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制定开发区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问题。小而言之,它关系到开发区自身的成败;大而言之,则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带动沿江开发,实现湖北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因此,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寻求与省情、市情、区情相适应的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模式极为必要。一、世界各地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分析依托鄂州市建立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实施我省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措施和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而推动长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加强与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必须加强与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1、落实国家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长江沿江地区是我国本世纪19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目前,浦东开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势头很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沿江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开放格局,已经有9个开放城市和一批经济技术及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加快沿江地…  相似文献   

3.
“江海联动”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平  周俭初  彭飞  刘俊 《群众》2007,(6):22-22
2003年,江苏开始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根据省情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要实现沿江的可持续开发,必须将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统筹考虑。因此,新一轮沿江开发应该充分利用江苏滨江、临海的天然优势,将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有机联系,通过“江海联动”开发实现沿江与沿海可持续开发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4.
走具有内陆特色的开发区发展之路董尚荣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发区大有希望”,到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特区还要特”,我国开发区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在开放开发不断由沿海向沿江内陆推进和延伸的今天,作为内陆开发区,怎样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5.
沿江新一轮开发对江苏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江苏实现“两个率先”需要有足够拉动力的动力源;另一方面,江苏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也需要寻求地区平衡发展极。沿江开发可以提供这种动力源和发展极。一、聚集现代制造业,形成国际制造业基地江苏沿江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城市密集,外资进入集中,开发区密集,制造业聚集,开放效益明显。江苏沿江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要求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江苏实际来看,当前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在江苏沿江构建国际制造业基地,使沿江开发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发展极和增长点,为江苏实现“两个  相似文献   

7.
开发开放沿长江地区是开放沿海地区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东面直接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在境内又面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2公里。湖北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心,开发潜力大,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沿江地区大中城市多,交通便利,武汉是闻名于世的“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汽车、电力等工业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科技力量居全国第三位;水能、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中国南方四大商品粮棉基地之一。中央加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沿江重要省份的湖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湖北沿江地区现代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央作出了沿江开发开放的决策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沿江两线开放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大加强了机场、码头、道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武汉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加快了农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三峡地区的移民搬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外开放和外贸运输是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大组成部分。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各市在港口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上都大有作为。镇江港口历史悠久、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又处于长江运河交汇处,诸多优势为新一轮港口建设和沿江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群众》2008,(2):F0003-F0003
自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泰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沿江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发展高科技,建设和完善高新科技开发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带动湖北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措施,是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 )湖北省高新科技产业建设重点   由于湖北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抓重点,才能打开新局面。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就不可能有突破。   1.重点建设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长江和汉江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在长江沿线湖北…  相似文献   

11.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苏中地区特别是泰州市经济的快速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文明委积极呼应沿江开发战略,提出以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2.
杭邦华  尤健  陈伟龄 《群众》2007,(6):24-26
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载体,开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往往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特色和水平。在沿江开发战略启动4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沿江八市,重点采访了各市的开发园区。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我们依然捕捉到了沿江地带开发园区建设和发展的亮点,感受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朱乃新 《群众》2007,(6):21-21
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全球产业体系重组和转移加速,国际分工深化,启动了发展中国家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并与发达国家的结构“调轻”和产业“升高”交融互动。审时度势,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沿江基础产业带产业发展定位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沿江地区在原先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起了新材料、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而且产业规模和集中度、产业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由此,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全面展开,并由以往的专项开发为主转向综合开发为主。“沿江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两项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促使沿江各省市  相似文献   

15.
缪志红 《群众》2007,(6):15-16
近年来,泰州市把沿江文明带建设放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之中,放在沿江开发的总体战略之中,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大潮之中,明确定位,统筹谋划,努力实现沿江经济带和文明带的互动并进。一、大力弘扬“三创”精神,为推进沿江开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当前,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已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伴随、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区域文化整体联动、共同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在我省,抓住沿江开发的契机,大力推动沿江文化带建设,不失为推动区域文化共同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建设沿江文化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这一战略对于优化沿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推动苏南苏中…  相似文献   

17.
区域共同发展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五大战略之一,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部署。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江苏临江濒海,是一个沿江优势更为明显的省份,一定要抓住国际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带来的的机遇,把沿江开发作为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国家后十年计划以及对长江开放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长江开放开发要充分运用浦东特区、三峡工程、三峡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和多级开发区的特殊政策,采取“靠南联北、呼应浦东、三峡带动、城市突破、重点开发、全面开放”的策略,实施“三维开放”、“三极突破”的战略。一、“三三”战略思路1.“三维”开放。(l)空间维。在开放方向上,要实施双向开拓,全面开放。一是对外开放。除武汉、黄石、九江、芜湖以外,扩大岳阳、宜昌、万县对外轮开放;建立保税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储区、…  相似文献   

19.
沿江,是江苏发展的新优势,如何推动沿江开发,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张家港市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沿江开发必须走大企业、大物流、大载体的思路,才能获得大的发展。沿江开发应该姓“大”。近年来,张家港市紧紧抓住沿江开发的先发优势,着意培育大企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载体,努力构筑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在新一轮沿江开发中抢得了先机。2002年,张家港沿江地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港口  相似文献   

20.
<正> 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不仅在于标志着我国特区经济的深入,而且在于揭开了沿江经济发展战略的序幕;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标志着湖北沿江经济发展的振兴,而且在于掀起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高潮。双发展极的确立,进一步强化了湖北沿江经济带和武汉市的战略地位。我们认为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湖北省和武汉市沿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应该是:参与浦东、服务三峡、内部崛起、普遍开花。只有善于集聚内力,巧借外力,结成经济纽带,实现内外循环,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牵动湖北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发展极:浦东开发与三峡建设的双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