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童刚 《今日广西》2010,(2):56-57
2009年,人们逐渐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也许影片口碑聚讼纷纭,但影院观众络绎不绝;也许大片和中小成本电影参差不齐,但观众对国产新片充满期待。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电影成为文化热点话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表明,2009年国产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长50部,全年生产各类影片突破600部,仅从数量考察,我们已经步入电影生产的大国行列。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更加惹人注目,票房成功突破60亿元大关,在2008年票房增幅达到30%的强劲势头下,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中国的电影业因为有了国产商业大片的点缀,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大片”在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其他影片相比,其商业性更强,是当今电影业的支柱。然而,中国的大片从《英雄》到《赤壁》,在获取高票房收入的同时,也遭遇了多方面的批评,大片在产业性和艺术性方面产生了背离。本文分别从电影叙事、电影史、文化意识形态等角度对国产商业大片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国产商业大片存在的偏重视觉奇观、特效场面、古装武侠题材等倾向,以期引起创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当《阿凡达》的票房收入破纪录时,当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电影院观赏《阿凡达》时,当《阿凡达》获得无数奖项和赞誉时,聚集在新一届“中国影协杯”电影文学论坛研讨会上的电影剧作家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电影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调查背景岁末年初的电影贺岁档票房全线飘红。据媒体报道,仅2010年12月20日到26日单周票房就突破了4亿7400万,创下新纪录。票房数字节节走高的背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关注:多数贺岁大片都是在捧与批的争议声中热播,比如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电影跃入百亿时代,展现了盛世文化景象。但在票房不断走高的同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不少国产贺岁大片在捧与骂的争议声中热映,很多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有被忽悠的愤怒。  相似文献   

6.
国产大片的弊端不是没有价值观,而是价值混乱,内容空洞,价值诉求模糊,缺乏一种普适性的现代文化理念,缺乏一种清晰的明确的主流价值诉求。《让子弹飞》虽然赢得了票房,但影片的价值诉求和审美意味未能俘获大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暑期强档《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席卷中国,影片时长166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场景都在讲“中国”。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电影市场早就让导演迈克尔·贝团队尝到了甜头。早在2011年,迈克尔·贝执导《变3》时,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到了10.9亿元人民币。为了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取得更佳的中国票房战绩,轮到这次《变4》上马,电影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国,而不是像之前很多大片那样等到拍完电影再撒些“中国特色”的浇头上去。  相似文献   

8.
随着34部进口大片名额用尽,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超过170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多,但与此同时,随着进口影片比例从20部增至34部,国产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掩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虚火症候,在肯定电影产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电影文化的价值危机和产业链缺失票房收入突破百亿、银幕数量节节攀升、影院建设风生水起,电影企业成功上市,资本追捧意愿强烈……2010年的中国电影用数字大跃进向我们昭示,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由产业化初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让票房再“飞”一会》—文从中国电影票房成绩分析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大量的数据支持、细密地分析、专家的观点等使得该文章显得内容丰满,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观点,即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看似给力,却飘满浮云。年产500部电影,只有少数播映;80%的电影只赚到20%的钱,80%的钱被20%的电影赚走;三部贺岁大片共“耍”一个著名男演员;全国排名前6的院线占据了近八成的利润等都说明了2010年中国电影虽过百亿元票房,但盛事之下潜伏危机。  相似文献   

11.
以《集结号》公映为标志的中国电影在2008进入了一个“后大片”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的5年之内进发出了强烈的生机。中国电影应该认真思考进入大片之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努力提高主旋律电影和武侠大片电影,继续做好“三方营销”。积极针对受众调整视角,在观众需求,平民视角,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嫁接打造主流电影,不断将“美国梦”变为“中国梦”,培养并发现其电影公共话语空间,打造类型杂糅的“综意”电影,努力提高大量中小成本电影的传播和发行,努力实现大片、中片和小成本电影的和谐发展,力争在“后大片”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刘聪玲 《两岸关系》2013,(1):59-60,58
2004年,在台湾采访著名导演侯孝贤,问过侯导:您有可能跟大陆的电影人合作吗?侯导笑着反问:你是指哪方面?2013年1月10日至14日,由侯孝贤主持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在金门召开,朱延平、李少红、冯小刚、陈凯歌、韩三平、尔冬升、吴思远等百余位两岸三地的导演共襄盛举,如何促进合拍片发展和推动华语电影"走出去"成为与会导演研讨的焦点。侯孝贤表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电影将成为华人电影的最大竞争力所在,他还笑称,最近有着票房佳绩的大陆影片《泰囧》正是自己年轻时也会拍的片子。  相似文献   

13.
张闳 《今日广西》2007,(1):64-66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  相似文献   

14.
百年电影巨头米高梅倒下了,还有哪些电影公司值得关注呢?有这样一家电影公司,它于2004年成立,每年都获得奥斯卡提名甚至奖项,2006年推出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更是获得了全球历史上纪录片票房第三的好成绩,2009年推出的关于保护海豚的《海豚湾》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然而,票房并不是这家电影公司的目的,它希望通过票房收入支持社会题材的电影拍摄,唤醒人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上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如年末贺岁档国产大片《无极》中美轮美奂的亿元特技画面,拥有了足够可被业界与民众评说圈点的资本。2004年年底,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就将2005年确定为“中国电影发展年”,在前几年制片、发行、播映一体产业链的逐层松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到德州市黄河涯镇当残疾人专职千事两年了,我为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感到欣慰和快乐。但也有一件事却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是在今年夏天我们这里正换发第二代残疾证。一天上午,镇残联办公室来了一个人。他进门就问:“兄弟,还认得我吗?”我一看原来是过去的熟人老田。  相似文献   

17.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嗜血的电影。联系其他几部同样嗜血的所谓“大片”,包括《夜宴》、《十面埋伏》、《无极》等,真的怀疑中国的大片是否到了嗜血成性、靠喝血赚钱的时代。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好的电影不等于奢华的场面和视觉的盛宴,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真正打动人的总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东西,是那些简单却永恒的人生哲理,是真正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包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国产大片大多喜欢表现所谓复仇的主题,但是,所有复仇者和复仇对象、统治者和造反者、权威和秩序的代表者或颠覆者、挑战者,他们在使用暴力进行复仇的时候几乎没有正当理由。必须指出的是:脱离了道德制约的暴力叙事且有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是对人娄基本文明规则的违背.  相似文献   

18.
在朋友多次的热情推荐下,终于在周末午后的阳光下捧着一杯热茶,好好地欣赏了一下13天就在国内赚了3.5亿元票房的好莱坞影片《地心引力》。要说这部大片,无论是3D特效、飞船探秘、宇宙奇观的镜头语言,还是个人英雄主义、生离死别的美式文化,在中国导演界还真找不出哪个人能拍成这样。对于我们而言《,地心引力》又并非毫不关己,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一号"的出现,这个来自中国的科技成果最终成为了女主角的救命稻草。不知道曾几何时,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电影中,像《阿甘正传》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迷宫中的星空。我们人生就像一座迷宫,充满着很多不确定,也充满着很多迷惘、困惑,彷徨,有着很多曲折、磨难、不顺、挫折痛苦和忧伤。没有人告诉你出路在哪里?我们今天社会快速转型,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以及经济市场运行的非规范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感,同时,近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各种形形色色的道德缺失事件,从三聚氰氨到毒胶囊,层出不穷,更使人们感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荒原和黑洞,信仰的缺失,精神的危机,使人们感到茫然。而价值观正是这人生迷宫中的星空。  相似文献   

20.
火灾、空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人生中充满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于何时何地陷入何种灾难中。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与灾难狭路相逢,又应当如何去面对呢?如果,你能多看几部灾难电影的话,那么,到了关键时候,你也许就会掌握灾难电影中孕育的逃生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