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及北极利益攸关方,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国的供给行为主要有三个动因:获取预期收益、填补北极强烈的公共产品需求以及应对北极事务的负外部性。然而,中国的供给行为也面临着霸权国的外部压力、北极场域的内生性阻力以及自身供给能力不足等挑战。中国已经在推进北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北极环境气候治理以及开展常态化的科研活动等方面作出贡献,未来应依托“冰上丝绸之路”不断丰富北极区域产品的供给品类及供给渠道。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称南极是一座巨大的“记忆库”;它记录了冰川时期、火山爆发,以及风雨在不同年代间所起的变化。这些“记忆”就像密码一般被收录在冰块和尘粒中,“诉说”着地球千年气候变化的真实现象。其中有给厂类发出的警告,关键是看科学家能否破译它的“密码”。美国内华达州的冰川学家泰勒,为了破解这个“密码”专程前往南极钻洞至冰原底部,取出冰层中心不同深度的冰粒,其目的是研究地球气候的变化。4年前,他在研究北极格陵兰岛冰层核心时发现,气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大约在11000年前,格陵兰岛的天气突然变得冰冷异常;可是在15…  相似文献   

3.
富宏 《前沿》1994,(Z1)
寒冷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浅见富宏气候和人类聚居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即古老又崭新的研究领域,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民族中,人际间的会话往往都先从谈论天气开始:“今天天气多好呀,今天天真冷”……。这说明气候与生活的关系是何等紧密。我们美丽的呼伦贝尔盟地处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融的影响下,北极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地理上的"近北极国家"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拥有参与北极治理的合法合理依据,承担着维护北极治理规范、推动北极资源绿色和可持续开发、保护北极自然生态环境等国际责任。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在国内应该完善涉及北极事务的国内规制,推动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合作,协调国内科学家群体参与北极理事会工作组的科学评估工作,并着重构建中国北极国际责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极地区的变化,北极安全呈现新的态势。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北极各国在北极地区军事部署不断增强、各国在北极安全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利益主张、气候和环境合作需求空前加强以及北极安全合作等问题日益全球化。作为北极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北极地区享有广泛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等安全利益。中国需要从国家层面战略制定与实施、机制构建、国际合作和国内科研水平提升等多方面去维护中国的北极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北极正在成为世界新的热点地区。5月15日,北极理事会在瑞典召开的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批准中国等五个国家成为该组织正式观察员国,标志着中国将以"合法身份"在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并扮演更重要角色。作为一个非北极国家,中国在北极到底有什么利益?环境气候价值。由于全球  相似文献   

7.
陈琛 《湖北宣传》2007,(4):30-31
不仅仅是网友,很多人都注意到,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公开场合接受媒体提问时,经常会提到“网民的意见”。而当“网民的世界”——网络文化环境成为中国最高层领导人关注的焦点时,一切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世界一直以一种机械的思维范式为基础,其目标是“完美性”——把事物(例如机器)改造得更大、更快、更好。现如今我们看到,这种范式已经转变为一种生物范式,完美性已不受关注,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性。在生物世界里,凡事不必追求完美,只要它们在其存在的环境中发挥足够的功能即可。这其中的关键是“适应性”——具体而言,即随环境的变化作出改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8,(1):55-55
一直以来我们听了太多关于全球变暖的预测,气温上升、北极众多湖泊消失、冰层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都将是全球变暖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地球气候的变化也正在以某些怪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恨,  相似文献   

10.
宗合 《辽宁人大》2007,(4):40-41
日前,在塔斯马尼亚首都霍巴特举行的一个国际科学大会上,专家们预计在未来100年内,由于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趋势,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南极洲将有望长出树木,气候变暖导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的体积在过去的100年间减少了80%,造成附近居民的饮用水供应减少。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都来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11.
虽然特朗普并没有专门就北极问题发布任何政策文件,但在秉持“美国优先”原则的指引以及特朗普施政之初“去奥巴马化”的倾向,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与奥巴马时期将有很大的不同。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将更加注重北极地区能源的开发,但是囿于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制约,特朗普政府在加强北极事务能力建设、在国际层面引领北极议程等方面将较为保守。中美两国在北极事务中有互补的利益,因此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加强中美北极事务多层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实现北极地区的善治,也是“中美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应有担当”。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9,(2)
学习问题,如今愈来愈受到广大干部的关注和重视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反复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现实情势的客观需要。往我们每天所置身的现实工作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打量一下,就会得直观、很客易地发现,那些我们以往所不熟悉的、凭借已有的知识解答不了的新东西,多起来了。“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它们既是给人予鲜活感受的新概念,又确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某种趋势。新东西多了起来,是社会进步使然,是生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亦炎 《今日上海》2010,(3):42-43
“低碳”两字时下是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流行语,随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落下帷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各个国家最为关注的环保问题,中国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前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步取代了“战争与革命”而成为时代的主题。21世纪初期,虽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主题。我们所说的和平问题,指的是世界的和平,指的是不打世界大战,不打核战争,因为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从来就没有哪一年曾停止过。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世界主题,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 世界大战可以继续避免或推迟 从新世纪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国际政治看,世界大战可以继…  相似文献   

15.
正开发北极航线有利于缓解我国海运压力,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寒冷的气候条件不仅给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各种问题,大风、寒潮、暴风雪、冰山等极端气象、海洋灾害还严重影响北极航道的安全运行。加强北冰洋的地理气候环境研究,发展多种气象观测手段,提升防灾减灾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光棍节文化”渐成气候。不仅11月11日成为公认的“光棍节”,就连11月1日和1月11日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小光棍节”。在光棍节当天,许多单身青年以聊天聚餐、消费购物等方式释放生活和情感的压力,“光棍族”规模的增大趋势也折射出当今社会观念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及内阁部长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悲情和诉求。因为根据科学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的话,那么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将在本世纪消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世界环境论坛”上说:“气候变化是贫困、疾病、饥饿、安全、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勇气和领导精神。”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挑战,气候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产品”,但是要实现世界共同行动却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8.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格局变化,前苏联的解体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国际竞争制高点从军事转向了经济和科技。克林顿执政以来,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做了重大调整,世人关注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大部分研究已经停止,随而代之的是能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宣布实施。然而,“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崭新的名词几乎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视为二十一世纪国力竞争的焦点,已成为当今国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潘杰 《群众》2010,(2):79-79
<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艺术家创作了一座北极熊冰雕,献给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警示地球、警示人类,假如全球温度继续上升4℃,北冰洋所有冰盖将全部消失,北极将成为一片浩瀚的海洋,依赖冰盖为生的北极熊将彻底灭绝。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现实世界的特征是:“全球化”、“多种文化交融”、“后金融危机时代”、“突发灾难和事件增多”等等,世界进入了一个复杂性的时代。我国的发展模式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后第二次转型。“复杂性”和“转型”成为时代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