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网络言论侵权是指发生在网络中的、以言论的行为方式而做出的对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等权利的侵害并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网络言论侵权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而日益被人们关注,各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对网络言论侵权进行规制。充分认识网络言论侵权的类型,分析网络言论侵权的特点,才能提出对这类行为进行规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部分网民却以言论自由为"挡箭牌",肆意发表煽动性言论、编造性言论、侮辱诽谤性言论等网络失范言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网络失范言论入刑存在正当性与合理性。要审慎运用好刑法等法律手段,对网络失范言论,尤其是过度失范言论、涉嫌犯罪的失范言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宋淳桐 《传承》2015,(3):100-101
网络是涵盖全世界范围的用于信息传输、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工具和平台。如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发生的网络诽谤等网络言论犯罪事件,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必须利用刑法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失范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因此,新时期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通过网络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网络立法、技术控制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12)
新媒体凭借其自身独有的特性吸引着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德育养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使德育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高校教育者有必要展开深入的探究。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利用新媒体发展的契机提升高校德育的理念,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形式上的创新,满足多元化思想要求,掌握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快速普及给公众提供了广阔的言论平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更多表达自由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而我国目前仍缺少相关法律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有效规制。我们应充分认识网络言论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立法原则、立法形式及配套法律等方面完善网络言论的立法与监管。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体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使得各类信息真假难辨,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借助网络媒体肆意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媒体信息传播负面影响的存在,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任意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给当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现实难题。坚定政治立场,确保党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体系表达,营造健康清朗的育人空间,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当下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解析大学生网络语言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语言是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际和发表言论的语言 ,是他们张扬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产物 ,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 ,客观而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修养 ,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9.
任爱红 《前沿》2011,(23):57-59
大学生行使网络公民话语权具有注重自身体验感受、诉求内容千差万别、诉求理性参差不齐、集群性等特点,体现了网络公民话语权对提升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的积极作用。同时,因大学生网络公民话语权利意识扭曲、话语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法律意识虚化而导致的网络话语失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对网络话语权的法律、道德、技术等方面的规制,是促进大学生理性行使网络公民话语权的应然面向。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以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网络政治行为,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献研究;并以四川某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从网络、家庭、学校、大学生个人和法治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规制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域外法治发达国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种针对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模式,即严格禁止模式和底线标准模式,但其法理基础本身存在固有缺陷,在某些语境中律师庭外言论概念会混淆。隔音空间理论下的规制律师庭外言论将弥补了前两种模式在律师庭外言论概念混淆、法理基础薄弱等缺陷,引入隔音空间理论有其合理性。应根据律师庭外言论所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将律师庭外言论进行类型化构建,并根据其法律后果的不同进行不同层面的规制。  相似文献   

12.
网络言论自由借助互联网平台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当言论。因此需要明确网络言论边界,并通过法律对滥用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加以规制,以保证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技术凭借优越性,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全面普及,已成为信息获取、彼此交流与联络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党建在思政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需要党建工作者确立创新意识,提高党建工作效能。而新媒体作为潜移默化的新型教育方式,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品德建设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能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至今,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过法律划定了网络言论的边界,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不但没有扼杀言论自由,反而成为网络言论自由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当然,我国的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大学生"宅"现象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其直接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宅"现象、新媒体、大学生群体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新媒体为切入点,综述出新媒体境域下大学生"宅"现象的研究状况,并从概念、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9)
在人人都是"发言人"、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高度发达时代,网络素养教育已成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最大使用群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江霞 《前沿》2014,(1):157-158
当今新媒体的运用占据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旨在了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新 《青年论坛》2010,(1):69-71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校园的逐步形成,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高校BBS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阵地。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青年学等学科视角,从高校BBS的由来、发展及现状,在笔者对国内几大高校BBS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跟踪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高校BBS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在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高校对大学生非理性网络宣泄的管理即是高校对这一行为进行监视、预警、预防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对大学生非理性网络宣泄的直接引导有着天然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服务,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连锁反应。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提高,是应对当前复杂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辅导员对网络舆情关注不及时、不准确,网络舆情处理中职责不明、能力欠佳,大学生网络引导机制不完善、缺乏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支持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因此,文章提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网络舆情的调查研究能力、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部门沟通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能力、舆情引导的决策判断与落实能力五个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