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的恐惧     
此书是对流动的现代恐惧的一种盘点。同时,本书也试图揭示这些恐惧共同的源流,分析阻碍人们发现这些恐惧的各种障碍以及检验使这些恐惧不再作用于人类抑或使之无害的各种方法。通过对这些如压顶乌云一般笼罩于我们之上的恐惧进行精彩的解说,鲍曼教授提醒我们,倘若我们想使人类在本世纪末能感到更加安全与自信,而不是像本世纪之初那样惶惶不安,那么我们在这一世纪的大多数时候便都是重任在肩,不可懈怠。  相似文献   

2.
提醒幸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谓的老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安置老人的问题,根源是我们的观念出了问题。拆迁老建筑还是表面的,在这个表面的背后是对历史、经验的蔑视和恐惧。这种拒绝守成、从零开始的文化,已经深入骨髓。  相似文献   

4.
徐莹  胡沫 《传承》2012,(13):80-81,96
女性婚前恐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其具体表现。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其婚前恐惧问题更为突出。而要解决女性婚前恐惧,不仅是一个婚恋技巧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恐惧与灾难     
在二战时期,当希特勒就要吞并整个欧洲,全世界都在以恐惧的心理看待这个旷世恶魔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进行反战动员的时候说:"我们唯一引以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是的,恐惧是一种心理,一种畏怯的心理,或者叫自己吓唬自己的心理,而不是事情本身。事情不过是难度的大小,是压力的强弱,不论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都不会有丝毫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朋友们:酷爱卓越意味着有远大的理想而从小事做起。当崇高目标和强烈的务实精神结合在一起时就能产生卓越。这差不多是全部的真理,尽管不完全是。我们认为酷爱卓越也需要付出代价。简而言之:取得卓越需作冒险,断非胆小鬼所能为之。冒险,是的。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还是一项个人献身的事。不论是一家拥有亿万资产的大企业,还是一家由3人所组成的会计所,我们看到,做出优异成绩的人都是些鼓足勇气和满怀热情的人,他们置怀疑、恐惧和工作框框于脑后,步出办公室,不断地与其他人(即顾客和同事)保持直接接触。他们绝不躲缩在办…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恐惧     
白广勇 《理论月刊》2006,(9):106-108
恐惧是人类的基本心理之一,法律与人类的恐惧有密切的关系。研讨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全面和深刻地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促进法律的完善。法律的起源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恐惧有一定关系,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法律的实施、法律权威的建立利用了人们的恐惧,通过惩罚机制来发挥作用;然而法律却又给人们制造了恐惧。  相似文献   

8.
崔鹏 《中国减灾》2011,(2X):54-55
<正>我猜我的侄女对我的印象肯定不太好,除了在过年的时候我给她的红包是全家最吝啬的以外,有一次我甚至想在红包里拿张纸写上"在别人贪婪时我们应该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们应该贪婪"之类的理财格言来代替钞票。我觉得理财格言对于下一代来  相似文献   

9.
守岛人     
夜是黑色的。海水也是黑色的。渔 船在夜与海双重深厚的黑里漂泊着。 偶尔会有一条渔船在海面上经过,它 会像海浪里翻滚出来的一条大鱼,在 同样的深黑里一闪就不见了。出海的 人,要学会独自慢慢承受无边无际的 孤独和恐惧。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蒋贵临好几 次提到了孤独和恐惧这个词。 孤独和恐惧是埋伏在人血液里的 一种东西,你用勇敢和无畏这些空洞 的词语是无法把孤独和恐惧从血液里 清除掉的。尤其是,蒋贵临所指的孤 独和恐惧还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 的那个意思。 自然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月亮圆与缺──访美俯拾(连载)高峻纽约地铁的恐惧去纽约前,听到许多传闻,特别是听了关于纽约地铁的种种传闻,让人有些毛骨悚然。到了纽约,我们按照美方有关人士的提醒,上街穿得很随便,没有西装革履,随身带的钱也少。据美国朋友说,发生在纽约的抢劫案很多,...  相似文献   

11.
著有《君王论》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亚维利,于16世纪初指出,鼓舞人类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爱,一种是恐惧。他认为爱太善变,不够专一,因此,恐惧是较可行的方式。他写过以下这段话。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9-41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台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述评唐美玲、尉建文 ∥ 青年研究. 2002,(7)提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主要研究刊物上的有关“青少年与媒体”的文章的分析,考察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的状况,并且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张积家、陈俊 ∥ 应用心理学. 2002,(2)提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成功恐惧有四种,分别与人际、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成功恐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大家可能郜遇到过影响自己形象的事,有的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有的我们尚毫无觉察,有的或许不可避免,有的则完全仃町能让它远离我们而去。一般来说,以一下几种不良习惯是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并尽量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为自己唱歌     
我不是一个目作多情的人.可是我常常为自己唱部.在快乐时出在悲伤时。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失去很多,失去纯真,失去快乐,失去成功,甚至失去进取的机会。有时当我们静夜独思时,无亲如风而来,吹落我们困悲历因恐惧而淌下的泪水。一位朋友对我说、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生活。我笑笑,说,不是。我门最大的痛苦是失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失去过自已。师长的不信任,朋友间的误会,考试不理想,做事没结果,甚至还有失恋的打击,都曾让我们沉默、颓废,呼酒买醉不思进取。生活在这时是黯淡而伤感的。然而这却是我们自已…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创造》2010,(11):12-12
“坦率地说,我最担心的不是高考这件事,而是高考的命题如何体现考察学生的素质。问题在于,不能考那些完全靠死记硬背的就能考好的,考题有哪些,希望我们考试题目更加体现我们学生的素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一直存在,一直压到学龄前的娃娃,因而有人甚至呼吁取消高考。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下,完全取消高考来选拔人才可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群众》2012,(4):1-1
勇于改革——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御风险的力量就越慢。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走出黑暗恐惧,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现代社会的光污染。  相似文献   

19.
犯罪恐惧是犯罪率之外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社会治安治理应追求对犯罪率和犯罪恐惧的双重控制,而要控制犯罪恐惧,首先需要合理设定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准确掌握犯罪恐惧的真实状况。国内外犯罪恐惧调查主要从认知层面、认知—情绪层面、行为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测量困难性和条件现实性考虑,建议从认知—情绪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其他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红帽子     
每一份伴着我们穿越苦难与孤独、战胜死亡与恐惧的爱,都永远是心灵的声音,是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