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敏  白广勇 《学理论》2009,(12):200-20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两种基本模式,二者各具特色,功能互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德育工作中,片面的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均有失偏颇。所以必须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克服其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它们的教育功效,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恐惧     
白广勇 《理论月刊》2006,(9):106-108
恐惧是人类的基本心理之一,法律与人类的恐惧有密切的关系。研讨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全面和深刻地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促进法律的完善。法律的起源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恐惧有一定关系,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法律的实施、法律权威的建立利用了人们的恐惧,通过惩罚机制来发挥作用;然而法律却又给人们制造了恐惧。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深切地关注。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他们的社会化失败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爱的养成的过程,青少年的爱的缺失促使他们违法犯罪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诸多因素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爱的缺失,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我们培养青少年的爱,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4.
人是具有文化规定性的动物,人类社会愈发展,人就愈成为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潜移默化地形塑着人,包括善人和恶人,犯罪则是犯罪人的结构因素和不良文化结合的产物.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并未减少犯罪,这正彰显了不良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犯罪的诱因.刑事政策的制定就必须考量文化因素.加强对文化的规制,我国亟需对不良文化的立法和审查,防止不良文化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信赖保护原则是通行的原则,其目的是要求政府诚实守信,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本文从诚实信用、人民主权和权利本位三个方面来透视信赖保护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国的行政程序法亦应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6.
人人希求正义,正义是社会的主要价值。正义是一种伦理观念,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正义观念。本文通过研讨人类的本能和基本心理,得出结论自我保存本能是正义存在的基础;对攻击性本能的压抑产生正义;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使正义稳固;人们心理的平衡需要正义。  相似文献   
7.
王斌余讨薪杀人揭示出法律最深层的问题,暴露了法律的缺憾:法律调整范围的局限使它的预防功能并不总是有效;立法与司法有时脱节,使法律不能发挥社会功效;法律若不与其他社会调节手段相结合就不能完全发挥其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