,既当一名称职的领导 ,又做一个洒脱的“一把手”?笔者以为当以创造环境为首要。“锁定职能”法。一把手工作职责、主攻方向锁定在什么位置 ,取决于其所属部门的职能、职责。要做到工作业绩突出而不碌碌无为 ,当首先界定一个部门的主要职责职能和工作目标。“分工负责”法。俗话说“实在的领导自己干 ,精明…  相似文献   

18.
深圳一个孩子从老师那里提前得知几天后要改选班长,于是在周末的时候,孩子就拉上母亲去买礼物,各式各样,价格还得基本一致。家长问又不是节日,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同学?孩子回答说,要在老师还没有宣布改选前,就把礼物送到同学们手中,这样大家就不会说我是在“贿选”;大家的喜好不一样,礼物自然要有区别,而价格又不能差别太大,否则有人会不高兴;这样到选举的时候,大家自然就会投我的票了(见2004年10月21日《深圳商报》)。为了当选班长,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行贿,且能投各位同学所好又不露痕迹,真是令人惊叹。然而,中小学生为选上组长、班长,甚至为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议的“款”字,是指历史上侗族把它视为本民族法制的那种“款”,而不是指在以后讲款传款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的“款词”(即侗族的朗诵词)。 一、侗款的原始名称不叫“款”,而叫“石法”。 世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而且,在发生时,有其应运而生的必要性;在消亡时,亦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侗族历史上的“石法”(jinl、bial)出现之前,作为古越人一支的侗族,仍未脱离有如汉语古籍文献上所说的“越人好斗”的旧习。在侗族古籍《侗款》的“九十九公款词”里,就记载了贵州及广西的一些侗寨自相内乱的一些情况。有这么一段侗语说道:“jenl yuih sinc daih kongp wangc,senl mags j-  相似文献   

20.
椅子与位子     
有一种游戏,叫做“抢椅子”,就是6个人随着鼓乐围绕5把椅子转,鼓乐一停就去抢椅子,抢到的坐上椅子,眉开眼笑,抢不到的则悻悻离去。然后,新一轮的抢夺又重新开始。 这种普通的椅子,不禁使人联想到官场上的“位子”,这种官位自然比椅子珍贵多了,一旦坐上这个“位子”,车子、房子等随之而来,而且一旦拥有,只要不犯错误,不到退休年龄,就不用担心“位子”被他人抢去,尽可悠哉游哉,最多从好的位子挪到相对差一点的位子而已,但绝不用担心没“位子”可坐,故有人称之为“铁交椅”。这显然与市场经济的特征相违背。市场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