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校报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是当前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瓶颈。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有效形成校报的独特优势,使校报能够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好新闻宣传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校报,是由高校党委主办的面向师生员工和进行对外交流的公开发行的文字出版物,是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耳目喉舌,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本文对高校校报所面临的新形势、策划意识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编辑策划的基本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校报编辑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伟 《求索》2008,(5):154-155
本文论述了编辑策划与高校校报创新的关系,指出强化编辑策划是高校校报创新的内在要求,新闻报道策划造就了高校校报的特色,成功的策划需要高素质的编辑,打好编辑策划牌,是高校校报编辑实践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校报的阅读量,增强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插图的设置也是关键点。在"读图"时代,插图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为此,高校校报可以借助插图的这一特点,在插图的类别、功能、位置、色彩等选择上,都要围绕着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的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爱校及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由于具有互动和自由传播的特征,很容易成为各种极端言论滋生和蔓延的场所.某些极端言论通过夸大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危害性.本文针对互联网的特点,提出应当以"舆论参与"替代"舆论引导",调动互联网上的理性力量,抵御极端言论对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侵蚀.  相似文献   

6.
当下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平台的情况及网络言论发表的认识进行调研后发现,在高校学生使用新媒体发表言论的同时存在伤害他人或自身合法权益、引发错误的舆论方向、挑战高校管理工作等问题。对大学生言论进行约束和规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改革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发展中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言论、政府进行合理的规制等。  相似文献   

7.
诽谤性言论是指以口头、书面、印刷或者电子媒介等形式通过捏造事实损毁他人的名誉,以降低社会对其的评价或者阻止第三人与其交往或交易的言论。它具有诽谤性、虚假性、发表性、确定性等特征。一般而言,发表诽谤性言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发言者可根据抗辩原则来主张免除或者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网络言论理性表达事关重大,其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公正无私、认真负责、爱国守法。针对目前网络言论非理性表达现状及原因,亟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政府及时介入,让权威真实信息抢占网络舆论高地;"疏与堵"有机结合,让网络理性言论主导网络舆论走向;组建自己的"意见领袖"队伍,唱响网上主旋律;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网民自身素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建全网络法律机制,制裁网络违法言论。  相似文献   

9.
网络言论侵权是指发生在网络中的、以言论的行为方式而做出的对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等权利的侵害并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网络言论侵权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而日益被人们关注,各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对网络言论侵权进行规制。充分认识网络言论侵权的类型,分析网络言论侵权的特点,才能提出对这类行为进行规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报的改革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岚 《今日浙江》2003,(12):34-35
(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11.
妇女法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法律的产生、运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其尚处于建设初期,所以还未形成独立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高等法学院校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丰富,又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可以为妇女法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将妇女法学引入高等法学院校,加快妇女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本文将针对推进妇女法学进入中国高等法学院校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data from an in-person paper-and-pencil climate survey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in a random sample of classes at a four-year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Respondents (N = 248) left unsolicited qualitative comments on the survey (N = 540). Grounded theo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if themes existed among them. Questions on school safety, rape myths, and resource knowledge prompted the most unsolicited comments (n = 111). Comments centered on clarification or opinions. Given the survey was adapted from a prior climate survey, unsolicited comments highlight areas of clar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for future iterations of climate surveys. Implications for campus safe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off-campus, harmful student speech on the Interne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harmful speech, including (a) the speech originates off-campus. It has been created and disseminated without the use of school computers or Internet capabilities; (b) the speech has a school nexus. The speech relates to the district, the school, board members,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or other students; (c) the speech is defamatory, constitutes bullying, harassment, or discrimination, discloses personal information, or contains offensive, vulgar, or derogatory comments; (d) the speech may occur in a variety of Internet locations. It may appear on a student-created Website, material posted to a Web log (“blogs”), or may be disseminated via some form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e-mail, bulletin boards, chat, instant messaging and the like; and (e) the creator and disseminator of such speech is or appears to be a student.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school sense of community (SSOC)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are first-generation U.S. citizens (n = 936) or students who are non-first-generation U.S. citizens (n = 3,556), and between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n = 1,114) and students who are non-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n = 3,378), both attending an urban and diverse Roman Catholic university.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eir SSOC and whether the school was innovative and inclusive, examining whether a higher sense of school community and positive notions of one's campus mission related to being a first-generation U.S. citizen or a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 lack of belongingness may lead to lower academic achievement, school dropouts, and less school involvemen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lore why there is a differing impact on school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pus mission perception for students who are first-generation U.S. citizens or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十月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2008年的十月使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和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减损。接连三起发生的"弑师案"是校园暴力的极端表现形式,是学校社会性突发事件的一种。学校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在重视强调灾变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机制的同时,对校园暴力等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应予足够的重视。文中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背景,以高校师生关系危机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提出预防和应对高校师生关系危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公立高校董事会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其角色定位至今仍存在争议。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出发,公立高校董事会应定位于决策机构。为此,应当从树立高校董事的非营利观念、改革高校董事的选任机制、建立高校董事的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公立高校董事会的内部环境,推动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应做好以下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实践操作;变“专才”为“通才”,做好能力准备;实施择业指导,掌握择业技巧;提升学历层次,组织好“专升本”;强化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证书;更新就业观念,坚持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8.
党校做到"三个最早",即中央、自治区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基层和群众重要典型、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党校的特殊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是党校做到"三个最早"的现实依据,党校做到"三个最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校做到"三个最早"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科研和咨政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工具。通过开展网络人际关系现状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以此来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掌握良好的网络人际沟通和互动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年轻异性彼此吸引。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应分析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心理、情感、经济、社会环境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婚恋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