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能力高低是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体现了时代要求,是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增强地方政府回应能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当前,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要从强化公共服务的意识与职能、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加强与社会的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公共服务能力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型期,行政环境和行政条件日趋复杂,因此,充分认识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认真分析转型期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应当转变观念,构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理念;加速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转型;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监管;问责纠错,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途径,加速电子政务建设;信息透明,加强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民主参与;以民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救助,从而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特征日益明显,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居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杭州市上城区开展了居家服务的创新实践活动,涵盖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八个方面,居家服务以"无忧在线"平台为载体,以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体系为保障,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具有集成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点。本文在对上城区居家服务创新进行经验总结和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居家服务工作中仍存在服务供给与需求有一定的脱节、综合性服务需求无法满足和平台互动性需要强化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政府可以从公共服务的内容、组织和评价等方面实现转变,推进居家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优化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内涵;培育共同参与的社会力量;采用智能技术提高居家服务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建立居家服务的绩效考核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问题。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运用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当代公共管理理论,逐步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这对于我们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增量不足,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必须改进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由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外包提供公共服务开始成为一种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方式。但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存在政府认识不足与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化保障机制缺失、自身能力不足、公信力低下、社会大环境不成熟等障碍因素。为此,必须通过推进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公民意识,促进公民参与等途径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其应有作用,更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使广大公民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文章分析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含义,探讨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回应机制、监督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服务型政府意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构建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主体;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化建设等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确社会管理中政府责任是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主要有主导责任、组织责任、规范责任和监管责任、舆论责任。通过建立社会管理新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增加政府责任履行的财力支持,强化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措施构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机制是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地方政府的社会责任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民众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断增加民众的幸福感。当前,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需要从加强公共服务的意识与职能转变、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拓宽有效参与渠道、推进公共服务公平化均等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与建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顾前五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服务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却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大部制"改革意在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政府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公民自觉参与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存在制度短缺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不足。在加快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必须抓好以下工作要件,即:树立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感;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行政责任制,以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广泛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规制监管制度、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合作治理为哲学理念的能力建设理论对促进现代国家建构、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优化、缓解农村公共服务困境具有重要价值。个体能力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决策能力建设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实践中存在农民参与知识欠缺与能力偏低引致决策与需求偏好错位,农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缺失引致其决策参与意识淡薄与态度冷漠,农民合作能力偏低引致决策困境等问题。因此,需要以提升农民决策参与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以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关键,以加强农民合作能力建设为保障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中的个体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李峰 《学理论》2012,(28):17-18
提出要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多元谐动的哈尔滨公共服务体系,并通过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作为其理论基础,并通过哈尔滨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城乡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需求这四个需求论证了多元谐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迎来了发展机遇,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标准,并与国际标准衔接,公共安全标准化体系得到健全和发展,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公共安全基础标准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通用的标准化语言,  相似文献   

14.
吕瑶 《理论导刊》2021,(2):42-47
作为贯穿党的各项建设的一根红线,制度治党是政党进入制度化阶段的治理形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尝试与实践探索,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纲目并举的整体性、刚柔相济的协同性的鲜明特征。当前,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总体上效果显著,但仍面临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待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尚需完善、制度执行力和均衡度急需增强等不容回避且亟待破解的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为此,需构建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强化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湖里区一直以来都是外来人口的集中区域,从该区外来人口管理看转型期本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以湖里区外来人口管理为例,分析我国城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存在的欠缺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观念更新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及方式改进的滞后.加强转型期我国城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对策是:牢固树立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理念,确立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原则;全面界定城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尽力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改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关键服务领域的体系框架;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等合作关系;引入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工具,改进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郑春华 《学理论》2013,(22):55-56
要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十分必要。公共服务外包作为一项可行选择,已经越来越多的在各地实践,但作为公共服务承接方的社会组织承接能力不足依然成为制约公共服务外包的瓶颈,为此,必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拓宽社会组织生存空间,构建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李蕾 《学理论》2011,(18):39-4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其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以服务公民为导向,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由政府单项度治理向政府、公民和社会合作的多元化治理转变。借鉴西方诸国的政府管理经验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列入我国政府改革的日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本身的改革是首要的,而这其中更离不开公民有序的参与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机关事务标准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机关事务标准化蕴涵着秩序、体系、科学和效益的逻辑。然而,在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的实践中,也面临诸如职能定位模糊,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标准化实施难以落地等困境。基于此,需加快机关事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通过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提升来推进标准化的建设。同时,做好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衔接机制建设,厘清不同标准的边界。加快标准化的分类体系建设,做好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的发布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创新实践——以芜湖市的探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俊  叶常林 《理论探索》2012,(5):104-107
为了吸引和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各地政府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但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芜湖市的做法是:通过开办"市民心声",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监督机制,搭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持续加大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专项投入,有效提升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水平。其经验告诉我们,提升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水平,要加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推动公民教育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融合,加大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位并非只是简单的财力配置,要科学定位民族自治地方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就必须综合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遵循适度性、动态性、渐进性、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确定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供给的优先顺序,推行公共服务的评估管理,以及引导社会组织逐步参与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