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认为两岸文化相同,通过交流必定可以增强文化认同,而对文化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几十年来台湾建构“文化民族主义”的考察,说明企图把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切割开来,建构台湾文化主体性是无法成功的,但台湾在“去中国化”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对两岸文化认同造成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国际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要以文化自信的姿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全面呈现中华民族特质与文化的时代价值,也要注意全面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开创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6月18日,"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开幕仪式在防城港市举行。此次活动是东盟国家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倡议,围绕打造中国与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将来自东盟的经贸、文化团队带到中国,通过  相似文献   

4.
程欣 《前沿》2011,(7):190-192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可能恰恰是另外一种文化的弱势所在。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研究英国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以及文化潜意识中的英国民族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杨海云 《人民论坛》2012,(20):244-245
加强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苏联文化与外交改革的重要内容。迅速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是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外"文化进攻"是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方针。在改革的背景下,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为树立苏联的国际形象、促进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苏联对外文化交流也存在着某些障碍。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华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截至2014年2月,两岸两会已经成功举行了十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1项协议。两岸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有空前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加深,交流人数和频度大幅上升,交流区域不断扩大、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一、着眼大局,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工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协调。建议成立专门的闽台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向中央积极争取给予福建在闽台文化交流工作中更多的开放政策,负责统筹全省的闽台文化交流工作,负责拟定我省闽台文化交流的工作规划,搭建闽台文化交流研究的框架,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文化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综合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李晓滢  谢晓莺 《人民论坛》2010,(11):204-205
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文化交流受到文化话语权力关系、文化帝国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关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权力差异和文化权力斗争。同时在平等的文化交流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将其转化为我国民族文学的有机成分,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对文化的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团结统一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大会发言。陈正统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和全国台联上台发言。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即是陈正统委员用他那带有闽南腔的普通话,把他发言的《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推动闽台文化交流》的主旨作了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青年的影响邵涡阳青年对外交往的实质是青年的对外文化交流,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交流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经过人为加工并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指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又称精神文化。我国自1979年实...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古代文化交流推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形成,维系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加快了文化发展的速度,误解了文化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12.
朝聘是先秦时期外交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朝聘场合体现着一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朝聘的乐与舞体现着当时的文化机构建置情况,朝聘的赋诗与引诗体现着时代感,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取向.而朝聘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则较多地表现为物质文化交流,表现为先秦音乐中的外来文化因素,表现为翻译人员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朝聘场合的对答或观礼等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部省合作建立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交流新模式。海外文化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我们要优化部省合作的总体布局,加强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设,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文化交流受到文化话语权力关系、文化帝国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关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权力差异和文化权力斗争。同时在平等的文化交流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将其转化为我国民族文学的有机成分,促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文化交流 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最全面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21世纪,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海外留学人员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创新中国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玉华  刘晓东 《前沿》2012,(18):18-20
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是我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实现了官方和民间的“两路并举”,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交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双方的交流合作中也遇到观念、体制、基础设施等层面的问题.要推进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必须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拓展广西与东盟文化产业多领域的合作、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氛围,切实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8.
妙语     
《时事报告》2010,(7):5-5
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 ——温家宝总理在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时,引用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的话说明.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交流和对话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契机。在文化交流中,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更要注重文化的包容性。文化的差异性使很多文化都显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气质,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世界不同文化以"和合"为本而具有世界性。要以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6,(6)
正文化传播赢得文化认同,文化交流贵在文化融合。近年来,江苏以深化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引领,以展示江苏改革发展成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美好江苏形象为基本任务,着力讲好江苏故事,致力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成效斐然文化品牌引领文化交流,文化名片助力文化推广。着力打造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