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通过利用19972f)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城乡产值差距来看,在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交互项符号为正,这说明了它们与城乡差距呈正相关;第二,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城市化偏向是扩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因为两者的交互项符号都为正,而且在统计上很显著;第三,作为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财政支农与城乡差距呈负相关,这说明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1996-2004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看,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差距会更大。从当年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消费的差距对比来看,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由1978年的2.9∶1缩小到2.12∶1,但是此后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2年扩大为3.29∶1。农民收入长期低于GDP增幅,低于市民收入增幅。城乡收入真实差距超过1∶6,且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  相似文献   

3.
转变投资、发展的城市偏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前沿》2005,(8):186-188
处理好城乡关系,协调城乡发展,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本文分析了城乡差距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应逐步扭转投资、发展的城市偏向,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4.
任太增 《长白学刊》2008,(5):106-108
在城市偏向制度下,城乡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之前已经被决定。城市偏向制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化,还通过限制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破坏城乡收入差距的自我矫正机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处于累积性扩大中。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运用计量方法分析湖北省农村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短期来看,湖北农村工业的发展能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从长期来看,湖北农村工业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6.
武小龙 《长白学刊》2023,(1):97-112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政绩压力—财政分权”的分析框架,对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以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和“政绩激励”构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占用土地的根本因素,“土地、财政、政绩”三位一体的模式正好契合了地方官员追求政绩与财政收入的双重目标;土地财政与人地城镇化协调呈现双向互动的影响效应;中部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比东部地区更强,并且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抑制效应也更深;人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还受到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面驱动,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也受到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推进“人口—土地—产业”要素之间的联动发展、构建地区差异化的城乡发展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建立我国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从目标和指标的确立,到运用计量经济的VAR模型进行绩效指标的分析,最后对绩效评价体系结果的导出,得出的结果是:在我国现存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效用最大,农业科技虽有较大潜力,但现时效果仍不明显;加强对支援农村生产资金管理力度,加大农村救济费的支出,才能从整体上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相似文献   

8.
白玉  赵晓霞 《重庆行政》2019,20(2):83-85
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不容忽视,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等问题凸显。从现实来看,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卷化”趋势已不可避免,城乡差距明显。鉴于此,从体制突破的角度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生式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云天  高玮 《群众》2014,(3):16-17
<正>公共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生财政,民生的改善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财政的支出结构正在转变为"民生导向"。近年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的支出尤为突出,安排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基本上都大幅增长。但是,民生财政不仅要体现为对某些领域的量的扩大,而且要从理念、目标、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发展跑出了一个不错的速度。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2%,比一季度快了0.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稳健,发展的质量效益也在稳步提高。其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6.3个百分点;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区民生支出增长19.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11.
郑尚植 《岭南学刊》2012,(2):96-101
基于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量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较为合理;第二,从结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结构严重扭曲;第三,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同效应:经济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科技支出与财政支农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视阈下内蒙古城乡差距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桂军  齐义军 《前沿》2010,(7):100-103
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从长期以来实际执行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实质性地转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城乡发展差距的变动是施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主要选用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和消费水平三套指标来分析内蒙古城乡差距。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接近或超过1978年的初始水平,已经到了制度变革的临界点,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改善民生遇到了种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难以在根本上取得突破。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经历了三个阶段:缩小——由缩小转为扩大——进一步扩大(见图,江苏省苏州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较快的城市)。造成近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改革不同步。80年代初,农村改革先行...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21,(14):后插1-后插3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担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在杭州市西湖区,共同富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今年上半年,西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9.3%左右,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蓬勃发展;4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首批16个民生综合体为百姓送上"大礼包"……  相似文献   

16.
吉春 《创造》2014,(6):76-79
正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战略选择。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均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乡差距日趋明显,城乡矛盾日益加深。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VECM模型和岭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12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规模影响上看,尽管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当期效应未显现,但之后逐期递增的长期促进效应显著。从结构影响上看,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正向作用,其中科技三项经费的贡献最大,基本建设费次之,生产及事业费、农业救济费的贡献较小。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增大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湖北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针对湖北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基本思路与重点在于:完善有利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二元体制的刚性和系统性,是我国在创造史无前例经济奇迹的同时,产生的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相对较缓、贫富差距相对较大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突破的中心所在。在今天和未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农民真正市民化和自主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偏好政策的全面取消等,缩小城乡差距乃至使其消失,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本文围绕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中心命题,尝试从制度创新、农村农业产业升级、基本民生保障、社会公共需求、农业财政制度和城乡治理体制六个方面提出一套实践路径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0.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确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划时,始终把农牧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我区各级财政也一直将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财政支援农牧业项目不断扩大,投入不断增加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农支出只有一个类三个款级科目,到1998年扩大到三个类(支持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25个款级科目支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1949年只有22万元,至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